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根菜类蔬菜种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832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根菜类蔬菜种植机,包括种植机主体(100),所述种植机主体(100)包括支撑板(101)、防护箱体(102)、支撑杆(103)与行走机构(104);支撑板(101)上由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打孔机构(10)、播种机构(20)及覆土机构(30),打孔机构(10)包括推板(11)、导向杆(12)、安装板(13)、电机腔(14)、第一电机(15)、钻头(16)及液压装置(17),播种机构(20)包括播种斗(21)、转盘(22)、转轴(23)、传动轮(24)、从动齿轮(25)、驱动齿轮(26)、第二电机(27)及导管(28),覆土机构(30)包括连接杆(31)与覆土板(32)。该种植机能够进行机械化打孔、播种,保证根菜类蔬菜生长的一致性及存活率。根菜类蔬菜生长的一致性及存活率。根菜类蔬菜生长的一致性及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根菜类蔬菜种植机


[0001]本技术涉及蔬菜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根菜类蔬菜种植机。

技术介绍

[0002]根菜类蔬菜,指具有可食用的肥大肉质直根的一类蔬菜;其种类繁多,属十字花科的有萝卜、芜菁甘蓝、芜菁等,属伞形科的有胡萝卜、美洲防风等,属藜科的有根菾菜等,属菊科的有牛蒡、菊牛蒡、婆罗门参等。根菜类蔬菜以萝卜和胡萝卜栽培为最广;其大多原产温带,喜冷凉气候,需深厚、肥沃、轻松的土壤。根菜类蔬菜均用种子直播,多为异花授粉作物,留种时需隔离、以防杂交。
[0003]目前根菜类蔬菜(如萝卜、胡萝卜)还是使用传统的人工种植方法,即先在地上利用锄头勾出垄沟,然后将种子撒上,再利用土将种子埋好,工序复杂、效率低,且浪费劳动生产力。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也有部分地区直接使用拖拉机进行根菜类蔬菜的播种,但是拖拉机播种由于机械体积大,对播种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只限于大面积的平坦土壤使用,而不适合小型田地、需打垅土地或大棚种植使用;其次,拖拉机播种的另一个缺点是播种比较密集,造成根菜类蔬菜生长密集、受到较大的局限性,使其体积不大,且生长过程中易发生变形、多脚等不良状况,不利于提高根菜类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菜类蔬菜种植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根菜类蔬菜种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机主体,所述种植机主体由支撑板与防护箱体组成,所述支撑板四角分别固定设置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置行走机构;所述支撑板上由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打孔机构、播种机构以及覆土机构,所述防护箱体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固定连接、用于保护打孔机构与播种机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推板、导向杆、安装板、电机腔、第一电机、钻头以及液压装置,所述推板横截面为梯形且所述梯形长底边位于上侧,所述推板下端(即短底边)与所述支撑板上端面滑动连接且推板两侧与防护箱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为若干、其均匀分布在所述推板的一端,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所述推板的斜面滑动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且两根相邻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支撑板下侧共同固定连接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侧固定设置一电机腔,所述电机腔内设置一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所述电机腔下端面且固定连接一钻头,所述液压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端面且与所述推板后端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推板在支撑板上滑动;所述播种机构包括播种斗、转盘、转轴、传动轮、从动齿轮、驱动齿轮、第二电机以及导管,所述播种斗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结构且其包括实心顶盖与底面,所述播种斗对应所述钻头(即播种斗的位置、数量均与钻头相对应)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端面,播种斗底面且绕其中轴线均匀开设贯穿底面的第一投料孔,所述转盘设置在所述播种
斗底面上端且与所述播种斗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盘一侧对应所述第一投料孔开设一第二投料孔,所述转盘上侧中部固定连接一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贯穿播种斗顶盖且固定套接一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端面且与一个播种斗相对应,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套接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相对应的播种斗的转轴上端固定套接一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所述导管一端与所述播种斗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覆土机构对应所述钻头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下端面,包括连接杆与覆土板,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支撑板下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覆土板固定连接。
[0007]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种植机主体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液压装置电性连接。
[0008]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板后端固定设置一推动把手、用于人工推动整个种植机的运动;所述推动把手上设置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0009]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推板斜面开设若干相互平行的斜槽,所述斜槽横截面为“T”字形且斜槽斜度与推板斜面斜度一致,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置与所述斜槽相匹配的滑块且所述滑块卡入所述斜槽内,从而实现导向杆与推板斜面之间的滑动连接。
[0010]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电机腔下端面转动连接。
[0011]作进一步优化,所述钻头为锥形结构且所述钻头的数量为3~6个,对应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6~12根且为双数,所述播种斗数量为3~6个,所述覆土机构的数量为3~6个。
[0012]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电机支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端面。
[0013]作进一步优化,所述转轴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播种斗顶盖转动连接。
[0014]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播种斗、所述导管、所述转盘、所述转轴、所述传动轮的中轴线均共线(同一播种机构内)。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6]该种植机通过推板、导向杆、安装板、电机腔、第一电机、钻头以及液压装置的配合,实现根菜类蔬菜种植过程中的自动打孔,通过推板控制导向杆下移、进而控制钻头下移,能够确保打孔的深度一致,同时通过导向杆间距控制确保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一致,进而保证播种的深度与间距一致,避免由于孔深或间距造成萝卜生长不均匀、甚至出现变形、多脚等问题;通过播种斗、转盘、转轴、传动轮、从动齿轮、驱动齿轮、第二电机以及导管的配合,在打孔之后进行播种,确保种子能够准确落入打好的孔中;通过覆土机构的设置,有效实现对种子的掩埋,从而提高根菜类蔬菜的种植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种植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

A向剖视图。
[0019]图3为图2的C向局部放大图。
[0020]图4为图1的B

B 向剖视图。
[0021]图5为图4的D向局部放大图。
[0022]其中,100、种植机主体;101、支撑板;102、防护箱体;103、支撑杆;104、行走机构;
105、推动把手;1050、控制按钮;106、控制装置;10、打孔机构;11、推板;110、斜槽;12、导向杆;120、滑块;13、安装板;14、电机腔;15、第一电机;150、第一轴承;16、钻头;17、液压装置;20、播种机构;21、播种斗;211、第一投料孔;212、第二轴承;22、转盘;220、第二投料孔;23、转轴;24、传动轮;240、传动带;25、从动齿轮;26、驱动齿轮;27、第二电机;270、电机支座;28、导管;30、覆土机构;31、连接杆;32、覆土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根菜类蔬菜种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机主体(100),所述种植机主体(100)由支撑板(101)与防护箱体(102)组成,所述支撑板(101)四角分别固定设置一支撑杆(103),所述支撑杆(103)远离所述支撑板(101)的一端设置行走机构(104);所述支撑板(101)上由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打孔机构(10)、播种机构(20)以及覆土机构(30),所述防护箱体(102)与所述支撑板(101)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打孔机构(10)包括推板(11)、导向杆(12)、安装板(13)、电机腔(14)、第一电机(15)、钻头(16)以及液压装置(17),所述推板(11)横截面为梯形且所述梯形长底边位于上侧,所述推板(11)下端与所述支撑板(101)上端面滑动连接且推板(11)两侧与防护箱体(102)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12)为若干、其均匀分布在所述推板(11)的一端,所述导向杆(12)一端与所述推板(11)的斜面滑动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101),且两根相邻所述导向杆(12)位于所述支撑板(101)下侧共同固定连接一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下侧固定设置一电机腔(14),所述电机腔(14)内设置一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输出端贯穿所述电机腔(14)下端面且固定连接一钻头(16),所述液压装置(17)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1)上端面且与所述推板(11)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播种机构(20)包括播种斗(21)、转盘(22)、转轴(23)、传动轮(24)、从动齿轮(25)、驱动齿轮(26)、第二电机(27)以及导管(28),所述播种斗(21)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结构且其包括实心顶盖与底面,所述播种斗(21)对应所述钻头(16)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01)上端面,播种斗(21)底面且绕其中轴线均匀开设贯穿底面的第一投料孔(211),所述转盘(22)设置在所述播种斗(21)底面上端且与所述播种斗(2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盘(22)一侧对应所述第一投料孔(211)开设一第二投料孔(220),所述转盘(22)上侧中部固定连接一转轴(23),所述转轴(23)远离所述转盘(22)的一端贯穿播种斗(21)顶盖且固定套接一传动轮(24),所述传动轮(24)之间通过传动带(240)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奢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