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664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其刷头模块具有外壳和刷头,混合装置设于外壳内且内部中空形成混合腔,臭氧发生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混合腔的臭氧进口流体连通,该吸尘器的刷头模块通过在外壳内部设置混合装置和臭氧发生装置,将臭氧气体与液体混合后形成的臭氧溶液的向待清洁表面喷洒,这样在吸尘过程中,整个吸尘器除了负压吸尘的效果,还能兼具清洗和杀菌作用,利用臭氧的杀菌功能,将附着在待清洁表面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清除,同时还能强力的除去污渍,从而确保当吸尘器清洁之后,待清洁表面不仅干净还很卫生,细菌含量大大降低,非常适用于一些对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环境,无需专门的消毒,十分方便。十分方便。十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尘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具有扫地功能的扫地地面吸尘器包括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其主要采用刷扫方式,利用风机将地面杂物吸进入至其内部的收纳盒,从而完成对待清洁表面的清理功能。
[0003]例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干湿两用手持式吸尘器》,其专利申请号为 CN201910672244.7(申请公布号为CN110393473A),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手柄组件、主体组件、尘杯组件和刷头组件,主体组件包括主体支架、主体前盖、主体后盖和电机组件,尘杯组件内设有浮子组件,主体支架的上段设有电机腔,主体支架的中段设有尘杯腔,主体支架的下段设有刷头腔,主体前盖安装在主体支架上且位于电机腔的位置处,主体后盖安装在主体支架上且覆盖电机腔、尘杯腔和刷头腔,电机组件置于主体支架的电机腔中,手柄组件安装在主体前盖上,尘杯组件安装在主体支架的尘杯腔中,浮子组件安装在尘杯组件内且与电机组件上下相对应,刷头组件与主体支架的刷头腔连接。
[0004]上述专利中的吸尘器实现了对地面的清理,但是上述的吸尘器采用单一的吸尘口,主要适用于一般的固体类灰尘,对于水溶性、油性或者其他类型的污渍很难清理。
[0005]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吸尘器的刷头模块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同时使用液体清洁和臭氧杀菌的吸尘器。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输入臭氧时能促进臭氧气体与液体溶解的吸尘器。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利用风道负压自动实现臭氧阀门开闭的吸尘器。
[0009]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尘器,包括刷头模块,所述刷头模块具有外壳和设于外壳内且用来对待清洁物体进行清扫的刷头,所述外壳具有吸尘口,所述刷头设置在该吸尘口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0010]混合装置,设于外壳内且内部中空形成混合腔,所述混合装置具有液体进口和臭氧进口,所述液体进口和臭氧进口均与所述混合腔流体连通,且该混合腔的出口端与所述吸尘口流体连通;以及
[0011]臭氧发生装置,出口端与所述混合腔的臭氧进口流体连通。
[0012]为了进一步确保液体和臭氧气体能在混合腔内产生漩涡,所述混合腔基本竖向延伸布置,且其纵向截面呈自上而下向内收缩的锥形结构。
[0013]为了确保对液体进行打散,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内还设置有能相对混合腔转动
的叶轮,且所述叶轮的转动轴线竖向延伸。
[0014]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臭氧进口沿所述混合腔的切向开设于所述混合装置的侧壁上并与所述叶轮的部分叶片相对布置,这样臭氧进口的布置方式,在向混合腔内输送臭氧的同时,还能为叶轮提供转动所需要的动力,确保对液体打散的更加彻底。
[0015]为了便于气流导通,优选地,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包括有所述的吸尘口及与所述吸尘口流体连通的出风口,沿着气流流动路径,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吸尘口的下游。
[0016]具体地,所述外壳内具有隔板而将所述外壳内部空间分割形成上下分布的两个腔室,邻近下部的腔室形成所述的导风通道,而临近上部的腔室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还设有储液箱,所述液体进口与该储液箱相连通。这样将储液箱布置在安装腔内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刷头内部空间,布局合理。
[0017]为了确保臭氧发生后的输送,优选地,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出口端通过臭氧通道与所述混合腔相连通,所述臭氧通道包括位于所述混合腔上游的第一连接段以及位于所述混合腔下游的第二连接段,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段至少局部竖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吸尘口内。
[0018]为了进一步确保混合液体输出更加有力,且具有喷射效果,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末端为喷射口,所述喷射口的中心线与待清洁表面相交。
[0019]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优选地,所述喷射口至少包括有沿臭氧喷出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所述第一喷口和第二喷口相连通。这样两个喷口连通的设计,在其中一个喷口喷射时,可以为另一个喷口提供动力,两个喷口相辅相成,使得臭氧流体喷射更加强力,具有良好的杀菌除尘效果。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上设有用来控制臭氧发生装置与混合腔连通与否的开关阀,所述开关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内部中空形成阀腔,所述阀芯的延伸方向与臭氧输送方向相交且该阀芯上开设有用来连通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连接通道,该阀芯能沿自身延伸方向相对所述阀体的阀腔下移,以使所述连接通道位于阀腔内,进而使第一连接段、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段相衔接,进而而形成贯通的臭氧通道。
[0021]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阀芯的底部位于所述导风通道内,且能在导风通道的负压作用下相对所述阀腔向下移动。
[0022]为了确保阀芯在没有负压使能始终处于关闭臭氧通道的状态,优选地,还包括有弹性件,该弹性件作用在所述阀芯上,以使所述阀芯始终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且在所述阀芯处于向下移动的状态下,该弹性件处于蓄能状态。
[0023]为了确保刷头的扫刷效果,刷头相对吸尘口可以转动,该吸尘器还包括有用来驱动所述刷头转动的驱动机构。
[0024]上述的刷头可以是联动的,但是优选地一个电机驱动一个刷头,即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每个所述的刷头对应有一个所述的电机。
[0025]为了确保电机的动力输送到刷头上,优选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竖向延伸,所述刷头包括有
[0026]刷板,基本水平布置,且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及
[0027]刷柱,设置在所述刷板的底面上,且向下延伸。
[0028]优选地,所述导风通道的顶壁向下凹陷形成有容置所述电机的凹腔,所述凹腔上开设有供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穿进所述导风通道内的穿孔。
[0029]为了进一步确保刷头的旋转能起到更好的清洁效果,所述刷板包括有中轴部及设置在所述中轴部的外周壁且向外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有多个,且沿所述中轴部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延伸板和中轴部的底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的刷柱。
[0030]为了确保吸尘口处的灰尘杂质被吸入至下游集尘部分,所述导风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竖向设置,所述刷头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央,所述第二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邻近上部的位置上,且沿着所述第一通道的切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道的末端端口即为所述的出风口。
[0031]为了确保吸尘器能够实现吸尘功能,该吸尘器还包括有风机和用来分离水及灰尘混合物的分离模块,沿着气流流动路径,所述分离模块位于所述刷头模块和风机之间,所述分离模块的进入口与所述刷头模块的出风口流体连通,所述分离模块的排出口与所述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包括刷头模块(01),所述刷头模块(01)具有外壳(1)和设于外壳(1)内且用来对待清洁物体进行清扫的刷头(13),所述外壳(1)具有吸尘口(111),所述刷头(13)设置在该吸尘口(111)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混合装置(2),设于外壳(1)内且内部中空形成混合腔(20),所述混合装置(2)具有液体进口(2a)和臭氧进口(2b),所述液体进口(2a)和臭氧进口(2b)均与所述混合腔(20)流体连通,且该混合腔(20)的出口端与所述吸尘口(111)流体连通;以及臭氧发生装置(17),出口端与所述混合腔(20)的臭氧进口(2b)流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20)基本竖向延伸布置,且其纵向截面呈自上而下向内收缩的锥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2)内还设置有能相对混合腔(20)转动的叶轮(21),且所述叶轮(21)的转动轴线竖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进口(2b)沿所述混合腔(20)的切向开设于所述混合装置(2)的侧壁上并与所述叶轮(21)的部分叶片相对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具有导风通道(11),所述导风通道(11)包括有所述的吸尘口(111)及与所述吸尘口(111)流体连通的出风口(113),沿着气流流动路径,所述出风口(113)位于所述吸尘口(111)的下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具有隔板而将所述外壳内部空间分割形成上下分布的两个腔室,邻近下部的腔室形成所述的导风通道(11),而临近上部的腔室形成安装腔(10),所述安装腔(10)内还设有储液箱(15),所述液体进口(2a)与该储液箱(15)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17)的出口端通过臭氧通道(16)与所述混合腔(20)相连通,所述臭氧通道(16)包括位于所述混合腔(20)上游的第一连接段(16a)以及位于所述混合腔(20)下游的第二连接段(16b),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段(16b)至少局部竖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吸尘口(111)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刷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6b)的末端为喷射口(161),所述喷射口(161)的中心线与待清洁表面相交。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口(161)至少包括有沿臭氧喷出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喷口(1611)和第二喷口(1612),所述第一喷口(1611)和第二喷口(1612)相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6a)上设有用来控制臭氧发生装置(17)与混合腔(20)连通与否的开关阀(18),所述开关阀(18)包括阀体(181)和阀芯(182),所述阀体(181)内部中空形成阀腔(18a),所述阀芯(1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欢承曹斌张金京郑军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