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浓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839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浓缩处理装置,包括:相邻的浓缩池和污泥池;所述浓缩池包括浓缩池本体及用于污泥电絮凝的电絮凝组件,用于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所述浓缩池本体一侧壁上部设有进泥管,底部设有清液排放管,另一侧壁与污泥池相邻的隔墙设有下开式堰门;所述浓缩池通过所述下开式堰门与所述污泥池连通;所述污泥池,包括污泥池本体和用于搅拌污泥的搅拌装置,用于贮存污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泥浓缩处理装置,利用电絮凝原理强化脱水,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处理效果好。处理效果好。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浓缩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污泥浓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工业废水之一的汽车涂装废水,主要来自于预脱脂、脱脂、表调、磷化或薄膜、钝化等车身前处理工序,特别是其中的电泳废水、喷漆废水成份复杂、浓度高,涂装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涂装废水的处理通常主要采用物化加生化的处理工艺,实践证明处理工艺稳定可靠;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主要为物化段污泥、生化段剩余污泥,物化污泥浓缩压滤脱水效果较好,生化剩余污泥重力浓缩、压滤效果较差,含水率高,影响后续处置。
[0003]剩余污泥处理是生化处理废水工艺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泥浓缩脱水主要是提高污泥的固含量,降低污泥后处理和再利用的成本。现有污泥浓缩处理存在投资大、处理效率低、能耗高、处理效果差等缺点,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能耗低、污泥浓缩效果好的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浓缩处理装置,通过电絮凝组件对剩余污泥进行电絮凝强化脱水,实现泥水分层,进入污泥池的污泥再送压滤机进一步脱水处理,具有处理效率高、污泥浓缩效果好的优点。
[0005]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污泥浓缩处理装置,包括:相邻的浓缩池和污泥池;
[0007]所述浓缩池包括浓缩池本体及用于污泥电絮凝的电絮凝组件,用于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所述浓缩池本体一侧壁上部设有进泥管,底部设有清液排放管,另一侧壁与污泥池相邻的隔墙设有下开式堰门;所述浓缩池通过所述下开式堰门与所述污泥池连通;
[0008]所述污泥池,包括污泥池本体和用于搅拌污泥的搅拌装置,用于贮存污泥。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浓缩池还设有用于监控浓缩池本体内液位变化的液位变送器。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泥池本体的底部设有锥斗,所述锥斗底部设有污泥排放管,所述污泥排放管上设有控制阀。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絮凝组件包括设于浓缩池本体内部相对的两个电极极板和稳压电源,所述稳压电源分别与两个电极极板电性连接。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极板选自铝板或铁板。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液排放管上设有清液排放阀门。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和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的搅拌轴,所述电机设在所述污泥池本体上方,所述搅拌轴设在所述污泥池本体内,在搅拌轴上固定有搅拌叶。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浓缩池本体上设有视窗。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浓缩池还包括设于所述浓缩池本体上方的投料装置,用于向所述浓缩池本体内投加电解质和絮凝剂。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提供的污泥浓缩处理装置,利用电絮凝原理处理生化剩余污泥,对污泥进行强化浓缩处理,与重力浓缩相比,具有时间短,设备操作简单,灵活性高、能耗低,处理效果好的优点。
[0019]2、本技术提供的污泥浓缩处理装置,为节约成本可不投加化学药剂,如果在处理前投加电解质、聚丙烯酰胺可以进一步提高泥水导电性和污泥的浓缩脱水效果。该装置建议使用在小规模废水站,若用于大规模的处理系统需要考虑方案、成本的比选。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污泥浓缩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1

浓缩池,2

污泥池,11

浓缩池本体,12

电絮凝组件,13

液位变送器,111

进泥管,112

清液排放管,113

下开式堰门,114

清液排放阀门,121

电极极板,122

稳压电源,21

污泥池本体,22

搅拌装置,211

锥斗,212

污泥排放管,213

控制阀,221

电机,222

搅拌轴,223

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由图1可知,本技术提供的污泥浓缩处理装置,包括相邻的浓缩池1和污泥池2;所述浓缩池1包括浓缩池本体11及用于污泥电絮凝的电絮凝组件12,用于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所述浓缩池本体11一侧壁上部设有进泥管111,底部设有清液排放管112,另一侧壁与污泥池2相邻的隔墙设有下开式堰门113;所述浓缩池1通过所述下开式堰门113与所述污泥池2连通;所述污泥池2,包括污泥池本体21和用于搅拌污泥的搅拌装置22,用于贮存污泥。所述下开式堰门113门板可悬停在不同的高度,以控制进入污泥池本体21内的污泥流量。
[00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浓缩池1还设有用于监控浓缩池本体11内液位变化的液位变送器13;所述液位变送器13能够将浓缩池本体11内各种物位参数的变化转换成标准电流信号,远传至操作控制室,可进行显示、报警或自动控制。
[00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污泥池本体21的底部设有锥斗211,所述锥斗211底部设有污泥排放管212,所述污泥排放管212上设有控制阀213;污泥池本体21底部的锥斗211促使污泥在重力和四周倾斜力的挤压下不断地快速脱水,进一步加快了污泥的浓缩速度。
[00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絮凝组件12包括设于浓缩池本体11内部相对的两个电极极板121和稳压电源122,所述稳压电源122分别与两个电极极板121电性连接;所述电絮凝组件12能够对进入浓缩池1内的剩余污泥进行电絮凝强化脱水,这基于污泥本身为带电颗粒,外加电场可以通过改变颗粒的表面电位,克服污泥颗粒间的锲入压,破坏水化膜而凝聚,达到脱水的目的,电絮凝同时还具有电气浮和氧化还原作用,
使污泥颗粒之间的自由水和邻位水有效分离出来,毛细水也被脱出,使污泥的含水率显著下降。
[0027]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极板121选自铝板或铁板。选用铝板或铁板作为电极极板,不仅导电性能较好,而且利用铝或铁在阳极溶出,原位生成高活性的多形态聚铝或聚铁絮凝剂,将水体中污泥微粒聚集成团沉降或气浮分离。
[00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清液排放管112上设有清液排放阀门114。当所述浓缩池1上部排泥完成后,可打开清液排放阀门114,将分离出的清液排入地沟。
[0029]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邻的浓缩池(1)和污泥池(2);所述浓缩池(1)包括浓缩池本体(11)及用于污泥电絮凝的电絮凝组件(12),用于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所述浓缩池本体(11)一侧壁上部设有进泥管(111),底部设有清液排放管(112),另一侧壁与污泥池(2)相邻的隔墙设有下开式堰门(113);所述浓缩池(1)通过所述下开式堰门(113)与所述污泥池(2)连通;所述污泥池(2)包括污泥池本体(21)和用于搅拌污泥的搅拌装置(22),用于贮存污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1)还设有用于监控浓缩池本体(11)内液位变化的液位变送器(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本体(21)的底部设有锥斗(211),所述锥斗(211)底部设有污泥排放管(212),所述污泥排放管(212)上设有控制阀(2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组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依科绿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