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39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洪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其技术方案包括:坝体主基以及设置在坝体主基内部的U形存放槽,U形存放槽的内部设置有石块,坝体主基的上侧设置有路面层,坝体主基的右侧设置有碎石层,碎石层的中部设置有延伸至碎石层下侧的栏隔墙,碎石层的上侧设置有与栏隔墙卡接的施重混凝土,施重混凝土与碎石层的右侧共同设置有隔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坝体的整体强度,并且避免边坡泥土流失,同时具备防止避免管涌现象,增强了坝体的实用性,同时延长了使用年限。限。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


[0001]本技术涉及防洪堤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

技术介绍

[0002]防洪堤是指为了防止河流泛滥而建的堤坝,现有的防洪堤在设计时多使直接在土壤基层上直接堆积土壤,然后通过浇筑混凝土在外侧,虽然其施工进度快,但是其稳定性也较低,有的堤坝顶部强度不高,在外部洪水水位接近顶部时,容易发生决口,同时,一些堤坝的腰部容易发生管涌现象,极容易发生溃堤,并且一些堤坝的内侧容易在下雨天发生泥土流失,长时间容易造成堤坝体积缩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整体结构强度高,避免及溃堤发生的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包括坝体主基以及设置在坝体主基内部的U形存放槽,所述U形存放槽的内部设置有石块,所述坝体主基的上侧设置有路面层,所述坝体主基的右侧设置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中部设置有延伸至碎石层下侧的栏隔墙,所述碎石层的上侧设置有与栏隔墙卡接的施重混凝土,所述施重混凝土与碎石层的右侧共同设置有隔水层。
[0005]优选的,所述坝体主基的左侧设置有边坡泥层,所述边坡泥层的内部设置有阻拦网。
[0006]优选的,所述路面层的上侧设置有一对护栏。
[0007]优选的,所述U形存放槽包括外侧的U型混凝土基体,所述U型混凝土基体的内部设置有十字交叉设置拉伸筋和围护筋,所述拉伸筋与围护筋之间通过扎丝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栏隔墙包括条状混凝土基体以及设置在条状混凝土基体内部的纵向筋和竖向筋,所述纵向筋与竖向筋之间通过扎丝交错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坝体主基由泥土和碎石块混合而成,且泥土与碎石块的混合比例为1:1

1:0.5。
[0010]优选的,所述碎石层的碎石直径为3
‑5㎝

[0011]优选的,所述隔水层包括相互紧贴的和隔水外体,所述与施重混凝土和碎石层相贴合。
[0012]优选的,所述施重混凝土的下侧设置有供栏隔墙卡接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隔水垫。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通过U形存放槽和石块的配合使用,能够增强堤坝的整体强度,同时实现对坝体主基的重力施压,增强堤坝阻水性能,配合路面层的设计,便于上部行走车辆,增加施压效果,同时通过栏隔墙与地基层的嵌入式设计,避免发生管涌现象,配合栏隔墙与施重混凝土的
卡接贴合使用,降低了水流入坝体主基内,配合隔水层的隔水效果,进一步增强了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给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7]附图标记:1、坝体主基;2、U形存放槽;21、U型混凝土基体;22、拉伸筋;23、围护筋;3、石块;4、路面层;5、边坡泥层;6、碎石层;7、栏隔墙;71、条状混凝土基体;72、纵向筋;73、竖向筋;8、施重混凝土;9、隔水层;91、隔水基体;92、隔水外体;10、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一
[0020]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包括坝体主基1以及设置在坝体主基1内部的U形存放槽2,坝体主基1由泥土和碎石块混合而成,且泥土与碎石块的混合比例为1:1

1:0.5。U形存放槽2包括外侧的U型混凝土基体21,U型混凝土基体21的内部设置有十字交叉设置拉伸筋22和围护筋23,拉伸筋22和围护筋23的直径采用8

的螺纹钢筋,拉伸筋22与围护筋23之间通过扎丝固定。U形存放槽2的内部设置有石块3,坝体主基1的上侧设置有路面层4,坝体主基1的右侧设置有碎石层6,碎石层6的碎石直径为3
‑5㎝
。碎石层6的中部设置有延伸至碎石层6下侧的栏隔墙7,栏隔墙7包括条状混凝土基体71以及设置在条状混凝土基体71内部的纵向筋72和竖向筋73,纵向筋72与竖向筋73之间通过扎丝交错固定。碎石层6的上侧设置有与栏隔墙7卡接的施重混凝土8,施重混凝土8的下侧设置有供栏隔墙7卡接的卡槽,卡槽的内部设置有隔水垫。施重混凝土8与碎石层6的右侧共同设置有隔水层9。
[0021]基于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U形存放槽2增强坝体主基1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能够对于坝体主基1施加压力,提高U形存放槽2下方的整体密度,降低土壤空隙,配合石块3起到良好的稳固作用,并且U型混凝土基体21内设置的拉伸筋22与围护筋23增强了U形存放槽2的整体强度,同时在路面层4的设计上,提供了车辆行走,有利于对坝体主基1进行施压,提高坝体的稳定性,配合碎石层6的设计,避免施工时施重混凝土8与栏隔墙7的卡接处粘有泥土,提高了密封性,增强了堤坝的耐久性。
[0022]实施例二
[0023]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坝体主基1的左侧设置有边坡泥层5,边坡泥层5的内部设置有阻拦网;路面层4的上侧设置有一对护栏10;隔水层9包括相互紧贴的隔水基体91和隔水外体92,隔水基体91与施重混凝土8和碎石层6相贴合,隔水基体91采用聚乙烯制成隔水板,隔水外体92采用防水布通过防水胶与隔水基体91固定,进一步增强了防水性能。
[0024]基于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是:边坡泥层5便于生长一些边坡杂草,有利于稳固泥土,提高坝体的整体性,并且在边坡泥层5中的阻拦网的使用,进一步避免了泥土流失;路面层4上侧的护栏10提高车辆在坝体上行走时的安全性;隔水层9中的隔水基体91和隔水外体
92的组合使用,进一步提高了隔水性能,避免堤坝漏水,延长坝体的使用年限。
[0025]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其特征在于,包括坝体主基(1)以及设置在坝体主基(1)内部的U形存放槽(2),所述U形存放槽(2)的内部设置有石块(3),所述坝体主基(1)的上侧设置有路面层(4),所述坝体主基(1)的右侧设置有碎石层(6),所述碎石层(6)的中部设置有延伸至碎石层(6)下侧的栏隔墙(7),所述碎石层(6)的上侧设置有与栏隔墙(7)卡接的施重混凝土(8),所述施重混凝土(8)与碎石层(6)的右侧共同设置有隔水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主基(1)的左侧设置有边坡泥层(5),所述边坡泥层(5)的内部设置有阻拦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4)的上侧设置有一对护栏(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高效耐久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存放槽(2)包括外侧的U型混凝土基体(21),所述U型混凝土基体(21)的内部设置有十字交叉设置拉伸筋(22)和围护筋(23),所述拉伸筋(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宁薛伟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