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式屏风工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241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2
一种可升降式屏风工位,包括支撑框,支撑框上部连接有四组桌板,支撑框底部中心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第一螺纹套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端连接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活动连接有摇把,第一转盘下端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套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转动连接转轴,支撑架上端开设有两组固定孔,支撑架下方设置有与转轴连接的第二转盘,第二转盘连接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电机正反转,从而控制屏风本体的上升或下降,同时还可以调节插栓,插入或拔出第三圆孔架中,从而控制四组屏风本体整体上升或下降,或者单个屏风本体的上升或下降,保证同事之间的正常交流和传递文件,也保证相对的隐私。保证相对的隐私。保证相对的隐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式屏风工位


[0001]本技术涉及办公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式屏风工位。

技术介绍

[0002]屏风工位就是屏风办公桌,又叫隔断式办公桌或工位桌,这类办公家具主要用于开放性的办公环境,其主要功能是把大的空间分隔开来。办公用屏风工位,一般以十字形的四位为一个单元,可以为个人提供相对独立的办公空间,以提高独立的办公效率。
[0003]但是,现有的办公用屏风有时就阻碍了同事之间的正常交流,邻近职员相互交流工作困难,传递文件、资料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升降式屏风工位,通过控制电机正反转,从而控制屏风本体的上升或下降,同时还可以调节插栓,插入或拔出第三圆孔架中,从而控制四组屏风本体整体上升或下降,或者单个屏风本体的上升或下降,保证同事之间的正常交流和传递文件,也保证相对的隐私。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升降式屏风工位,包括支撑框,支撑框上部连接有四组桌板,支撑框底部中心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第一螺纹套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端连接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活动连接有摇把,第一转盘下端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套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转动连接转轴,支撑架上端开设有两组固定孔,支撑架下方设置有与转轴连接的第二转盘,第二转盘连接有滑块,滑块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栓,第一插栓穿过且滑动连接有两组第一圆孔架,第一圆孔架下端连接第一螺纹套,远离滑块的第一圆孔架连接有弹簧,弹簧靠近滑块一端连接有挡环,挡环连接第一插栓,第一插栓穿过且滑动连接弹簧,第一螺纹套外壁滑动连接有屏风本体,屏风本体上端连接有对称的第三圆孔架,屏风本体远离第一螺纹套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二螺纹套,第二螺纹套上端连接有第二圆孔架,第二圆孔架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插栓,第二插栓穿过第二圆孔架插入第三圆孔架中,第二螺纹套下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外壁连接支撑框。
[0008]优选的,支撑框下部连接有卡板,卡板下方设置有与支撑框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转动连接有主机架,主机架连接有支撑柱。
[0009]优选的,桌板下方设置有与支撑框连接的箱体,箱体内滑动连接有四组抽屉,抽屉连接有拉手块。
[0010]优选的,屏风本体两侧均连接有滑条,滑条上端靠近第一圆孔架连接第三圆孔架,滑条上端靠近第二圆孔架也连接第三圆孔架。
[0011]优选的,第一螺纹套外壁连接有四组均匀分布的C字框,第二螺纹套外壁也连接有
C字框,C字框靠近屏风本体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滑动连接滑条,滑条连接屏风本体。
[0012]优选的,屏风本体设置有玻璃窗。
[0013]优选的,桌板靠近第一螺纹套的一侧开设有线束孔。
[0014]优选的,第一圆孔架、第二圆孔架和第三圆孔架均为中心开设有贯穿圆孔的长方体。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转动摇把,摇把带动第二转盘和滑块转动,滑块转动压缩第一插栓前进,第一插栓插入第三圆孔架中,拨出第二插栓,保证第二插栓没有插入靠近第二圆孔架的第三圆孔架中,停止转动摇把,将摇把插入固定孔中,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螺纹套和四组屏风本体上升或下降;当需要只上升一个屏风本体时,拔出摇把并反转,第一插栓在弹簧的作用下收回,同时将第二插栓插入靠近第二圆孔架的第三圆孔架中,这时只需要控制其中一个第二电机工作,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二螺纹套和相近的屏风本体上升或下降;此装置可以控制电机正反转,从而控制屏风本体的上升或下降,同时还可以调节插栓,插入或拔出第三圆孔架中,从而控制四组屏风本体整体上升或下降,或者单个屏风本体的上升或下降,保证同事之间的正常交流和传递文件,也保证相对的隐私。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升降式屏风工位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升降式屏风工位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升降式屏风工位的局部结构图。
[0019]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为图3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第一电机;2、支撑框;3、C字框;4、第一螺纹杆;5、拉手块;6、抽屉;7、箱体;8、玻璃窗;9、屏风本体;10、线束孔;11、桌板;12、第二螺纹套;13、第二螺纹杆;14、第二电机;15、第三圆孔架;16、卡板;17、支撑柱;181、第一圆孔架;182、第二转盘;183、固定孔;184、摇把;185、第一转盘;186、滑块;187、弹簧;188、支撑架;189、第一插栓;1810、挡环;1811、转轴;191、第二插栓;192、第二圆孔架;20、固定架;21、第一螺纹套;22、主机架;23、滑条;2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3]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升降式屏风工位,包括支撑框2,支撑框2上部连接有四组桌板11,支撑框2底部中心连接有第一电机1,第一电机1上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第一螺纹杆4连接有第一螺纹套21,第一螺纹套2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811,转轴1811上端连接有第一转盘185,第一转盘185活动连接有摇把184,第一转盘185下端设置有
与第一螺纹套21连接的支撑架188,支撑架188转动连接转轴1811,支撑架188上端开设有两组固定孔183,支撑架188下方设置有与转轴1811连接的第二转盘182,第二转盘182连接有滑块186,滑块186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栓189,第一插栓189穿过且滑动连接有两组第一圆孔架181,第一圆孔架181下端连接第一螺纹套21,远离滑块186的第一圆孔架181连接有弹簧187,弹簧187靠近滑块186一端连接有挡环1810,挡环1810连接第一插栓189,第一插栓189穿过且滑动连接弹簧187,第一螺纹套21外壁滑动连接有屏风本体9,屏风本体9上端连接有对称的第三圆孔架15,屏风本体9远离第一螺纹套21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二螺纹套12,第二螺纹套12上端连接有第二圆孔架192,第二圆孔架19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插栓191,第二插栓191穿过第二圆孔架192插入第三圆孔架15中,第二螺纹套12下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3,第二螺纹杆13连接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外壁连接支撑框2。
[0024]本技术中,通过转动摇把184,摇把184带动第二转盘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式屏风工位,包括支撑框(2),其特征在于,支撑框(2)上部连接有四组桌板(11),支撑框(2)底部中心连接有第一电机(1),第一电机(1)上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第一螺纹杆(4)连接有第一螺纹套(21),第一螺纹套(2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811),转轴(1811)上端连接有第一转盘(185),第一转盘(185)活动连接有摇把(184),第一转盘(185)下端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套(21)连接的支撑架(188),支撑架(188)转动连接转轴(1811),支撑架(188)上端开设有两组固定孔(183),支撑架(188)下方设置有与转轴(1811)连接的第二转盘(182),第二转盘(182)连接有滑块(186),滑块(186)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栓(189),第一插栓(189)穿过且滑动连接有两组第一圆孔架(181),第一圆孔架(181)下端连接第一螺纹套(21),远离滑块(186)的第一圆孔架(181)连接有弹簧(187),弹簧(187)靠近滑块(186)一端连接有挡环(1810),挡环(1810)连接第一插栓(189),第一插栓(189)穿过且滑动连接弹簧(187),第一螺纹套(21)外壁滑动连接有屏风本体(9),屏风本体(9)上端连接有对称的第三圆孔架(15),屏风本体(9)远离第一螺纹套(21)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二螺纹套(12),第二螺纹套(12)上端连接有第二圆孔架(192),第二圆孔架(192)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插栓(191),第二插栓(191)穿过第二圆孔架(192)插入第三圆孔架(15)中,第二螺纹套(12)下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跃军乔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傲威环亚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