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管内孔自动化抛光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899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管内孔自动化抛光清洗装置,包括用于储存电解液的储液舱、抛光舱、用于放入金属管的放管口、用于排出废液的出液口、用于驱动所述电解液流入所述抛光舱内的水泵、水管、用于电解液均匀进液的进液结构、用于清洗杂质的清洗结构及用于固定所述金属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抛光舱上的进液轴、设于所述进液轴内的分液管及设于所述分液管上的喷液孔;所述清洗结构包括设于抛光舱内的排液轴、设于所述排液轴上的排液桨及用于驱动所述排液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排液桨呈螺旋设置。所述排液桨呈螺旋设置。所述排液桨呈螺旋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管内孔自动化抛光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金属管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管内孔自动化抛光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解抛光是以金属工件为阳极,在适宜的电解液中进行电解,有选择地除去其粗糙面,提高表面光洁程度的技术,电抛光可增加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减少电气接触点的电阻,制备金相磨片,提高照明灯具的反光性能,提高各种量具的精度,美化金属日用品和工艺品等,适用于钢铁、铝、铜、镍及各种合金的抛光。电抛光时将制件作阳极,铅板作阴极,共置于电解液中,通直流电,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制件表面的毛刺和凸起部分电流密度较大,相应的溶解速度也大。这种不均匀性的溶解,使凸起部分溶解得快,因而起到了平整抛光的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不锈钢管内壁面的抛光多采用将电解液输送至不锈钢管内部进行内壁抛光,但是电解时不锈钢管内部会脱离产生出杂质,如果不清洗直接粘附在不锈钢管内壁上,会影响不锈钢管的抛光效果,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抛光效果的金属管内孔自动化抛光清洗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管内孔自动化抛光清洗装置,包括用于储存电解液的储液舱、抛光舱、用于放入金属管的放管口、用于排出废液的出液口、用于驱动所述电解液流入所述抛光舱内的水泵、水管、用于电解液均匀进液的进液结构、用于清洗杂质的清洗结构及用于固定所述金属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抛光舱上的进液轴、设于所述进液轴内的分液管及设于所述分液管上的喷液孔;所述清洗结构包括设于抛光舱内的排液轴、设于所述排液轴上的排液桨及用于驱动所述排液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排液桨呈螺旋设置;通过所述抛光结构的设置,随着所述水泵的作用下将电解液经所述进液轴和分液管均匀喷射于所述金属管的内孔孔壁上,使电解液与所述金属管内壁均匀充分接触,保证金属管的抛光效果;在此过程中,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排液轴转动,以带动排液桨转动,搅动所述电解液以使电解液与所述金属管内壁充分接触来保证抛光效果,同时排液桨也会驱动电解液携带杂质及时从所述金属管内排出至所述抛光舱底,然后从出液口排出,以避免杂质对电解抛光的影响,进一步保证金属管抛光清洗的效果。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排液轴转动的电机、设于所述进液轴上的太阳轮、设于所述进液轴上的行星齿轮及设于所述抛光舱上的齿环,所述进液轴上设有进液孔、设于所述进液轴外壁上的转动槽及设于所述转动槽内的进液环;通过所述驱动组件的设置,随着所述太阳轮、行星轮及齿环的传动啮合下,在所述排液桨转动的同时所述进
液轴也会相对转动,进一步保证所述电解液的均匀进料,保证电解抛光的抛光效果。
[0007]优选的,所述清洗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排液桨上的混液桨、设于所述混液桨上的第一清洗槽、设于所述第一清洗槽上的第一清洗块、设于所述清洗槽内的第一清洗弹簧及设于所述第一清洗块上的第一清洗刷,所述清洗刷上设有分刺且其为弹性材质;通过所述清洗结构的进一步设置,当电机驱动所述排液轴上的排液桨转动时,可通过所述混液桨进一步搅动所述电解液,同时,当电机转速达到一定大小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时所述第一清洗块伸出所述第一清洗槽外,所述第一清理刷可对所述分液管进行刷洗,以避免所述杂质堵塞或粘附所述分液管上,避免杂质反落回所述金属管上,并通过所述分刺的设置保证对金属管的抛光效果;并通过弹性材质的第一清洗块的设置,避免所述第一清洗块长期打击以至快速受损,进一步保证清洗结构的清洗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清洗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液轴的外壁上的清洗台、设于所述清洗台上的第二清洗槽、设于所述第二清洗槽上的第二清洗块、设于所述清洗槽内的第二清洗弹簧及设于所述第二清洗块上的第二清洗刷,所述第二清洗刷为柔性材质;通过所述清洗结构的进一步设置,当电机转速至一定速度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清洗块会伸出所述第二清洗槽外,对所述金属管的内壁进行清理,以进一步保证金属管抛光的抛光质量;同时,通过柔性材质的第二清洗刷的设置,可以避免对金属管内壁过度摩擦造成损伤,进一步保证金属抛光清洗的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排液轴位于所述进液轴的一段上设有混料桨;通过所述排液轴上的混料桨的设置,可对电解液进行预搅拌,避免电解质内有析出的沉淀物,保证电解液内的成分的混合均匀,以进一步间接保证金属管抛光清洗的质量。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上夹持板、用于驱动所述上夹持板下压的螺杆、设于所述抛光舱内的下夹持板、设于所述下夹持板上的固定杆、设于所述上夹持板与下夹持板上的珠孔、设于所述珠孔内的滚珠及设于所述珠孔内的抵压弹簧;通过所述固定结构的设置,可通过所述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的夹紧,限制金属管移动,保证对金属管的抛光清洗效果;同时,通过所述滚珠的设置,可以减小金属管在插入时与所述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之间的摩擦,保证金属管放入固定的便捷性。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所述抛光结构的设置,避免杂质对电解抛光的影响,保证金属管抛光清洗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5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

5所示,一种金属管内孔自动化抛光清洗装置,包括储液舱1、抛光舱11、放管口12、出液口13、水泵14、水管15、进液结构、清洗结构、及固定结构,所述储液舱1内装有
电解抛光液,所述电解抛光液为常用的不锈钢电解抛光液;所述抛光舱11上开设有所述放管口12,以供所述金属管放入;所述抛光舱1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排出废液的出液口13;所述水泵14的两端固接有水管15,一端的水管15连通于所述储液舱1内。
[0018]具体的,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进液轴21、分液管22及喷液孔23;所述进液轴21为阶梯轴状的封闭空心轴体,其直径较小的轴段插设于所述进液轴21的外壁上,直径较大的轴段位于所述抛光舱11内,所述直径较小的轴段的外壁上开设有转动槽241;所述转动槽241的槽壁上开设有进液孔242,所述进液孔242沿所述进液轴21的圆周方向上均设有多个;所述进液环243转动套设于所述转动槽241内,且其上通过所述水管15连通于所述水泵14;所述分液管22固接于进液轴21直径较大的轴段的端面上,其绕所述进液轴21的圆周方向上均设有多个;所述分液管22的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上均设有多列喷液孔23。
[0019]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结构包括排液轴31、排液桨32及驱动组件,所述排液轴31穿设于所述进液轴21内且两端穿设出所述进液轴21 外,其中一端穿设入所述抛光舱11内且其上固接有所述排液桨32,所述排液桨32呈螺旋设置;所述排液轴31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管内孔自动化抛光清洗装置,包括用于储存电解液的储液舱(1)、抛光舱(11)、用于放入金属管的放管口(12)、用于排出废液的出液口(13)、用于驱动所述电解液流入所述抛光舱(11)内的水泵(14)、水管(15)、用于电解液均匀进液的进液结构、用于清洗杂质的清洗结构及用于固定所述金属管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抛光舱(11)上的进液轴(21)、设于所述进液轴(21)内的分液管(22)及设于所述分液管(22)上的喷液孔(23);所述清洗结构包括设于抛光舱(11)内的排液轴(31)、设于所述排液轴(31)上的排液桨(32)及用于驱动所述排液轴(31)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排液桨(32)呈螺旋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内孔自动化抛光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排液轴(31)转动的电机(41)、设于所述进液轴(21)上的太阳轮(42)、设于所述进液轴(21)上的行星齿轮(43)及设于所述抛光舱(11)上的齿环(44),所述进液轴(21)上设有进液孔(242)、设于所述进液轴(21)外壁上的转动槽(241)及设于所述转动槽(241)内的进液环(2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内孔自动化抛光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子涵许渊华屠家铭韩荣庆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