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854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从前到后分为上身支撑板、中间支撑板、下身支撑板,其中中间支撑板与上身支撑板、下身支撑板铰连接,所述上身支撑板下端设置有U型架,所述U型架U型开口朝向上身支撑板,并且能够相对于上身支撑板做上下直线运动,所述上身支撑板上针对U型架设置有伸出槽,本装置利用U型架与固定带相互配合的方式对病患进行固定身体固定,避免病患身体滑脱到病床下,利用连接杆与限位槽相配合对固定带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将限位槽设置为与U型架平行的方式,配合病患起身后自身身体的倾倒角度对固定带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效果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
,具体为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外科护理是以外科疾病病人为服务对象,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用以减轻病痛,促进康复,保持身心健康。由于外科病人病情的不同,常常会有手脚不便或者无法自助起身的病人,这就需要一种起身外科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3]现有技术装置大多针对于提高病患使用舒适性以及使用便捷性,其适用对象主要针对于具有一定自主活动能力的病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技术装置在面对不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病患的时候往往还需要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搀扶,防止病患从床上滑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具有帮助无自主行动能力病患稳定身体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装置不适用于无自主能力病患的缺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分为上身支撑板和下身支撑板,并且上身支撑板和下身支撑板前后并列设置,上身支撑板和下身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床板下端面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气缸,所述气缸上端铰连接有一个T型滑块,所述床板下端面针对T型滑块水平设置有滑槽,所述上身支撑板下端设置有一个U型架,并且U型架U型开口朝向上身支撑板,所述U型架下端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内螺纹孔,并通过内螺纹孔螺接有一个竖直设置的一号螺杆,所述一号螺杆下端设置有一个一号电机,并与一号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上身支撑板上针对U型架设置有伸出槽,所述U型架U型开口内上端活动连接有一个固定带。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杆,所述U型架上针对连接杆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竖直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水平设置有一个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相对远离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块,所述U型架内针对固定块设置有固定槽,当连接杆位于限位槽内时,所述固定块没入固定槽。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上下两端面为弧形面。
[0010]优选的,所述床板下方水平设置有一个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呈“U”型,内部水平设置有一个二号螺杆,所述二号螺杆后端设置有一个二号电机,并与二号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螺杆上套接有一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面与一号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伸出槽长度大于U型架上端宽度。
[0011]优选的,所述上身支撑板和下身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一个中间支撑板,所述中间
支撑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支腿,前后两端分别与上身支撑板、下身支撑板铰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通过将床板分为上身支撑板、中间支撑板、下身支撑板使得病患在躺卧到本装置上之后,在起身过程中能够灵活调节病患上身与下身之间的相对角度,避免病患感到不适,同时采用床板1整体倾斜的方式既能够保证对病患起到全方位支撑,进一步优化使用体验,还能够增大与病患之间的接触面积,利用摩擦力帮助病患稳定身体。
[0014]本装置利用U型架与固定带相互配合的方式对病患进行固定身体固定,避免病患身体滑脱到病床下,利用连接杆与限位槽相配合对固定带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将限位槽设置为与U型架平行的方式,配合病患起身后自身身体的倾倒角度对固定带进行固定,结构简单、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沿A

A线剖视图;
[0017]图3为图1中B点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伸出槽与U型架连接示意图。
[0019]图中:1、床板;101、上身放置板;102、中间支撑板;103、下身放置板;2、T型滑块;3、气缸;4、U型架;5、一号螺杆;6、一号电机;7、二号电机;8、安装架;9、连接块;10、二号螺杆;11、滑槽;12、固定带;13、连接杆;14、限位槽;15、固定块;16、压缩弹簧;17、安装槽;18、固定槽;19、伸出槽;20、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请参考图1

4,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分为三部分,从前到后分别是上身支撑板101、中间支撑板102、下身支撑板103,并且中间支撑板102前后两端分别与上身支撑板101、下身支撑板103铰连接,通过对人体进行分区使得病患在躺卧到本装置上之后,在起身过程中能够灵活调节病患上身与下身之间的相对角度,避免病患感到不适,同时采用床板1整体倾斜的方式既能够保证对病患起到全方位支撑,进一步优化使用体验,还能够增大与病患之间的接触面积,利用摩擦力帮助病患稳定身体。
[0023]所述中间支撑板102与上身支撑板101、下身支撑板103之间铰连接的方式有多样,例如利用凹型头与凸型头相互契合,在利用转轴贯穿凹型头与凸型头形成固定的方式实现
铰连接。
[0024]所述中间支撑板102下端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支腿20以对本装置进行整体支撑,形成稳定固定。
[0025]所述上身支撑板101下端面前侧左右两端、下身支撑板103下端面后侧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气缸3,所述气缸3为多节套筒形式,上端面铰连接有一个T型滑块2,所述上身支撑板101下端面、下身支撑板103下端面针对T型滑块2水平设置有滑槽11,通过T型滑块2与滑槽11之间的相互配合既能够对T型滑块2形成固定,保证T型滑块2不会与床板1脱离,还能够对上身支撑板101与气缸3之间的相对距离,下身支撑板103与气缸3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改变,使得上身支撑板101与下身支撑板103转动过程中所产生为位移变化能够实现,保证本装置的正常运行。
[0026]所述上身支撑板101下端设置有一个U型架4,所述U型架4U型开口朝向上身支撑板101,所述上身支撑板101上针对U型架4设置有伸出槽19以便于当U型架4做上下直线运动时能够从伸出槽19内移动到上身支撑板101上方,既U型架4嵌入上身支撑板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分为上身支撑板(101)和下身支撑板(103),并且上身支撑板(101)和下身支撑板(103)前后并列设置,上身支撑板(101)和下身支撑板(10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床板(1)下端面四角分别设置有一个气缸(3),所述气缸(3)上端铰连接有一个T型滑块(2),所述床板(1)下端面针对T型滑块(2)水平设置有滑槽(11);所述上身支撑板(101)下端设置有一个U型架(4),并且U型架(4)U型开口朝向上身支撑板(101),所述U型架(4)下端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内螺纹孔,并通过内螺纹孔螺接有一个竖直设置的一号螺杆(5),所述一号螺杆(5)下端设置有一个一号电机(6),并与一号电机(6)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上身支撑板(101)上针对U型架(4)设置有伸出槽(19),所述U型架(4)U型开口内上端活动连接有一个固定带(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2)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杆(13),所述U型架(4)上针对连接杆(13)设置有限位槽(14),所述限位槽(14)竖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临床护理用辅助起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3)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莎梁莉莉赵淼刘航曹学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