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芝义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642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管理系统,涉及电力设备管理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以及设置于汽车轮毂上的第二发电机;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一智能转换器与第二蓄电池电连接,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二智能转换器与第二蓄电池电连接,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三智能转换器与第二蓄电池电连接,第三智能转换器、第一电机、第一发电机和第一智能转换器依次连接;第二发电机与第二智能转换器连接,第二智能转换器与第三智能转换器连接。其能够避免了放能和回收能量干涉所带来的能量损失,由此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此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此提高了能量的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管理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对能源的依赖越来越紧密,其中对于电力的需要也逐年增加,但对于电力的回收和节能却依然较少,其中环境和能源紧缺问题,促使新能源电动车得以快速发展。电动汽车自诞生以来,其续航能力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备受关注。除了改进驱动方式以外,制动能量回收也是现代汽车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汽车驱动系统中制动能量回收多采用再生制动的方式,即将车辆的制动能量通过电机转化为电能,反馈到电动车内电池中,同时产生制动转矩。这样的方式对于多个电池的运用存在电力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由此需要一种回收能量使用效率更高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管理系统,其能够避免了放能和回收能量干涉所带来的能量损失,由此提高了能量的利用。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管理系统,其包括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以及设置于汽车轮毂上的第二发电机;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一智能转换器与第二蓄电池电连接,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二智能转换器与第二蓄电池电连接,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三智能转换器与第二蓄电池电连接,第三智能转换器、第一电机、第一发电机和第一智能转换器依次连接;第二发电机与第二智能转换器连接,第二智能转换器与第三智能转换器连接。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稳压器、第二稳压器和第一充电稳压器,第三智能转换器、第一稳压器、第一电机、第一发电机、第二稳压器和第一智能转换器依次连接。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逆变器和第一充电稳压器;第一逆变器的一端与第二稳压器连接,第一逆变器的另一端与第一充电稳压器连接。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稳压器,三稳压器的一端与第二发电机连接,第三稳压器的另一端与第二智能转换器连接;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逆变器和第二充电稳压器,第二发电机、第三稳压器、第二逆变器、第二充电稳压器和第二智能转换器依次连接。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智能转换器、第二智能转换器和第三智能转换器均包括外壳、多个静接触机构、第三电机以及与多个静接触机构适配的动接触件;多个静接触结构穿过外壳,并绕外壳侧壁圆周分布;动接触件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三电机和动接触件均设置于外壳内。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任一静接触机构包括接线柱、伸缩件、弹簧和静接触
件;接线柱、伸缩件和静接触件依次连接;弹簧套设于伸缩件上,弹簧的一端与静接触件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外壳内壁连接。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静接触件的横截面呈弧形。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动接触件为凸轮。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逆变器采用半桥式逆变器。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6]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管理系统,其包括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以及设置于汽车轮毂上的第二发电机;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一智能转换器与第二蓄电池电连接,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二智能转换器与第二蓄电池电连接,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三智能转换器与第二蓄电池电连接,第三智能转换器、第一电机、第一发电机和第一智能转换器依次连接;第二发电机与第二智能转换器连接,第二智能转换器与第三智能转换器连接。
[0017]对于现有技术,电池对于回收的能量利用较低的问题,本设计采用在多个蓄电池之间设置智能转换器的方式,其中智能转换器可以是继电器,也可以是自动开关;从而使得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进行有效的切换,由此提高了利用率。其具体实施方式为,第一蓄电池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池,在驱动汽车的过程中,汽车在下坡和刹车的过程中,利用第二蓄电池对其能量进行回收。而具体的制动回收的装置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进行过多的赘述。而在第二蓄电池和第一蓄电池之间能量转换则是,当第一蓄电池在驱动汽车后,其电量少于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的时候,智能转换器进行控制将第二蓄电池接入,利用第二蓄电池进行驱动,而第一蓄电池在第二智能转换器的控制回收指定能量,从而使得放电和充电之间不会发生干涉,且能够自动进行放能和回收能量,从而避免了放能和回收能量干涉所带来的能量损失,由此提高了能量的利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智能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标:1、第一蓄电池;2、第二蓄电池;3、第一智能转换器;31、外壳;32、静接触机构;321、接线柱;322、伸缩件;323、弹簧;324、静接触件;33、动接触件;34、第三电机;4、第二智能转换器;41、第二充电稳压器;42、第二逆变器;43、第三稳压器;44、第二发电机;5、第三智能转换器;51、第一稳压器;52、第一电机;53、第一发电机;54、第二稳压器;55、第一逆变器;56、第一充电稳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
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蓄电池、第二蓄电池以及设置于汽车轮毂上的第二发电机;所述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一智能转换器与所述第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二智能转换器与所述第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蓄电池通过第三智能转换器与所述第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三智能转换器、第一电机、第一发电机和所述第一智能转换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发电机与所述第二智能转换器连接,所述第二智能转换器与所述第三智能转换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稳压器、第二稳压器和第一充电稳压器,所述第三智能转换器、所述第一稳压器、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发电机、所述第二稳压器和所述第一智能转换器依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逆变器和所述第一充电稳压器;所述第一逆变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稳压器连接,所述第一逆变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稳压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电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稳压器,所述三稳压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发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稳压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智能转换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芝义
申请(专利权)人:李芝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