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维萍专利>正文

一种VOCs的静态吸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747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VOCs的静态吸附系统,包括集热器(1),所述集热器(1)内设有蒸气缓冲单元(2)与吸附单元(3);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原料气罐(4)通过不锈钢管连通;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与吸附单元(3)之间通过不锈钢管连通;所述集热器(1)外部设有通过不锈钢管与所述吸附单元(3)连接的真空泵(5);所述集热器(1)的底部设有可控温的加热装置(6)和搅拌单元(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导热均匀,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以通过比压法高效精确地评价各类固体、液体吸附剂对各类VOCs废气的吸附性能。气的吸附性能。气的吸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OCs的静态吸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VOCs的静态吸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烟气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类VOCs,苯系物类VOCs,如乙醇。甲醇、二氯乙烷,苯、甲苯、氯苯等,其向外排放大大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烟气中VOCs类污染物的吸附脱除是目前烟气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烟气中VOCs的吸附脱除的关键是开发高性能的VOCs吸附材料,液体吸收剂等,而对上述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评价对于针对工业上VOCs处理剂的筛选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针对VOCs蒸气的吸附性能评价方法较为有限,较为主流的评价装置包括麦克公司、康塔公司生产的物理吸附系统,而该评价系统价格特别昂贵,基本在5

15万美元之间,主要针对固体吸附剂穿透性能评价,且耐腐蚀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VOCs的静态吸附系统,该系统导热均匀,能用于高效精确地评价吸附剂的性能。是一套成本低、精度高、且强耐腐蚀的综合吸附评价系统;更重要的是:该系统可以方便根据具体工艺进行改装、拆卸,且可以同时测试固体、液体等各类吸附剂对不同种类VOCs的吸附性能,可以满足各类苛刻的工艺条件下筛选不同类别的VOCs吸附脱除剂,填补了目前针对工业VOCs吸附脱除剂性能评价方面的空白,对于推进实现高性能烟气VOCs吸附剂开发及工业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VOCs的静态吸附系统,包括集热器,所述集热器内设有蒸气缓冲单元与吸附单元;所述蒸气缓冲单元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原料气罐通过不锈钢管连通;所述蒸气缓冲单元与吸附单元之间通过不锈钢管连通;所述集热器外部设有通过不锈钢管与所述吸附单元连接的真空泵;所述集热器的底部设有可控温的加热装置和搅拌单元;所述集热器内环绕所述蒸气缓冲单元和吸附单元设有至少一层多孔不锈钢饭;所述集热器内设有测量系统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0005]作为优化,所述原料气罐设有三个,分别装有He、有机溶剂类VOCs、苯系物类VOCs,三个原料气罐通过支不锈钢管与主不锈钢管连通,所述主不锈钢管与所述蒸气缓冲单元的输入端连通。
[0006]作为优化,所述支不锈钢管、主不锈钢管、所述蒸气缓冲单元与吸附单元之间的连通不锈钢管以及所述吸附单元与真空泵连接的不锈钢管上均设有针阀。
[0007]作为优化,所述蒸气缓冲单元与吸附单元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
[0008]作为优化,所述集热器内环绕所述蒸气缓冲单元和吸附单元设有三层多孔不锈钢饭,所述多孔不锈钢饭之间的间距大于5cm。
[0009]作为优化,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盘。
[0010]作为优化,所述搅拌单元为磁力搅拌装置。
[0011]作为优化,所述蒸气缓冲单元为缓冲罐。
[0012]作为优化,所述吸附单元为VOCs吸附罐。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系统导热均匀,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以通过比压法高效精确地评价各类固体、液体吸附剂对各类VOCs废气的吸附性能。测试的精确度达到国内外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测试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实验室、工业过程中VOCs吸附材料的性能评价及高效吸附剂的筛选。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如图1所示,一种VOCs的静态吸附系统,包括集热器1,所述集热器1内设有蒸气缓冲单元2与吸附单元3;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的输入端与三个原料气罐4通过不锈钢管连通;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与吸附单元3之间通过不锈钢管连通;所述集热器1外部设有通过不锈钢管与所述吸附单元3连接的真空泵5;所述集热器1的底部设有可控温的加热装置6和搅拌单元7;所述集热器1内环绕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和吸附单元3设有三层多孔不锈钢饭8;所述集热器1内设有测量系统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
[0017]三个原料气罐4分别装有He、有机溶剂类VOCs、苯系物类VOCs,三个原料气罐4通过支不锈钢管与主不锈钢管连通,所述主不锈钢管与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的输入端连通。
[0018]所述支不锈钢管、主不锈钢管、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与吸附单元3之间的连通不锈钢管以及所述吸附单元3与真空泵5连接的不锈钢管上均设有针阀。
[0019]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与吸附单元3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10。
[0020]所述集热器1内环绕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和吸附单元3设有三层多孔不锈钢饭8,所述多孔不锈钢饭8之间的间距大于5cm。所述加热装置6为电加热盘。
[0021]所述搅拌单元7为磁力搅拌装置。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为缓冲罐。
[0022]所述吸附单元3为VOCs吸附罐。所述集热器1为水浴锅。
[0023]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用法如下:
[0024]采用由南通市飞宇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VOCs吸附罐和缓冲罐,以及由南京天从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压力传感器10对吸附剂进行VOCs吸附性能评价。
[0025]VOCs气体吸附性能评价具体实验如下以甲醇气体在70℃下吸附为例:
[0026]测试之前先对吸附剂进行干燥处理。
[0027]首先将0.1g吸附剂装入吸附罐内,旋紧吸附罐后将缓冲罐与吸附罐转移至恒温70℃水浴锅1中,通过观察缓冲罐与吸附罐的压力传感器10的压力变化控制压力以保证吸附罐内温度与体系温度一致。然后通过真空泵5排出缓冲罐与吸附罐内空气,再充入氦气He使吸附罐内达到一定压力1.0bar进行检漏,并计算吸附罐内的自由体积。最后排出缓冲罐与吸附罐内的氦气,向缓冲罐内充入1.0bar甲醇蒸汽气体,并通过缓冲罐与吸附罐之间的针阀每隔两小时向吸附罐注入0.1bar甲醇蒸汽气体,并记录压力稳定后的压力数据。从而测
试出不同比压下吸附剂对甲醇VOC的吸附量。
[0028]其中甲醇蒸汽气体吸附性能评价技术参数如下:
[0029]n(P
g
)=ρ
g
(P1,T)V1‑
ρ
g
(P1',T)V1‑
ρ
g
(P
g
,T)(V2‑
w/ρ
y
)
[0030]其中吸附实验温度为70℃,V1、V2、w/ρ
y
分别代表缓冲罐体积、吸附罐体积以及样品体积,ρ
g
(P1,T)代表测试温度为T时的初始缓冲罐中甲醇气体密度,ρ
g
(P1',T)代表测试温度为T,缓冲罐压力为P1'时缓冲罐中气体密度,ρ
g
(P
g
,T)代表测试温度为T,吸附罐压力为P
g
时甲醇气体密度。
[0031]尽管上面已经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OCs的静态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器(1),所述集热器(1)内设有蒸气缓冲单元(2)与吸附单元(3);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原料气罐(4)通过不锈钢管连通;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与吸附单元(3)之间通过不锈钢管连通;所述集热器(1)外部设有通过不锈钢管与所述吸附单元(3)连接的真空泵(5);所述集热器(1)的底部设有可控温的加热装置(6)和搅拌单元(7);所述集热器(1)内环绕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和吸附单元(3)设有至少一层多孔不锈钢饭(8);所述集热器(1)内设有测量系统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VOCs的静态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气罐(4)设有三个,分别装有He、有机溶剂类VOCs、苯系物类VOCs,三个原料气罐(4)通过支不锈钢管与主不锈钢管连通,所述主不锈钢管与所述蒸气缓冲单元(2)的输入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VOCs的静态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维萍
申请(专利权)人:孔维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