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睑辅助开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9133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睑辅助开合装置,包括眼震仪,眼震仪内有凹孔,凹孔内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通过延伸杆连接眼睑开合机构,通过患者佩戴上眼震电图仪,根据自身眼球的位置,进行相应的距离高度调节,旋转转杆,转杆通过蜗轮带动蜗杆对两端的移动块进行相应的间距调节,然后当移动块与眼球处于同一轴线时,拉伸升降杆,带动整体的眼睑辅助开合装置进行升降,使下拨杆贴住下眼睑,随后通过旋转杆、上齿轮、下齿轮、传递杆、延伸杆、上块,使上拨杆向上移动,贴住上眼睑,随后旋转传动杆,传动杆通过连接上转块和下砖块的皮筋,带动上拨杆和下拨杆旋转,将上下眼睑分开,辅助眼震电图仪使用。辅助眼震电图仪使用。辅助眼震电图仪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睑辅助开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眼科护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眼睑辅助开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眼震电图仪是前庭功能检查中应用较广泛、检查效果较好的一种仪器,包括电极、放大器、记录器三部分。
[0003]眼睑,人体解剖名称,为眼的最外部分,分上睑、下睑,见《秘传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卷上:“胞者,上胞也,睑者,下睑也,”故又称上胞、下睑,眼睑内应于脾,为五轮中之肉轮,脾胃又相为表里,故《张氏医通》卷八:“上下胞,其上属脾,而下属胃,”因此,眼睑疾病常与脾胃有关。
[0004]眼睑能够活动的眼皮盖俗称眼皮,位于眼球前方,构成保护眼球的屏障,以保护眼球及其最外部的易于受伤的角膜,并具有将泪液散布到整个结膜和角膜的作用。
[0005]现有的眼震电图仪,在面对老年人和部分患者使用的时候,老年人和部分患者因为身体机能等原因,在佩戴眼震电图仪时,无法根据医生提示,第一时间的做出相应反应,将上下眼睑打开,故而现提供一种眼睑辅助开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睑辅助开合装置,包括眼震仪(1),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震仪(1)内部顶面设有凹孔,所述凹孔内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蜗杆(2)、蜗轮(3)、转杆(4)、升降杆(5)、移动块(6),所述蜗杆(2)转动连接在所述凹孔内,且所述蜗杆(2)中部啮合有所述蜗轮(3),所述蜗轮(3)上设有转杆(4),所述转杆(4)上设有与所述蜗轮(3)互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所述升降杆(5),所述升降杆(5)底端设有垫块,所述垫块支撑着所述蜗杆(2)底面,所述升降杆(5)顶端铰接有支杆,铰接处设有扭簧,且所述眼震仪(1)顶面设有带齿滑道,所述带齿滑道与所述支杆相配合,所述蜗杆(2)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内有所述移动块(6);所述移动块(6)上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通过延伸杆(10)连接眼睑开合机构,所述眼睑开合机构还包括上块(12)、上拨杆(13)、上转块(14)、下块(15)、下拨杆(16)、下转块(17)、传动杆(18),所述下块(15)设在所述延伸杆(10)的底面,且所述下块(15)侧面设有通孔,所述下转块(17)转动连接在所述通孔内、且连接所述下拨杆(16),所述上块(12)螺纹连接在所述延伸杆(10)上,且所述上块(12)上设有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内转动连接有所述上转块(14),所述上转块(14)一端连接有所述上拨杆(13),所述上转块(14)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杆(18)突出眼震仪(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东张东璞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