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医用转运平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71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转运平车,包括支撑腿,支撑腿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腿呈矩形分布,且左前侧支撑腿的外表面上部和外表面下部分布穿插活动连接有氧气瓶挂钩和氧气瓶放置筒,四个支撑腿的内侧面中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物料放置盘,四个支撑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床架,床架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床垫,床架的上端左部中间和上端右部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扶手,两个扶手上共同设置有仪器放置机构,床架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设置有拱架,扶手设置在拱架的内侧,两个拱架上共同设置有遮风避雨机构,可以起到方便仪器放置固定和遮风避雨的作用,增加了医用转运平车的功能,实用性高。实用性高。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医用转运平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医用转运平车。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卫生机构,每天有大量病情危重、行动不便的患者因外出检查、手术治疗等需要使用平车进行院内外转运。据文献报道,患者在院内外转运过程中,如果评估、准备、观察不到位,可增加危重症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的危险。因此,安全、成功地实施转运对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积极的意义。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0004]1、没有安全、固定、放置仪器的位置
[0005]临床上,每天有大量的危重患者需要进行院内外转运,转运过程中为便于及时观察病情、随时根据病情变化实施急救,需要携带心电监护仪、除颤器、输液泵、微量泵、氧气瓶等必要的监测及急救设备,但传统医用平车除了提供患者平躺的平板、悬挂输液袋、平车底部能提供简易储物筐等基本功能外,无法提供必要的安全、固定放置监护仪、氧气瓶、除颤器、输液泵、微量泵等仪器的位置,导致临床上在转运危重患者过程中,经常出现仪器杂乱放置,转运中因撞击、存在不当而导致仪器坠落地上伤人、损坏、不能正常使用,导致患者监测及治疗被中断、病情因此发生变化等不良事件及发生;
[0006]2、不具备遮风、避雨功能
[0007]目前,很多医疗机构内部各楼栋之间并无无障碍通道,所以当雨天患者需要在各楼栋之间转运时,就需要转运工具上提供遮风避雨的设施,而目前普通医用平车上并无此设施,当患者需要雨天转运时,常常使用一大块油布从头到脚将患者盖住,这样一是不利于患者病情的观察,二是使用中不易固定,易被风刮走,三是患者呼吸不畅,舒适感和体验感都很差,易降低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用转运平车,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医用转运平车,包括支撑腿,支撑腿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腿呈矩形分布,且左前侧支撑腿的外表面上部和外表面下部分布穿插活动连接有氧气瓶挂钩和氧气瓶放置筒,四个支撑腿的内侧面中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物料放置盘,四个支撑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床架,床架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床垫,床架的上端左部中间和上端右部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扶手,两个扶手上共同设置有仪器放置机构,床架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设置有拱架,扶手设置在拱架的内侧,两个拱架上共同设置有遮风避雨机构,四个支撑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四个移动轮均为可制动万向轮。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仪器放置机构包括支撑杆,支撑杆设置有两个
且呈前后设置,两个支撑杆均为拱形结构,两个支撑杆的外表面中部共同穿插固定连接有仪器放置箱,仪器放置箱的上端开设有仪器放置槽,两个支撑杆的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插块,四个插块的下端均开设有插槽,四个插块的外侧面上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四个锁紧螺栓上均固定连接有锁紧杆。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插槽为U形槽,扶手卡接在插槽内,锁紧螺栓与扶手活动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遮风避雨机构包括拱条,拱条设置有两个且呈左右分布,两个拱条的下表面上均开设有拱槽,两个拱条的上表面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拱顶,两个拱架的上部分别活动卡接在两个拱槽内。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氧气瓶挂钩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氧气瓶挂钩通过螺栓与支撑腿固定连接,氧气瓶放置筒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氧气瓶放置筒通过螺栓与支撑腿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拱架上部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扶手的距离,拱架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拱架通过螺栓与床架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医用转运平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通过设置仪器放置机构,仪器放置机构通过插块、插槽、锁紧螺栓和锁紧杆固定在扶手上,通过仪器放置槽,在转运患者时,可以将相应的医疗仪器放置在仪器放置槽内,从而可以起到方便仪器放置固定的作用,避免仪器偏移砸到患者。
[0017]2、通过设置遮风避雨机构和拱架,在下雨时,通过拱条和拱槽将遮风避雨机构插接在拱架上,从而使拱顶将患者覆盖包围起来,从而可以在下雨时起到遮风避雨作用,避免雨水淋湿患者;拱顶用透明的薄膜制造,方便观察患者身体情况;通过拱槽与拱架插接,便于遮风避雨机构的安装和拆卸,从而可以在不用的时候将其收纳物料放置盘内,也方便用后的消毒清理。
[0018]3、通过设置氧气瓶挂钩和氧气瓶放置筒,氧气瓶挂钩能帮助固定氧气瓶,氧气瓶放置筒能够用来承载氧气瓶;氧气瓶挂钩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氧气瓶挂钩通过螺栓与支撑腿固定连接,可以在氧气瓶挂钩不使用时,将氧气瓶挂钩收入到床架的下方,氧气瓶放置筒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氧气瓶放置筒通过螺栓与支撑腿固定连接,可以在氧气瓶放置筒不使用时,将氧气瓶放置筒收入到放置架的下方,使用方便、安全,避免磕碰。
[0019]4、通过设置拱架,拱架上螺纹连接有螺栓,拱架通过螺栓与床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拱架不使用时,可以将拱架外转至床垫的下方,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仪器放置机构连接立体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遮风避雨机构连接立体示意图。
[0024]图中:1、床架;2、床垫;3、扶手;4、拱架;5、仪器放置机构;6、遮风避雨机构;7、支撑腿;8、放置架;9、物料放置盘;10、移动轮;11、氧气瓶挂钩;12、氧气瓶放置筒;51、支撑杆;
52、仪器放置箱;53、插块;54、插槽;55、锁紧螺栓;56、锁紧杆;57、仪器放置槽;61、拱条;62、拱槽;63、拱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多功能医用转运平车,包括支撑腿7,支撑腿7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腿7呈矩形分布,且左前侧支撑腿7的外表面上部和外表面下部分布穿插活动连接有氧气瓶挂钩11和氧气瓶放置筒12,四个支撑腿7的内侧面中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放置架8,放置架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物料放置盘9,四个支撑腿7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床架1,床架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床垫2,床架1的上端左部中间和上端右部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扶手3,两个扶手3上共同设置有仪器放置机构5,床架1的上端左部和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医用转运平车,包括支撑腿(7),其特征在于:支撑腿(7)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腿(7)呈矩形分布,且左前侧支撑腿(7)的外表面上部和外表面下部分布穿插活动连接有氧气瓶挂钩(11)和氧气瓶放置筒(12),四个支撑腿(7)的内侧面中部共同固定连接有放置架(8),放置架(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物料放置盘(9),四个支撑腿(7)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床架(1),床架(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床垫(2),床架(1)的上端左部中间和上端右部中间均固定连接有扶手(3),两个扶手(3)上共同设置有仪器放置机构(5),床架(1)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设置有拱架(4),扶手(3)设置在拱架(4)的内侧,两个拱架(4)上共同设置有遮风避雨机构(6),四个支撑腿(7)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0),四个移动轮(10)均为可制动万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仪器放置机构(5)包括支撑杆(51),支撑杆(51)设置有两个且呈前后设置,两个支撑杆(51)均为拱形结构,两个支撑杆(51)的外表面中部共同穿插固定连接有仪器放置箱(52),仪器放置箱(52)的上端开设有仪器放置槽(57),两个支撑杆(51)的下端左部和下端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睿刘静兰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三峡大学附属中心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