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航河道的生态型河滨护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防护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通航河道的生态型河滨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河床边坡禁不起河水反复冲刷,水的动力破坏不容小视,特别是土质边坡,不说洪水作用,就是风浪作用也极易崩塌,河床崩塌会导致河道淤积、堵塞、泛滥,为了降低河水对河床边坡的影响,故而会在河道的两侧建设护坡结构,以实现对河床的防护。
[0003]现有对河床边坡进行防护的护坡,由于其不能对急湍时的水流进行有效的缓冲,导致水流会以较大的冲击力对护坡侧壁造成冲刷,长此以往会造成对护坡的损坏,缩短护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航河道的生态型河滨护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通航河道的生态型河滨护坡结构,包括斜坡,所述平台上安装有防护栏,且斜坡上等间距设有植被单元,所述护坡结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航河道的生态型河滨护坡结构,包括斜坡(1),平台(2)上安装有防护栏(3),且斜坡(1)上等间距设有植被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结构还包括设于斜坡(1)底端且对斜坡(1)起防护作用的缓冲台(5),所述缓冲台(5)远离斜坡(1)且位于竖直方向的侧壁上开设有可对急湍水流进行缓冲的弧形槽口(7),所述斜坡(1)与缓冲台(5)上共同设有可将斜坡(1)上水流导向至河流中的引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航河道的生态型河滨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机构包括通过所有植被单元在斜坡(1)上形成的多通路的通道(4),位于所述斜坡(1)低端处的每相邻两个植被单元之间分别形成一个出水口,且出水口与弧形槽口(7)一一对应,所述缓冲台(5)的顶端开设有与出水口一一对应并与相应出水口连通的导流槽(6),且每个导流槽(6)远离出水口的一端均与相应弧形槽口(7)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航河道的生态型河滨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单元包括开设于斜坡(1)上的栽植孔、填充于栽植孔内的石块基层(8)、铺设于石块基层(8)上的回填层(9)、铺设于回填层(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刘奇,徐敏,李思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航道勘察设计院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