一种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30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包括上盖、右盖、下盖、左盖、激光介质、调Q晶体,所述上盖、所述右盖、所述下盖、所述左盖围构呈两端开口的空心立方体,所述激光介质、所述调Q晶体同轴且间隔设置于该空心立方体内,所述激光介质、所述调Q晶体与所述空心立方体的内壁通过导热胶粘接配合,所述激光介质位于该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至所述调Q晶体位于该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构成激光器谐振腔。本申请的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性能更稳定,工序简化,便于安装调试,具有较高的产品良率。具有较高的产品良率。具有较高的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介质材料
,具体是一种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中,通常采用在产品中铒玻璃和钴尖晶石分别单独装配调试,而该种方式存在使产品体积过大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采用铒玻璃和钴尖晶石通过键合的方式达到稳固结合从而形成模块化的方式,但是,由于键合技术存在良率限制,从而导致产品本身的良率较低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提高产品的良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包括上盖、右盖、下盖、左盖、激光介质、调Q晶体,所述上盖、所述右盖、所述下盖、所述左盖围构呈两端开口的空心立方体,所述激光介质、所述调Q晶体同轴且间隔设置于该空心立方体内,所述激光介质、所述调Q晶体与所述空心立方体的内壁通过导热胶粘接配合,所述激光介质位于该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至所述调Q晶体位于该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构成激光器谐振腔。
[0005]作为优选,所述激光介质位于所述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上设置有信号光高反膜层、泵浦光增透膜层,所述激光介质上与所述激光介质位于所述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信号光增透膜层。
[0006]作为优选,所述信号光高反膜层的信号光反射率P1>99%。
[0007]作为优选,所述信号光增透膜层的信号光反射率P2<1%。
[0008]作为优选,所述泵浦光增透膜层的泵浦光反射率P3<1%。
[0009]作为优选,所述调Q晶体位于该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上设置有信号光增透膜层,所述调Q晶体上与所述调Q晶体位于该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信号光部分反射膜层。
[0010]作为优选,所述信号光增透膜层的信号光反射率P2<1%。
[0011]作为优选,所述信号光部分反射膜层的信号光反射率30%<P4<99%。
[0012]作为优选,所述激光介质为白玻璃与铒玻璃的键合晶体块或铒玻璃。
[0013]有益效果:本申请的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避免键合技术的使用,提高产品的良率。在激光介质的通光面上通过泵浦光增透膜层控制泵浦光的透过效率,减少了通光损耗和激光器谐振腔损耗。同时,将激光介质、调Q晶体与上盖、右盖、下盖、左盖通过导热胶进行粘接,提高了产品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实施例1中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实施例2中激光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实施例3中调Q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10、上盖;120、右盖;130、下盖;140、左盖;150、激光介质;160、调Q晶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包括上盖110、右盖120、下盖130、左盖140、激光介质150、调Q晶体160。上盖110、右盖120、下盖130、左盖140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具备良好散热能力并且具有一定坚硬度的平板材料,用于固定激光介质150、调Q晶体160,一般的,上盖110、右盖120、下盖130、左盖140可以但不仅限于是硅片、碳化硅片、氮化铝片、金属片、金刚石片等。上盖110、右盖120、下盖130、左盖140围构呈两端开口的空心立方体,激光介质150、调Q晶体160同轴且间隔设置于该空心立方体内。在本实施例中,激光介质150、调Q晶体160与空心立方体的内壁通过导热胶粘接,导热胶可以但不仅限于是银胶。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采用具备良好散热能力的上盖110、右盖120、下盖130、左盖140,以及采用导热胶粘接激光介质150、调Q晶体160,一方面,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键合技术固定激光介质150、调Q晶体160带来的良率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另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散热能力。
[0021]激光介质150位于该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至调Q晶体160位于该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构成激光器谐振腔。激光介质150为两端镀膜的激光介质材料,一般的,采用的掺杂铒(Er3+)、镱(Yb3+)离子的磷酸盐玻璃,其主要实现粒子数翻转,英文简写为:(Er3+,Yb3+:Glass),中文简称为:铒玻璃。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激光介质150也可以是白玻璃与铒玻璃的键合晶体块等。调Q晶体160为两端镀膜的激光介质材料,一般的,采用掺钴(Co
2+
)离子的尖晶石材料,主要实现被动调Q功能。英文化学式为:(Co:MgAl2O4),简写为:(Co:Spinel),中文简称为钴尖晶石,又称为被动调Q晶体,或者调Q晶体。
[0022]激光介质150位于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上(即图2中的S1面)设置有信号光高反膜层、泵浦光增透膜层,激光介质150上与激光介质150位于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上(即图2中的S2面)设置有信号光增透膜层。调Q晶体160位于该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上(即图3中的S3面)设置有信号光增透膜层,调Q晶体160上与调Q晶体160位于该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上(即图3中的S4面)设置有信号光部分反射膜层。在
本实施例中,信号光高反膜层为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镀膜方式镀在激光介质150侧面的信号光高反膜,其具备对信号光很高的反射率能力,信号光反射率P1>99%。信号光增透膜层为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镀膜方式镀在激光介质150和调Q晶体160侧面的信号光增透膜,其具备对信号光增透的能力,信号光反射率P2<1%。泵浦光增透膜层为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镀膜方式镀在激光介质150侧面的泵浦光增透膜,其具备对泵浦光增透的能力,泵浦光反射率P3<1%。信号光部分反射膜层为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镀膜方式镀在调Q晶体160侧面的信号光部分反射膜,其具备对信号光一定的反射率能力,根据具体应用,反射率差异较大,一般的,信号光反射率30%<P4<99%。
[0023]本申请的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性能更稳定,工序简化,便于安装调试。通过切割、粘接方式获得产品,方法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10)、右盖(120)、下盖(130)、左盖(140)、激光介质(150)、调Q晶体(160),所述上盖(110)、所述右盖(120)、所述下盖(130)、所述左盖(140)围构呈两端开口的空心立方体,所述激光介质(150)、所述调Q晶体(160)同轴且间隔设置于该空心立方体内,所述激光介质(150)、所述调Q晶体(160)与所述空心立方体的内壁通过导热胶粘接配合,所述激光介质(150)位于该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至所述调Q晶体(160)位于该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构成激光器谐振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介质(150)位于所述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上设置有信号光高反膜层、泵浦光增透膜层,所述激光介质(150)上与所述激光介质(150)位于所述空心立方体开口端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信号光增透膜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人眼安全激光器的激光介质材料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光高反膜层的信号光反射率P1>9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成王松华周瑾杨清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科超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