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用温度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20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用温度控制结构,包括箱式变电站外壳,箱式变电站外壳内部设有变电设备,所述箱式变电站外壳的上下表面均开有通风槽,箱式变电站外壳在通风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透风网,箱式变电站外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温控模组,温控模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均热板、保温装置和调控风扇装置,均热板的上表面与箱式变电站外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均热板的下表面与保温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保温装置的下表面与调控风扇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调控风扇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温度较低或温度高时,均可进行温度控制,使变电站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保持在最佳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变电站用温度控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设备
,具体是一种箱式变电站用温度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变电站设备中,箱式变电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0003]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
[0004]现有的箱式变电站由于其密封在一个箱体内,在正常情况下,箱式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处于持续性工作状态,夏天炎热那么便导致内部温度升高,在正常情况下变压器的油顶温度不宜超过95℃,当变压器温度在95℃时,箱内温度一般情况下不会低于60℃,而超过95℃便会加速变压器的寿命,并且当变压器的温度升高时,对于工作人员检修就会带来不便。
[0005]当冬季来临时,又快出现极度的严寒情况,极低的温度也能冻坏变电站的元器件,同样不利于变电站的正常工作,为此,提出一种箱式变电站用温度控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7]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箱式变电站用温度控制结构。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箱式变电站用温度控制结构,包括箱式变电站外壳,箱式变电站外壳内部设有变电设备,所述箱式变电站外壳的上下表面均开有通风槽,箱式变电站外壳在通风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透风网,箱式变电站外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温控模组,温控模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均热板、保温装置和调控风扇装置,均热板的上表面与箱式变电站外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均热板的下表面与保温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保温装置的下表面与调控风扇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调控风扇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0010]优选的,所述均热板为正方型平板且表面均匀开有出风孔。
[0011]优选的,所述保温装置包括连接框、导杆和电热丝,连接框的上表面与均热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框的下表面与连接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框的内部排布固定有若干根导杆,导杆的表面缠绕有电热丝。
[0012]优选的,所述调控风扇装置包括连接框、内环、风扇、十字支撑杆和外环,连接框的
内壁固定连接有十字支撑杆,十字支撑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内环和外环,外环及内环 上分别等距排布固定有风扇,连接框的下端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0013]优选的,所述箱式变电站外壳上表面上方设置有盖板装置,盖板装置包括顶盖、支撑柱和把手,顶盖设置在箱式变电站外壳上表面透风网的上方,顶盖的一侧下表面通过转轴与箱式变电站外壳的上表面转动连接,顶盖的另一侧下表面与支撑柱的上端活动连接,支撑柱的下端与箱式变电站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盖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4]优选的,箱式变电站外壳的前侧面开有门槽,箱式变电站外壳在门槽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一对检修门,检修门上固定连接有拉环。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越性:当温度较低时,通过打开相应数量的电热丝,通过风扇将高温送入变电站,使变电站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
[0017]当温度高时,通过打开相应数量的风扇,可以将变电站产生的高温及时排出,使变电站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
[0018]温度低通过打开不同数量的电热丝调节相应的温度。
[0019]温度高通过打开不同数量的电风扇调节相应的温度。
[0020]温度低,关闭顶盖降低暖风流出速度,温度高,打开顶盖提高高温排出速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温控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保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调控风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支撑块1、连接框2、连接框3、均风板4、箱式变电站外壳5、检修门6、拉环7、顶盖8、透风网9、支撑柱10、把手11、出风孔12、导杆13、电热丝14、内环15、风扇16、十字支撑杆17、外环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箱式变电站用温度控制结构,包括箱式变电站外壳5,箱式变电站外壳5内部固定连接有变电设备,箱式变电站外壳5的上下表面均开有通风槽,箱式变电站外壳5在通风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透风网9,箱式变电站外壳5上表面上方设置有盖板装置,箱式变电站外壳5的前侧面开有门槽,箱式变电站外壳5在门槽的位置转动连接有一对检修门6,检修门6上固定连接有拉环7,箱式变电站外壳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温控模组,温控模组包括均热板4、保温装置和调控风扇装置,均热板4的上表面与箱式变电站外壳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均热板4的下表面与保温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保温装置的下表面与调控风扇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调控风扇装置的下端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
[0028]所述盖板装置包括顶盖8、支撑柱10和把手11,顶盖8设置在箱式变电站外壳5上表
面透风网9的上方,顶盖8的一侧下表面通过转轴与箱式变电站外壳5的上表面转动连接,顶盖8的另一侧下表面与支撑柱10的上端活动连接,支撑柱10的下端与箱式变电站外壳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盖8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1。
[0029]所述均热板4为正方型平板且表面均匀开有出风孔12。
[0030]所述保温装置包括连接框3、导杆13和电热丝14,连接框3的上表面与均热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框3的下表面与连接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框3的内部排布固定有若干根导杆13,导杆13的表面缠绕有电热丝14。
[0031]所述调控风扇装置包括连接框2、内环15、风扇16、十字支撑杆17和外环18,连接框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十字支撑杆17,十字支撑件17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内环15和外环18,外环18及内环15分别上等距排布固定有风扇16,连接框2的下端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
[003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冬季寒冷需要加温时,通过打开风扇16出风,根据需求打开相应数量的电热丝14,通过风扇16将电热丝14产生的温度送入箱式变电站外壳5的内部,然后通过顶盖8与箱式变电站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变电站用温度控制结构,包括箱式变电站外壳(5),箱式变电站外壳(5)内部设有变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变电站外壳(5)的上下表面均开有通风槽,箱式变电站外壳(5)在通风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透风网(9),箱式变电站外壳(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温控模组,温控模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均热板(4)、保温装置和调控风扇装置,均热板(4)的上表面与箱式变电站外壳(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均热板(4)的下表面与保温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保温装置的下表面与调控风扇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调控风扇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用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4)为正方型平板且表面均匀开有出风孔(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用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包括连接框(3)、导杆(13)和电热丝(14),连接框(3)的上表面与均热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框(3)的下表面与连接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框(3)的内部排布固定有若干根导杆(13),导杆(13)的表面缠绕有电热丝(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用温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风扇装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聪卫海亮樊勇林陈琼陈乐居金晶张焱鑫索亚楠马永正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