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85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配电箱,包括上板、下板、左侧板、右侧板及背板,且在所述上板、所述右侧板、所述下板及所述左侧板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连接,且所述上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所述右侧板与所述下板之间、所述下板与所述左侧板之间及所述左侧板与所述上板之间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所述背板与所述上板、所述下板、所述左侧板及右侧板之间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可根据用户需要灵活调整配电箱的大小。据用户需要灵活调整配电箱的大小。据用户需要灵活调整配电箱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配电箱其板与板之间的连接通过焊接连接,当进行加工出厂后,不可根据实际应用或用户的需要调整配电在长度、宽度或高度方向上的大小,一旦使用后,后期若想调整配电箱在长度、宽度或高度方向上的大小,就要整个更换,之前使用的就要整个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电箱,可调整配电箱的大小。
[000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配电箱,包括上板、下板、左侧板、右侧板及背板,且在所述上板、所述右侧板、所述下板及所述左侧板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连接,且所述上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所述右侧板与所述下板之间、所述下板与所述左侧板之间及所述左侧板与所述上板之间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所述背板与所述上板、所述下板、所述左侧板及右侧板之间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左侧板靠近所述上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第一翻边,在所述上板靠近所述左侧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与所述第一翻边相配合的第二翻边,在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左侧板与所述上板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左侧板靠近所述下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第三翻边,在所述下板靠近所述左侧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与所述第三翻边相配合的第四翻边,在所述第三翻边上设有第三安装孔、在所述第四翻边上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固定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将所述左侧板与所述下板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右侧板靠近所述上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第五翻边,在所述上板靠近所述右侧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与所述第五翻边相配合的第六翻边,在所述第五翻边上设有第五安装孔、在所述第六翻边上设有第六安装孔,所述固定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五安装孔与所述第六安装孔将所述右侧板与所述上板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右侧板靠近所述下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第七翻边,在所述下板靠近所述右侧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与所述第七翻边相配合的第八翻边,在所述第三翻边上设有第七安装孔、在所述第八翻边上设有第八安装孔,所述固定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七安装孔与所述第八安装孔将所述右侧板与所述下板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背板的上端、左端、下端及右端向内翻折形成第一弯折部,在所述左侧板靠近所述背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第二弯折部,在所述上板靠近所述背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第三弯折部,在所述右侧板靠近所述背板的一端向内弯
折形成第四弯折部,在所述下板靠近所述背板的一端向内弯折形成第五弯折部,在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及所述第四弯折部上分别设有通孔。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板与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包括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及第四折边,所述第一折边、所述第二折边、所述第三折边及所述第四折边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靠近所述背板的上端部,所述第三折边和所述第四折边靠近所述背板的下端部。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第三折边之间的间距为0.2

0.6米。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螺钉、铆钉。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板与所述右侧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0.6

2米。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技术提出一种配电箱,可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左侧板、右侧板及背板以调整配电箱的高度,也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上板及下板以调整配电箱的长度,也可通过更换不同宽度的上板及下板以调整配电箱的宽度,可根据用户需要灵活调整配电箱的大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配电箱的正视图;
[0018]图2为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
[0019]图3为图1中B

B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0021]参见图1

3示出本技术的一种配电箱1,包括上板2、下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及背板6,且在所述上板2、所述右侧板5、所述下板3及所述左侧板4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连接,且所述上板2与所述右侧板5之间、所述右侧板5与所述下板3之间、所述下板3与所述左侧板4之间及所述左侧板4与所述上板2之间通过固定连接件7连接,所述背板6与所述上板2、所述下板3、所述左侧板4及右侧板5之间通过固定连接件7连接。
[0022]现有技术中配电箱1板与板之间的连接通过焊接连接,当进行加工出厂后,不可根据实际应用或用户的需要调整配电箱1在长度、宽度或高度方向上的大小。
[0023]本技术提出一种配电箱1,所述配电箱1包括上板2、下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及背板6,在所述上板2与所述右侧板5之间、所述右侧板5与所述下板3之间、所述下板3与所述左侧板4之间、及所述背板6与所述上板2、所述左侧板4、所述右侧板5、所述下板3之间均通过固定连接件7连接,通过固定连接件7连接的方式替代焊接,可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左侧板4、右侧板5及背板6以调整配电箱1的高度,也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上板2及下板3以调整配电箱1的长度,也可通过更换不同宽度的上板2及下板3以调整配电箱1的宽度,可根据用户需要灵活调整配电箱1的大小。
[0024]当上板2、下板3、左侧板4、右侧板5或背板6的其中一块板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碰撞出现破损的情况,可将该板拆卸下来进行更换,避免了由于一块板破损导致整个配电箱1报废的情况。
[0025]所述左侧板4与所述右侧板5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0.6

2米。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连接件7包括螺钉、铆钉。
[0027]在所述左侧板4靠近所述上板2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第一翻边,在所述上板2靠近所述左侧板4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与所述第一翻边相配合的第二翻边,在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连接件7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左侧板4与所述上板2连接。
[0028]所述第一翻边形成在所述左侧板4的内侧,所述第二翻边形成在所述上板2的内侧,不影响外观,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及大小与所述第二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下板、左侧板、右侧板及背板,且在所述上板、所述右侧板、所述下板及所述左侧板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连接,且所述上板与所述右侧板之间、所述右侧板与所述下板之间、所述下板与所述左侧板之间及所述左侧板与所述上板之间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所述背板与所述上板、所述下板、所述左侧板及右侧板之间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板靠近所述上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第一翻边,在所述上板靠近所述左侧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与所述第一翻边相配合的第二翻边,在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左侧板与所述上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板靠近所述下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第三翻边,在所述下板靠近所述左侧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与所述第三翻边相配合的第四翻边,在所述第三翻边上设有第三安装孔、在所述第四翻边上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固定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四安装孔将所述左侧板与所述下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右侧板靠近所述上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第五翻边,在所述上板靠近所述右侧板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与所述第五翻边相配合的第六翻边,在所述第五翻边上设有第五安装孔、在所述第六翻边上设有第六安装孔,所述固定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五安装孔与所述第六安装孔将所述右侧板与所述上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右侧板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茂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胜卓扬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