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功率集成模组、电机控制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336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功率集成模组、电机控制器及车辆,该电容包括:电容本体;设置在电容本体上的正极输入端子、负极输入端子、至少一个正极输出端子、至少一个负极输出端子、至少一个功率输入端子和至少一个功率输出端子,电容通过至少一个正极输出端子、至少一个负极输出端子和至少一个功率输入端子与功率模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各种接线端子集成在电容上,由此在电容上形成母排,且母排各端子间的间距大,避免了叠层母排并行传输时因间距极小而导致高压打火的情况,从而有效避免了高压打火,进而提高了功率模组的安全性,同时,将母排结构与电容集成在一起,优化了整体结构,优化了连接通路,并降低了成本。并降低了成本。并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功率集成模组、电机控制器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容、功率集成模组、电机控制器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其电机控制器因内部集成有功率模块,因而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需要对电机控制器进行散热,一般是通过散热模块对电机控制器进行散热。受限于电动汽车内部的空间结构,一般采用电机控制器与散热模块集成的方式来实现散热,同时可节省整车内部空间。
[0003]例如,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双面散热集成装置,电机控制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容模块和功率模块,该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固定在安装支架中的散热器,通过散热器为功率模块散热。在该方案中,采用叠层母排来实现电容模块和功率模块的连接。因此,该方案未考虑电容模块与功率模块之间的合理连接方式,采样叠层母排连接,使得连接线路较长,导致杂散电感较大,且叠层母排间距较小导致漏电隐患,从而导致功率模块的安全性较低。另外,该方案需要焊接完成,导致拆装困难,不易拆卸。
[0004]综上所述,目前的电机控制器散热方案中,主要是考虑功率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本体;设置在所述电容本体上的正极输入端子、负极输入端子、至少一个正极输出端子、至少一个负极输出端子、至少一个功率输入端子和至少一个功率输出端子,至少一个所述正极输出端子与所述正极输入端子连接,至少一个所述负极输出端子与所述负极输入端子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输入端子对应与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输出端子连接,所述电容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正极输出端子、至少一个所述负极输出端子和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输入端子与功率模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输入端子、所述负极输入端子和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输出端子设置于所述电容本体的上表面;至少一个所述正极输出端子、至少一个所述负极输出端子和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输入端子设置于所述电容本体的侧面。3.一种功率集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容;功率模组,所述功率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功率模块,每个所述功率模块包括正极连接端子、负极连接端子和开关连接端子;至少一个所述功率模块的正极连接端子对应与所述电容的至少一个正极输出端子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功率模块的负极连接端子对应与所述电容的至少一个负极输出端子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功率模块的开关连接端子对应与所述电容的至少一个功率输入端子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集成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正极输出端子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正极连接端子的形状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集成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负极输出端子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负极连接端子的形状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集成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功率输入端子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开关连接端子的形状相匹配。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俭韩瑶川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