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溢流排口的生态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859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溢流排口的生态化处理装置,包括雨水井,所述雨水井的底部连通并固定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底端延伸至雨水井的下方并连通固定有导水管,雨水井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溢流孔,所述雨水井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生态滤池,生态滤池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网孔板,网孔板的底部设置有土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溢流出的雨水净化回收,便于在最初时将雨水中的大颗粒和杂质过滤收集,降低大颗粒和杂质向下进入雨水井下部的现象,从而避免溢流孔和网罩被堵塞,且便于在清理时快速自动将过滤收集的垃圾杂质向上推出,无需人员弓腰伸入操作,省时省力,降低安全风险,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溢流排口的生态化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溢流排口的生态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径流携带大量地表污染物质排入集雨水系统,将雨水进行收集后再加以利用,当雨水流入雨水口的流速不大时,树叶、杂草等杂物容易堆积雨水井内的下水网罩处,造成堆积堵塞,且易造成下游管道沉积物堆积而堵塞管道,雨水堆积过多时经溢流孔流出后的生态化处理方式,多通过土壤和砾石和沸石层进行过滤净化,然后通过管道导出收集再利用,而若雨水井内垃圾较多时,同样会堵塞溢流孔,为避免网罩和溢流孔堵塞,多通过在溢流孔上方处设置拦截滤网进行过滤杂质;
[0003]但是其大多存在不便于在清理时快速自动将垃圾向上推出的缺点,需要人员弓腰伸入雨水井内进行清理杂质,费时费力,且容易掉入雨水井内,安全风险较大,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雨水溢流排口的生态化处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雨水溢流排口的生态化处理装置。/>[0005]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溢流排口的生态化处理装置,包括雨水井(100),所述雨水井(100)的底部连通并固定有出水管(102),出水管(102)的底端延伸至雨水井(100)的下方并连通固定有导水管(104),雨水井(100)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溢流孔(103),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10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生态滤池(200),生态滤池(200)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网孔板(201),网孔板(201)的底部设置有土壤层(202),土壤层(202)的底部设置有物理过滤层(203),生态滤池(200)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位于物理过滤层(203)右侧的渗水孔(204),生态滤池(20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多个渗水孔(204)相配合的收集管,所述雨水井(100)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网罩(101),出水管(102)位于网罩(101)内,所述雨水井(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1),盖板(1)的底部嵌装固定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的筒形滤板(2),筒形滤板(2)的顶端活动接触有下水盖(3),盖板(1)活动套设在下水盖(3)上,下水盖(3)的顶部开设有多个下水孔;所述筒形滤板(2)内活动套设有过滤板(4),雨水井(100)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左侧为开口设置的矩形盒(5),矩形盒(5)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撑机构,升降支撑机构的顶端与过滤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雨水井(100)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左侧为开口设置的电机盒(9),电机盒(9)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底端延伸至电机盒(9)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底端和升降支撑机构的底端均延伸至矩形盒(5)内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联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溢流排口的生态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盒(5)顶部右侧的矩形管(6),矩形管(6)内滑动套设有矩形杆(7),矩形杆(7)的顶端与过滤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矩形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坚洪斌升黄诚辉夏瑛铭左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湾宣传文化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