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防漏的混凝池淀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767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防漏的混凝池淀一体化装置,该高效防漏的混凝池淀一体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对污水和絮凝剂的混合不能进行充分混合,从而不能达到高效沉淀的效果,使用起来较为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该混凝池淀一体化装置包括沉淀池主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池主体底端的导料斗、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料斗底端的出料口、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池主体底端的支撑杆;所述沉淀池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的外侧设置有搅拌模块,所述搅拌模块设置于所述沉淀池主体的上端。该高效防漏的混凝池淀一体化装置只需通过移动模块带动搅拌模块左右移动,搅拌模块对污水和絮凝剂进行高效搅拌,从而提高了污水的高效沉淀处理。处理。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防漏的混凝池淀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防漏的混凝池淀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今,针对生活中污水需要进行净化处理,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在进行净化前,需要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处理,对污水进行沉淀时,需要用到混凝沉淀池,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
[0003]目前,专利号为CN201810953559.4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包括混凝沉淀池、进水管及污泥循环管,所述混凝沉淀池按照水流方向包括顺序设置的进水区、沉淀区及阻隔区,所述进水区位于混凝沉淀池上端,所述阻隔区位于混凝沉淀池上端,所述沉淀区位于进水区与阻隔区的下方,所述进水管伸入到进水区内,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锁磷剂加入支管及絮凝剂/助凝剂加入支管,所述污泥循环管从沉淀区底部引出,且出口位于进水区上方,用于将沉淀区内的污泥回流至进水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污泥循环设置,提高了沉淀效率,减小沉淀池的占地面积,本设备运行可靠,可适用于大中型规模的自来水厂的新建和旧厂的挖潜改造。其采用的是通过对污泥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防漏的混凝池淀一体化装置,该混凝池淀一体化装置包括沉淀池主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池主体底端的导料斗、固定安装在所述导料斗底端的出料口、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池主体底端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主体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的外侧设置有搅拌模块,所述搅拌模块设置于所述沉淀池主体的上端,所述沉淀池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沉淀池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模块,所述沉淀池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密封模块,所述调节模块与所述密封模块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防漏的混凝池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块的内部包括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沉淀池主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螺纹筒丝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防漏的混凝池淀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模块的内部包括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螺纹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锦枫郑伟胜丁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济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