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型高压接地线检修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接地线夹
,尤其涉及一种防护型高压接地线检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线路停电检修时,为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要采取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即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向可能来电的各侧装设接地线,即人工将已接地的接地线连接到电气设备上,其作用是使工作地点始终处于“地电位”的保护之中,同时还可以防止剩余电荷和感应电荷对人体的伤害。在发生误送点时,能使保护动作,迅速切断电源,防止意外来电所产生的危险电压和电弧。因此,一种可靠的高压接地线在电力线路检修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
[0003]目前,市面上主要采用外部挂接的连接方式,虽然操作简单快捷,但是由于线夹与高压线缆的连接头金属部件都是裸露在外部的,在高压环境下测试或工作,当设备的输入侧突然送电时,会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其次,当前的接地夹只适用于具有地线的情况,而在室外无直接地线可连接时,无法接入地下,为此,都需要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防护型高压接地线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夹(100),其包括接地杆(101)、设置于所述接地杆(101)上的夹持组件(102)和防护组件(103),所述防护组件(103)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102)的外侧;接地夹(200),其包括接地杆(201)和设置于所述接地杆(201)顶部的连接组件(202);以及,接地线(300),配合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102)与连接组件(20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高压接地线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杆(101)的杆体端部具有收纳槽(101a)、与所述收纳槽(101a)相通的配合滑槽(101b),以及贯穿所述接地杆(101)杆体的限位槽(101c);所述接地杆(101)杆体上远离所述收纳槽(101a)的一端具有手持部(101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型高压接地线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02)包括导电杆(102a)和设置于所述导电杆(102a)端部的夹持件(102b);所述导电杆(102a)的杆体侧壁上设置有接线凸起(102a
‑
1),所述导电杆(102a)配合滑动于所述收纳槽(101a)内,而所述接线凸起(102a
‑
1)配合滑动于所述配合滑槽(101b)内;所述夹持件(102b)包括对称铰接设置的导杆(102b
‑
1)和设置于两所述导杆(102b
‑
1)之间的弹性夹杆(102b
‑
2);两所述导杆(102b
‑
1)的连接端连接于所述导电杆(102a)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型高压接地线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103)包括设置于所述接地杆(101)杆体端部的防护件(103a)、与所述防护件(103a)相连的限位件(103b),以及与所述限位件(103b)相连的驱动件(103c)。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型高压接地线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103a)包括对称设置的防护壳(103a
‑
1),所述防护壳(103a
‑
1)的壳体内铰接有连接杆(103a
‑
2),所述连接杆(103a
‑
2)远离所述防护壳(103a
‑
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导杆(102b
‑
1)的背部侧壁上;所述防护壳(103a
‑
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接地杆(101)具有收纳槽(101a)的端部;其壳体轴向侧壁上具有通孔(A)。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型高压接地线检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03b)包括限位环(103b
‑
1)、对称铰接于所述限位环(103b
‑
1)周向侧壁上的驱动杆(103b
‑
2),以及与所述限位环(103b
‑
1)径向侧壁相连的限位弹簧(103b
‑
技术研发人员:范俊秋,王师国,袁龙,姜世骁,谢威,廖畅,吴小康,宋达,杨鹏,王军,古户强,谢才科,杨瑞,廖清阳,冯泳,罗金龙,狄龙,韦继智,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