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分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78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分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分选机,包括机架、振动送料装置、负电极组件、正电极组件、第一刮板、第二刮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振动送料装置、负电极组件、正电极组件、第一刮板、第二刮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设置于机架,负电极组件与正电极组件平行且相对设置,振动送料装置的输出端对应于负电极组件与正电极组件之间的间隙,第一刮板与负电极组件相抵触,第二刮板与正电极组件相抵触,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并排间隔设置,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隙与上方负电极组件与正电极组件之间的间隙正对应。实现了自动化地筛选,将不同材质的物料区分开,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分选机


[0001]本技术属于分选机
,具体涉及一种静电分选机。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将物料(橡胶颗粒、塑料颗粒等)中不同材质分开,以便于后续加工生产。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手动操作,分别用不同电极的筛子对物料进行筛选,将不同材质的物料区分开,这种生产方式的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0004]综上可知,相关技术亟待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静电分选机,能够自动化地进行筛选,将不同材质的物料区分开,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静电分选机,包括机架、振动送料装置、负电极组件、正电极组件、第一刮板、第二刮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振动送料装置、所述负电极组件、所述正电极组件、所述第一刮板、所述第二刮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负电极组件与所述正电极组件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振动送料装置的输出端对应于所述负电极组件与所述正电极组件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刮板与所述负电极组件相抵触,所述第二刮板与所述正电极组件相抵触,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间隙与上方所述负电极组件与所述正电极组件之间的间隙正对应。在实际应用中,物料在进入分选机之前需要经过磨料机摩擦,使得物料带有静电;在工作中,将带有静电的物料投送到振动送料装置中,振动送料装置对堆积的物料进行振动分散,使得物料陆续滑出振动送料装置,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落,物料途径负电极组件与正电极组件之间的间隙,在正电荷与负电荷相互吸引的作用下,负电极组件与正电极组件分别将物料中带正电荷的部分与带负电荷的部分吸走,而不带电荷的部分则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第一刮板将吸附在负电极组件上的物料刮下,使得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便于负电极组件继续吸附物料,与此同时,第二刮板将吸附在正电极组件上的物料刮下,使得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便于正电极组件继续吸附物料,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地筛选,将不同材质的物料区分开,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静电分选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振动送料装置包括振动板、振动电机、安装座和多组减振胶组件;多组所述减振胶组件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振动板,多组所述减振胶组件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振动电机装设于所述振动板并用于驱动所述振动板振动。在工作中,振动电机带动振动板进行振动,使得振动板上的物料被振动分散,多组减振胶组件防止振动板上的振动传递到安装座上,增加了整体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静电分选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减振胶组件包括螺栓组件、第一减振胶、第二减振胶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减振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减振胶,所述第一减振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减振胶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减振胶,所述所述螺栓组件穿经第二通孔并连接于所述振动板和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减振胶滑动设置于所述螺栓组件,所述第一减振胶的一端抵触于所述振动板,所述第一减振胶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减振胶靠近振动板的一端凹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减振胶的外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减振胶,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二减振胶。在工作中,螺栓组件起到了固定和定位的作用,第一减振胶、第二减振胶和第一弹簧吸收了振动板的振动,避免了振动传递到安装座上。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静电分选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减振胶组件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减振胶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凹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减振胶的外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二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减振胶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二弹簧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一减振胶,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第二减振胶。在工作中,第二弹簧增加了对振动吸收的效果。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静电分选机的一种改进,所述负电极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负电极辊子,所述负电极辊子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驱动机构优选为电机,在工作中,第一驱动机构带动负电极辊子转动。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静电分选机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刮板与所述负电极辊子相抵触。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将吸附在负电极辊子上的物料刮下来,以便于负电极辊子持续地对物料进行筛选。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静电分选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正电极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正电极辊子,所述正电极辊子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第二驱动机构优选为电机,在工作中,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正电极辊子转动。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静电分选机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刮板与所述正电极辊子相抵触。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将吸附在正电极辊子上的物料刮下来,以便于正电极辊子持续地对物料进行筛选。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静电分选机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挡板设置有第一刻度表,所述第二挡板设置有第二刻度表。在实际应用中,筛分不同材质的物料时,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摆动幅度不同,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通过第一刻度表、第二刻度表的标识进行调整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摆动幅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静电分选机的一种改进,所述静电分选机还包括第一导料机构、第二导料机构和第三导料机构,所述第一导料机构、所述第二导料机构和所述第三导料机构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导料机构和第三导料机构分别与负电极组件和所述正电极组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导料机构与负电极组件和所述正电极组件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将不同材质的物料(不同材质物料的带电情况不一样)分别导送出去。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静电分选机的一种改进,所述负电极辊子的直径大小与所述正电极辊子的直径大小不同。这种结构设计有利于改变静电场的强度,以增加对物料的筛分效果。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应用中,物料在进入分选机之前需要经过磨料机摩擦,使得物料带有静电;在工作中,将带有静电的物料投送到振动送料装置中,振动送料装置对堆积的物料进行振动分散,使得物料陆续滑出振动送料装置,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落,物料途径负电极组件与正电极组件之间的间隙,在正电荷与负电荷相互吸引的作用下,负电极组件与正电极组件分别将物料中带正电荷的部分与带负电荷的部分吸走,而不带电荷的部分则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第一刮板将吸附在负电极组件上的物料刮下,使得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便于负电极组件继续吸附物料,与此同时,第二刮板将吸附在正电极组件上的物料刮下,使得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便于正电极组件继续吸附物料,从而实现了自动化地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分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振动送料装置(2)、负电极组件(3)、正电极组件(4)、第一刮板(5)、第二刮板(6)、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所述振动送料装置(2)、所述负电极组件(3)、所述正电极组件(4)、所述第一刮板(5)、所述第二刮板(6)、所述第一挡板(7)和所述第二挡板(8)均设置于所述机架(1),所述负电极组件(3)与所述正电极组件(4)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振动送料装置(2)的输出端对应于所述负电极组件(3)与所述正电极组件(4)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刮板(5)与所述负电极组件(3)相抵触,所述第二刮板(6)与所述正电极组件(4)相抵触,所述第一挡板(7)与所述第二挡板(8)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挡板(7)与所述第二挡板(8)之间的间隙与上方所述负电极组件(3)与所述正电极组件(4)之间的间隙对应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送料装置(2)包括振动板(21)、振动电机(22)、安装座(23)和多组减振胶组件(24);多组所述减振胶组件(24)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振动板(21),多组所述减振胶组件(24)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3);所述振动电机(22)装设于所述振动板(21)并用于驱动所述振动板(21)振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胶组件(24)包括螺栓组件(241)、第一减振胶(242)、第二减振胶(243)和第一弹簧(244);所述第二减振胶(243)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减振胶(243),所述第一减振胶(24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减振胶(242)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减振胶(242),所述所述螺栓组件(241)穿经第二通孔并连接于所述振动板(21)和所述安装座(23),所述第一减振胶(242)滑动设置于所述螺栓组件(241),所述第一减振胶(242)的一端抵触于所述振动板(21),所述第一减振胶(242)的另一端抵触于所述安装座(23);所述第二减振胶(243)靠近振动板(21)的一端凹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海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