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规则形状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不规则形状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墙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在挡土墙中也有众多分类,较为常见的就是重力式挡土墙。
[0003]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它是我国常用的一种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可用石砌或混凝土建成,一般都做成简单的梯形。
[0004]现有的重力式挡土墙在使用时不能更好的进行排水,对挡土墙的使用寿命的排水效率没有更好的提升,让挡土墙容易被水侵蚀,让挡土墙不能更稳定的进行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对安全防护效果没有更好的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规则形状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规则形状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对基槽侧壁喷浆面破除并按照施工设计对基槽侧面和基槽底面插筋;步骤S2、在挡土墙处支设可调模板并在模板内绑扎挡土墙钢筋;步骤S3、确定所述可调模板上板角度并在确定完成时进行挡土墙砼浇筑;步骤S4、浇筑完成后在所述可调模板预留孔内插入插接钢筋;步骤S5、待挡土墙砼达到预设时长拆模,进行所述挡土墙养护并检测所述挡土墙强度达到第一阈值时,重复步骤2,直至全部挡土墙施工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规则形状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在进行所述挡土墙施工时,对挡土墙边坡进行实地测量,并根据边坡的角度R确定所述可调模板上板角度θ的角度范围,所述施工设计中设置有第一预设边坡角度R1、第二预设边坡角度R2、第三预设边坡角度R3、第一预设角度范围W1、第二预设角度范围W2以及第三预设角度范围W3,其中,R1<R2<R3,W1<W2<W3,当R1≤R<R2时,将所述可调模板上板角度的角度范围确定为第一预设角度范围W1;当R1≤R<R2时,将所述可调模板上板角度的角度范围确定为第一预设角度范围W2;当R1≤R<R2时,将所述可调模板上板角度的角度范围确定为第一预设角度范围W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规则形状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所述可调模板上板角度的角度范围完成时,将所述角度范围Wi的中间值作为初始的上板角度θ开始施工,其中,所述角度范围Wi包括角度范围最小值Wmini和角度范围最大值Wmaxi,设定i=1,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规则形状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对每一步所述挡土墙施工时,对边坡和结构外墙的坡墙距离S进行实测,并将该坡墙距离S与施工设计中坡墙距离S0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上板角度进行调节,若S>S0,判定对所述上板角度进行调节;若S≤S0,判定不对所述上板角度进行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规则形状重力式挡土墙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当判定对所述上板角度进行调节时,计算坡墙距离S与施工设计中坡墙距离S0的差值
△
S,设定
△
S=S
‑
S0,并根据该差值与预设坡墙距离差值的比对结果选取对应的角度调节系数对所述上板角度进行调节,所述施工设计还设有第一预设坡墙距离差值
△
S1、第二预设坡墙距离差值
△
S2、第三预设坡墙距离差值
△
S3、第一角度调节系数K1、第二角度调节系数K2以及第三角度调节系数K3,其中,
△
S1<
△
S2<
△
S3,K1<K2<K3,当
△
S1≤
△
S<
△
S2时,选取第一角度调节系数K1对所述上板角度进行调节;当
△
S2≤
△
S<
△
S3时,选取第二角度调节系数K2对所述上板角度进行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跃,刘海洋,吕卓,李俭文,吴德高,邓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