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26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包括杆体和设置在杆体上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激光光电开关,所述激光光电开关包括用于发射激光信号的激光发射器和用于接收激光信号的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和所述激光发射器分别通过不同的滑动套连接在所述杆体上,所述滑动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滑动套相对于杆体位置的第一定位件,通过激光代替原有的线,且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均固定在杆体上,稳定性更高,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可移动设置,能够实现感应的高度可调,适应不同的工作情况,受风力影响较小,特别是在夜间施工时,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减少施工风险。施工风险。施工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铁路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

技术介绍

[0002]铁路通信(Railway Communication)是指铁路运输生产和建设中,利用各种通信方式进行各种信息传送和处理的技术与设备。铁路通信是以运输生产为重点,主要功能是实现行车和机车车辆作业的统一调度与指挥。但因铁路线路分散,支叉繁多,业务种类多样化,组成统一通信的难度较大。为指挥运行中的列车,必须用无线通信,因此铁路通信必须是有线和无线相结合,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利用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技术和设备,传输和交换处理铁路运输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信息。铁路通信按通达地区和范围可分为铁路长途通信、铁路地区通信、铁路区段通信和铁路站内通信等;按通信的业务性质可分为铁路公用和专用通信。而上述的铁路通信的建设离不开铁路通信工人,现有的铁路通信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范围边界拉上“防护线”,即固定一条白色丝线来确定施工范围,放置施工工人施工时越界,而产生安全隐患,但这种白色丝线防护效果较弱、稳定性底,布置起来较为麻烦,且为施工人员主动觉察越界,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使用的是防护线而导致的易移动和需人员主动感知越界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包括杆体和设置在杆体上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的发射端和接受端分别通过不同的滑动套连接在所述杆体上,所述滑动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滑动套相对于杆体位置的第一定位件。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光电开关为激光光电开关,所述激光光电开关包括用于发射激光信号的激光发射器和用于接收激光信号的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和所述激光发射器分别通过不同的滑动套连接在所述杆体上,所述滑动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滑动套相对于杆体位置的第一定位件。
[0007]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杆体位置的定位组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杆体一端的中心锥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杆体上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杆体位置的若干个辅助锥头,所述定位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定位座相对于杆体位置的第二定位件。
[0010]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上还固定设置有受控于所述感应装置的报警装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光电开关优选型号为E3F

20C1/L的激光光电开关。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用于增加滑动套摩擦力的螺丝,所述滑动套上设置有对应所述螺丝的螺纹孔,所述螺丝接近杆体的一端上还设置有橡胶垫。
[0013]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激光代替原有的线,且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均固定在杆体上,稳定性更高,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可移动设置,能够实现感应的高度可调,适应不同的工作情况,其中,定位座和中心锥头的设置能够保证杆体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保证稳定性更高,且操作简单,只需将杆体打入地面上即可稳定放置,受风力影响较小,特别是在夜间施工时,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减少施工风险。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的配合使用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的定位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的螺丝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杆体;21激光发射器;22、激光接收器;31、第一滑动套;32、第二滑动套;41、螺丝;42、螺纹孔;43、橡胶垫;51、中心锥头;52、定位座;53、辅助锥头;54、固定栓;6、报警装置;61、扬声器;62、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如图1所示,包括杆体1和设置在杆体1上的感应装置,上述的感应装置为光电开关,可为红外线光电开关或激光光电开关,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激光光电开关,该激光光电开关包括用于发射激光信号的激光发射器21和用于接收激光信号的激光接收器22,在本实施例中,激光光电开关优选型号为E3F

20C1/L的激光光电开关,激光光电开关的激光接收器22通过第一滑动套31套在杆体1上,激光光电开关的激光发射器21通过第二滑动套32套在杆体1上,第一滑动套31和第二滑动套32由于是套接在杆体1上,所以第一滑动套31和第二滑动套32能够相对于杆体1上下移动以及绕杆体1转动,
进而保证激光发射器21和激光接收器22可以自由移动,已完成对应的激光发射器21和激光接收器22的对位动作。
[0023]参照图1和图4所示,在滑动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滑动套相对于杆体1位置的第一定位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优选为用于增加滑动套摩擦力的螺丝41,在滑动套上设置有对应上述螺丝41的螺纹孔42,在螺丝41接近杆体1的一端上还设置有橡胶垫43,该橡胶垫43用于增加螺丝41和杆体1之间的摩擦力,并减少杆体1与螺丝41之间的磨损。在使用时,当对应的激光光电开关对位完成后,只需转动螺丝41即可固定滑动套的位置,进而固定激光光电开关的位置,结构简单,快速操作。
[0024]参照图1和图3所示,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杆体1一端的中心锥头51以及滑动连接在杆体1上的定位座52,在本实施例中,中心锥头51与杆体1为一体连接,由于铁路通讯施工多在于铁路上进行,因此设置中心锥头51用于插入至地下等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其特征是:包括杆体(1)和设置在杆体(1)上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的发射端和接受端分别通过不同的滑动套连接在所述杆体(1)上,所述滑动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滑动套相对于杆体(1)位置的第一定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其特征是:所述光电开关为激光光电开关,所述激光光电开关包括用于发射激光信号的激光发射器(21)和用于接收激光信号的激光接收器(22),所述激光接收器(22)和所述激光发射器(21)分别通过不同的滑动套连接在所述杆体(1)上,所述滑动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滑动套相对于杆体(1)位置的第一定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其特征是:所述杆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杆体(1)位置的定位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通信防护预警杆,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杆体(1)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才乔吉家鞠帮权王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