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669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U型石墨粉槽,所述U型石墨粉槽的两端相对设置有供电缆出入的通孔;所述U型石墨粉槽上设置有直线往复移动装置,所述直线往复移动装置上设置有可在所述U型石墨粉槽内沿U型石墨粉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搅拌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搅拌勾破坏石墨粉之间的吸附力,使电缆外表面均可以与石墨粉接触,保证涂敷效果,有效避免了因电缆前部穿过石墨粉槽后,使石墨粉槽内部的石墨粉出现空洞,导致电缆中后部与石墨粉分离的问题;同时,将石墨粉槽设置成U型,可以使石墨粉从石墨粉两侧向中间聚集,从而提高石墨粉利用率,有效解决石墨粉堆积在石墨粉槽死角位置无法利用的问题。粉堆积在石墨粉槽死角位置无法利用的问题。粉堆积在石墨粉槽死角位置无法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表面需敷设有一层半导电层以降低电缆工作时的噪音,半导电层大多由半导电胶或挤出型半导电护套料构成,但挤出型半导电护套料形成的半导电层厚度较厚,增加了电缆的直径,且其噪音值在3mv以上,而半导电胶虽然可将噪音值控制在2mv以下,但其是聚烯烃材料,粘附在电缆上的牢固度不够,极易脱落,因此,为了降低噪音值,将石墨粉涂敷在电缆表面形成石墨半导电层,不仅厚度满足要求,且其具有良好的耐磨度,不易脱落,能将电缆噪音值降低至3mv以下。
[0003]目前,现有的电缆石墨涂敷装置将温度较高的待敷电缆穿过石墨箱,使石墨箱中的石墨粉嵌入半凝固的电缆表面形成石墨半导电层,但由于石墨粉是极细粉末,当电缆穿过后,只有前部的电缆可以与石墨粉接触,当电缆前部穿过后,石墨粉形成空洞使得电缆后部不能接触到石墨粉,涂敷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通过设置搅拌勾破坏石墨粉之间的吸附力,避免空洞形成,使电缆外表面均可以与石墨粉接触,保证涂敷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U型石墨粉槽,所述U型石墨粉槽的两端相对设置有供电缆出入的通孔;所述U型石墨粉槽上设置有直线往复移动装置,所述直线往复移动装置上设置有可在所述U型石墨粉槽内沿U型石墨粉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搅拌勾;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勾破坏石墨粉之间的吸附力,使电缆外表面均可以与石墨粉接触,保证涂敷效果,有效避免了因电缆前部穿过石墨粉槽后,使石墨粉槽内部的石墨粉出现空洞,导致电缆中后部与石墨粉分离的问题;同时,将石墨粉槽设置成U型,可以使石墨粉从石墨粉两侧向中间聚集,从而提高石墨粉利用率,有效解决石墨粉堆积在石墨粉槽死角位置无法利用的问题。
[0006]优选地,所述直线往复移动装置包括电机、丝杠和导轨,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板设置在所述U型石墨粉槽的一侧,所述丝杠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丝杠上有丝杠螺母,所述搅拌勾设置在所述丝杠螺母靠近所述U型石墨粉槽的一侧,所述丝杠螺母远离所述U型石墨粉槽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导轨设置在电机安装板上,以实现搅拌勾的往复移动,使石墨粉与电缆充分接触。
[0007]优选地,所述直线往复移动装置为直线电机或气缸,用户可根据需要需求自行选择。
[0008]优选地,所述搅拌勾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折部、第一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U型石墨粉槽靠近所述丝杠螺母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U型石墨粉槽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一
水平部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U型石墨粉槽上部设有可盖住所述顶部开口的盖板。通过盖板封闭U型石墨粉槽,避免搅拌过程中,石墨粉飞扬。
[0009]优选地,所述盖板由透明有机玻璃或透明塑料制成,便于用户通过盖板观察U型石墨粉槽内情况。
[0010]优选地,所述U型石墨粉槽的两端相对设置有电缆管座,所述电缆管座上设有供电缆出入的通孔,以便电缆穿过U型石墨粉槽完成石墨涂敷。
[0011]优选地,所述电缆管座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电缆半管座,两个所述电缆半管座上均具有对接面,所述对接面上设有沟槽,两个所述沟槽配合形成供电缆出入的通孔。
[0012]优选地,所述沟槽为半圆锥型槽,所述半圆锥型槽入口端半径大于所述半圆锥型出口端半径,且所述半圆锥型出口端半径与待通过的电缆半径相适配,便于电缆进出U型石墨粉槽。
[0013]优选地,所述U型石墨粉槽的两端相对设置有U型孔,所述电缆管座位于所述U型孔底部;所述U型孔内还设置有可将所述电缆管座固定在所述U型孔内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底部中心位置处具有与所述电缆管座外径相适配的半圆柱型槽,以实现电缆管座与U型石墨粉槽的可拆卸连接,同时,防止石墨粉从U型孔中流出。
[0014]优选地,所述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可上下运动的活动杆,所述U型石墨粉槽固定在活动杆顶部;所述套筒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螺栓杆,所述螺栓杆穿过所述螺纹孔抵紧于活动杆,以实现U型石墨粉槽的高度调节。
[0015]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通过直线往复移动装置驱动搅拌勾U型石墨粉槽内沿U型石墨粉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有效避免石墨粉空洞影响涂敷质量;而活动杆、套筒、螺栓杆配合可调节U型石墨粉槽的高度,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最后,盖板的设置可避免搅拌过程中石墨粉飞扬,而石墨粉槽设置成U型,可使石墨粉从两侧聚集在石墨粉槽中部,提高石墨粉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中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电机、丝杠、导轨的配合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U型石墨粉槽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U型石墨粉槽的右视图。
[0022]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7为本技术中搅拌勾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中限位板与电缆管座的配合示意图。
[0025]图9为两个电缆半管座的配合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装置工作原理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底座1,套筒2,螺栓杆21,活动杆3,U型石墨粉槽4,滑槽41,盖板42,U型孔43,限位
板7,电机安装板5a,丝杠支撑板5b,导轨安装板5c,电机51,联轴器51a,丝杠52,丝杠螺母53,搅拌勾531,弯折部531a,第一水平部531b,竖直部531c,第二水平部531d,滑块54,导轨541,电缆管座6,通孔6a,电缆半管座61,对接面61a,沟槽61b,限位板7,电缆8,电缆供给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0]请参阅图1至图10。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U型石墨粉槽(4),所述U型石墨粉槽(4)的两端相对设置有供电缆(8)出入的通孔;所述U型石墨粉槽(4)上设置有直线往复移动装置,所述直线往复移动装置上设置有可在所述U型石墨粉槽(4)内沿U型石墨粉槽(4)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搅拌勾(5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移动装置包括电机(51)、丝杠(52)和导轨(541),所述电机(51)通过电机安装板(5a)设置在所述U型石墨粉槽(4)的一侧,所述丝杠(52)通过联轴器(51a)连接在电机(51)的驱动轴上,所述丝杠(52)上有丝杠螺母(53),所述搅拌勾(531)设置在所述丝杠螺母(53)靠近所述U型石墨粉槽(4)的一侧,所述丝杠螺母(53)远离所述U型石墨粉槽(4)的一侧设置有滑块(54),所述滑块(54)滑动设置在导轨(541)上,所述导轨(541)设置在电机安装板(5a)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移动装置为直线电机或气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勾(531)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折部(531a)、第一水平部(531b)和竖直部(531c),所述U型石墨粉槽(4)靠近所述丝杠螺母(53)的一侧设置有沿所述U型石墨粉槽(4)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41),所述第一水平部(531b)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41)内;所述U型石墨粉槽(4)上部设有可盖住所述顶部开口的盖板(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石墨层涂敷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秀东赵智慧宋杰周家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