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703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气面料,涉及纺织技术,旨在解决面料始终保持较高的透气率,气体可以随意穿透本面料,因此导致当天气湿度较高的时候或者外界下雨的时候,会出现面料将水气导入到面料内侧的情况,从而使得人们的体表开始变得粘稠,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通过涂层连接的外层和底层,所述外层上缝合连接有若干碱溶复合线,且其设置方向与其长度方向相同,且所述涂层的厚度大于碱溶复合线的粗度,所述碱溶复合线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且位于涂层内的收紧部,所述底层底面开设有贯穿至收紧部内的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收紧部遇水时对透气面料进行透气的部分进行封闭,且通过设置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材质的涂层,令本面料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有较好的防水效果。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透气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0003]为了保证人们使用面料作为服饰时的舒适度,因此产出了透气面料,然而目前的透气面料始终具备较好的透气效果,面料始终保持较高的透气率,气体可以随意穿透本面料,因此导致当天气湿度较高的时候或者外界下雨的时候,会出现面料将水气导入到面料内侧的情况,从而使得人们的体表开始变得粘稠,因此感到不适。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面料,能够在收紧部遇水时对透气面料进行透气的部分进行封闭。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透气面料,包括通过涂层连接的外层和底层,所述外层上缝合连接有若干碱溶复合线,且其设置方向与其长度方向相同,且所述涂层的厚度大于碱溶复合线的粗度,所述碱溶复合线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且位于涂层内的收紧部,所述底层底面开设有贯穿至收紧部内的穿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碱溶复合线,从而使得在本面料浸泡到碱性溶液内以后,碱溶复合线中的碱溶部分会在碱性溶液的作用下溶化掉,从而产生开口、通孔以及通道,从而使得面料能够通过开口、通孔、通道以及穿孔进行透气,而当面料内透水气的时候,收紧部能够遇到水,进行收紧,封闭通道,避免人们感到潮湿的感觉,提高人们的使用体验。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碱溶复合线包括碱溶丝以及包裹于其外侧的收紧部,所述收紧部通过天然纤维缠绕于碱溶丝外侧形成。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涂层采用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材质。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通过复合纱线一和复合纱线二梭织而成,所述底层通过复合纱线三和复合纱线四梭织而成。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外层和底层均为梭织,从而使得外层和底层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不会轻易破损。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纱线一和复合纱线二通过涤纶丝和腈纶丝加捻而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合纱线一和复合纱线二通过涤纶丝和腈纶丝加捻而成,从而使得外层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不会轻易发生吸水透水的情况。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纱线三和复合纱线四通过莫代尔纤维以及氨
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复合纱线三和复合纱线四通过莫代尔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从而使得复合纱线三和复合纱线四制成的底层具有较好的弹性以及较强的舒适手感。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纱线一和复合纱线二的编织密度为27根/厘米,所述复合纱线三和复合纱线四的编织密度为11根/厘米。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通过设置碱溶复合线,从而使得在本面料浸泡到碱性溶液内以后,碱溶复合线中的碱溶部分会在碱性溶液的作用下溶化掉,从而产生开口、通孔以及通道,从而使得面料能够通过开口、通孔、通道以及穿孔进行透气,而当面料内透水气的时候,收紧部能够遇到水,进行收紧,封闭通道,避免人们感到潮湿的感觉,提高人们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碱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碱处理后的剖视图;
[0024]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中碱溶复合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0027]图中:1、外层;2、涂层;3、底层;4、碱溶复合线;5、开口;6、通孔;7、通道;8、穿孔;9、麻纤维;10、碱溶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9]实施例:
[0030]一种透气面料,如图1和2所示,包括通过采用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材质的涂层2连接的外层1和底层3,外层1上缝合连接有若干碱溶复合线4,且其设置方向与其长度方向相同,且涂层2的厚度大于碱溶复合线4的粗度,碱溶复合线4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且位于涂层2内的收紧部,如图7和8所示,碱溶复合线4包括碱溶丝10以及包裹于其外侧的收紧部,收紧部通过天然纤维缠绕于碱溶丝10外侧形成,底层3底面开设有贯穿至收紧部内的穿孔8。
[0031]外层1通过复合纱线一和复合纱线二梭织而成,底层3通过复合纱线三和复合纱线四梭织而成,复合纱线一和复合纱线二通过涤纶丝和腈纶丝加捻而成,复合纱线一和复合纱线二的编织密度为27根/厘米,复合纱线三和复合纱线四通过莫代尔纤维以及氨纶纤维加捻而成,复合纱线三和复合纱线四的编织密度为11根/厘米。
[0032]在人们制备外层1的时候,人们将涤纶丝和腈纶丝送入到加捻机内进行加捻,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得到复合纱线一和复合纱线二,接着人们再把复合纱线一和复合纱线二送入到喷气织机或者喷水织机内,进行编织,从而得到外层1,接着人们再把莫代尔纤维以及氨
纶纤维送入到加捻机内进行加捻,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得到复合纱线三和复合纱线四,接着人们再把复合纱线三和复合纱线四送入到喷气织机或者喷水织机内,进行编织,从而得到底层3,然后人们通过缝纫机缝纫的方式,将碱溶复合线4缝合在外层1上,并且在外层1的底面上涂覆一层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材质的涂层2,涂层2的厚度大于碱溶复合线4的粗度,接着令外层1和底层3通过涂层2进行粘接。
[0033]如图3

6所示,而后人们将本透气面料浸泡在碱性溶液中,由于碱溶丝10遇碱会发生溶化,从而使得在一段时间之后,碱溶丝10消失,收紧部滞留在涂层2内得到固定,在外层1顶面上形成若干的开口5,并且在外层1内形成通孔6,在涂层2内形成与通孔6连通的通道7,同时穿孔8还与通道7连通。
[0034]当人们正常使用面料的时候,能够通过穿孔8、通道7以及通孔6和开口5来进行换气,而当本面料遭遇下雨天气或者潮湿天气的时候,水气会通过开口5和通孔6进入到通道7内,接着接触到碱溶复合线4留在通道7内为麻纤维9的天然纤维的收紧部,收紧部吸水以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从而使得通道7会封闭起来,使得湿气无法穿透面料,避免人们在使用本面料制成的衣物时,较为舒适,不会黏糊糊的。
[003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涂层(2)连接的外层(1)和底层(3),所述外层(1)上缝合连接有若干碱溶复合线(4),且其设置方向与其长度方向相同,且所述涂层(2)的厚度大于碱溶复合线(4)的粗度,所述碱溶复合线(4)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且位于涂层(2)内的收紧部,所述底层(3)底面开设有贯穿至收紧部内的穿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复合线(4)包括碱溶丝(10)以及包裹于其外侧的收紧部,所述收紧部通过天然纤维缠绕于碱溶丝(10)外侧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2)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静毛玉林凌娟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中嘉丝绸喷织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