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监测预警及门诊随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682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手环技术领域,公开了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监测预警及门诊随访装置,包括手环主体,手环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母腕带,手环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子腕带,所述母腕带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母腕带和子腕带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装置,空腔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通过安装连接装置,可以快速地将手环主体佩戴在手腕上,并且通过设置空腔,由于空腔内部气压,使滑棒向上滑动,可以自动适应手腕的大小,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可以调节手环主体佩戴的舒适度,通过转动调节螺栓,使转动组件滑动连接在空腔的内部,从而控制空腔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调节活塞在空腔内部的滑动的距离,加强了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监测预警及门诊随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手环
,具体是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监测预警及门诊随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心衰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较高,据估算我国目前心衰人数超过1000万,而且心衰总体预后较差,具有高住院率、高病死率特点。不仅如此,由于心衰的生活质量差,常常给家人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目前国内外证据表明,运动是心衰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及再住院率,被国际各大心衰指南均强烈推荐(证据级别:IA)。但是,由于心衰本身具有猝死风险,运动强度过大更加会增加死亡风险,因而控制合适的运动强度非常重要。运动处方中的核心要素是运动强度,关系到运动的安全与有效,步行或跑步速度是最常用的有氧运动强度。其他运动处方要素还有:运动时间、频率及运动方式,智能手环和基于智能手环预防心脏病发作的方法,可以实现提前发现佩戴者的心率不良情况,在佩戴者心脏疾病发作前进行及时提示和救治。
[0003]但是,现有的手环通常是通过卡扣式连接,或者魔术贴连接,在佩戴的时候比较麻烦,且佩戴之后容易勒手腕。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监测预警及门诊随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监测预警及门诊随访装置,由于设置空腔,由于空腔内部气压,使滑棒向上滑动,可以自动适应手腕的大小,通过转动调节螺栓,使转动组件滑动连接在空腔的内部,从而控制空腔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调节活塞在空腔内部的滑动的距离,加强了实用性。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监测预警及门诊随访装置,包括手环主体,手环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母腕带,手环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子腕带,所述母腕带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母腕带和子腕带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装置,空腔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
[0007]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滑板,滑板的一端固接有滑棒,滑板的两侧均固接有限位块,滑棒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活塞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空腔的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能够对滑板进行限位,防止滑板从空腔的内部滑出。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和空腔的形状均为方形,加强密封性。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母腕带的内部,能够调节松紧度。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的一端固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外表面安装有螺母,螺母的外表面固接在母腕带的内部,能够
调节空腔内部的气压,可以调节手环主体佩戴的舒适度。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环,转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块,转块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当调节螺栓转动的时候,可以带动转动组件在空腔的内部滑动。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塞,加强滑块和母腕带之间的密封性。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块为“H”形,使转环和滑块之间可以相对转动。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形状为方形,转环的形状为圆形,当转环转动的时候,不会影响滑块滑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安装连接装置,可以快速地将手环主体佩戴在手腕上,并且通过设置空腔,由于空腔内部气压,使滑棒向上滑动,可以自动适应手腕的大小。
[0018]2、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可以调节手环主体佩戴的舒适度,通过转动调节螺栓,使转动组件滑动连接在空腔的内部,从而控制空腔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调节活塞在空腔内部的滑动的距离,加强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母腕带的剖视图;
[0021]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手环主体;2、母腕带;3、子腕带;4、空腔;5、连接装置;6、调节装置;51、活塞;52、滑棒;53、限位块;54、滑板;61、调节螺栓;62、螺母;63、转动组件;631、转环;632、转块;63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监测预警及门诊随访装置,包括手环主体1,手环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母腕带2,手环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子腕带3,母腕带2的内部设置有空腔4,母腕带2和子腕带3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装置5,空腔4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6。
[0026]如图2所示,连接装置5包括滑板54,滑板5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母腕带2的内部,滑板54的一端固接有滑棒52,滑板54的两侧均固接有限位块53,限位块53的数量为两个,滑棒52的一端设置有活塞51,活塞5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空腔4的内部,活塞51和空腔4的形状均为方形。
[0027]如图3所示,调节装置6包括转动组件63,转动组件63的一端固接有调节螺栓61,调节螺栓61的外表面安装有螺母62,螺母62的外表面固接在母腕带2的内部。
[0028]如图4所示,转动组件63包括转环631,转环63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块632,转块632为“H”形,转块632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633,滑块633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塞,滑块633的形
状为方形,转环631的形状为圆形。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佩戴手环主体1的时候,通过拉动子腕带3,使滑板54向下滑动,此时母腕带2和子腕带3之间的直径最大,然后将母腕带2和子腕带3套在手腕上,由于空腔4内部的气压,使滑板54向上滑动,此时母腕带2和子腕带3的表面贴合在手腕上,通过安装连接装置5,可以快速地将手环主体1佩戴在手腕上,并且通过设置空腔4,由于空腔4内部气压,使滑棒52向上滑动,可以自动适应手腕的大小,当佩戴者手腕不适被勒时,通过逆时针转动调节螺栓61使调节螺栓61带动滑块633向右滑动,此时空腔4内部的容积变大,即空腔4内部的压强变小,母腕带2和子腕带3之间的牵引力变小,通过设置调节装置6,可以调节手环主体1佩戴的舒适度,通过转动调节螺栓61,使转动组件63滑动连接在空腔4的内部,从而控制空腔4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调节活塞51在空腔4内部的滑动的距离,加强了实用性。
[003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1]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监测预警及门诊随访装置,包括手环主体(1),手环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母腕带(2),手环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子腕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腕带(2)的内部设置有空腔(4),母腕带(2)和子腕带(3)的连接处安装有连接装置(5),空腔(4)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6);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滑板(54),滑板(54)的一端固接有滑棒(52),滑板(54)的两侧均固接有限位块(53),滑棒(52)的一端设置有活塞(51),活塞(5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空腔(4)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监测预警及门诊随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3)的数量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监测预警及门诊随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51)和空腔(4)的形状均为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监测预警及门诊随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5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母腕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国梁蒙林源常盼王西辉王建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