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621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防伪瓶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的加工方法。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选用铝合金或锌合金;先对外盖和下管的外壁进行粗加工,对外盖和下管的内部加工卡槽,卡槽上设置有纳米注塑部;之后,使用T处理液腐蚀外盖和下管内卡槽的纳米注塑部,在纳米注塑部的表面蚀刻出直径为10~500nm的纳米级的微孔;接着,将T处理后的产品作为嵌件放入纳米注塑机中,对纳米注塑部进行纳米注塑处理。最后进行精加工,从而完成了外盖和下管的内、外成型要求,本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的加工方法,结构强度高,成型效果佳。相对于传统的压铸成型,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防伪瓶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防伪瓶盖领域中,外盖和下管是其关键零件,通常外盖上设置有断块槽,下管上通过连接筋连接有断块,当消费者开启瓶盖时,需拧动下管,从而下管内的断块发生断裂,确保了防伪功能的实现。在现有的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的加工材料一般为塑料或合金,当加工材料选用塑料时,一般采取注塑的工艺进行加工,此种成型工艺,加工后的外盖和下管成型效果佳,但整体结构强度差,易破损;当加工材料选用合金时,一般采取压铸的工艺进行加工,此种成型工艺对模具质量要求高,从而模具造价高,不宜小批量生产。此外,对于外盖和下管本身而言,其内腔复杂,压铸成型较为困难,如:压铸时液态金属充填型腔速度高,流态不稳定,易产生气孔,不容易进行后期处理。故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现需一种整体结构强度强、易于成型的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的加工方法,本加工方法制得的外盖和下管,结构强度高,成型效果佳。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A、选材:选用铝合金或锌合金;
[0006]B、粗加工:对外盖和下管的外壁进行粗加工,对外盖和下管的内部加工卡槽,卡槽上设置有纳米注塑部;
[0007]C、T处理:使用T处理液腐蚀外盖和下管内卡槽的纳米注塑部,在纳米注塑部的表面蚀刻出直径为10~500nm的纳米级的微孔;
[0008]D、纳米注塑:将T处理后的产品作为嵌件放入纳米注塑机中,对纳米注塑部进行纳米注塑处理;
[0009]E、精加工:将外盖和下管的外壁进行精加工。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0011]a、碱洗:通过碱洗溶液除去纳米注塑部表面的油脂;
[0012]b、酸洗:通过酸洗溶液除去纳米注塑部表面的金属氧化物,并在纳米注塑部的表面蚀刻出纳米级孔洞;
[0013]c、腐蚀:使用T处理液腐蚀纳米注塑部,在纳米注塑部的表面蚀刻出直径为10~500nm的纳米级的微孔;
[0014]d、水洗:将纳米注塑部表面的溶液清洗干净,并进行干燥。
[0015]进一步地,在步骤E之后,包括步骤F:镭刻,所述步骤F包括以下步骤:
[0016]a、电泳:在外盖和下管的外壁上电泳形成电泳漆;
[0017]b、镭雕:去除外盖和下管外壁上待蚀刻区域的电泳漆;
[0018]c、蚀刻:通过腐蚀液进行蚀刻处理,成型图案和文字;
[0019]d、褪漆:将电泳漆全部去除。
[0020]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采用车加工进行粗加工;在步骤E中,采用车加工或铣加工进行精加工。
[0021]进一步地,优先蚀刻出直径为50~100nm的纳米级的微孔进行填充,保证后期的纳米注塑贴合更加紧密。
[0022]进一步地,在步骤D纳米注塑完成后,进行附着力测试。
[0023]进一步地,测试附着力时,外部拉力为250N,持续时间为30s。
[0024]进一步地,在步骤C中,所述T处理液中包括脂氨酸。
[0025]进一步地,纳米注塑的注塑材料为PPS塑料或PBT塑料。
[0026]进一步地,在步骤F之后,进行化抛处理,去除精加工和镭刻中产生的毛刺。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纳米注塑对外盖和下管进行加工,其中,纳米注塑是指金属与塑料以纳米技术结合的工艺。塑料注射在金属表面,可将镁、不锈钢、钛等金属与硬质树脂结合,实现一体化成型。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控制外盖和下管的选材、通过对纳米注塑部的设置及加工、通过镭刻实现表面加工,从而完成了外盖和下管的内、外成型要求,本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的加工方法,结构强度高,成型效果佳。相对于传统的压铸成型,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盖和下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外盖的中心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下管的中心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外盖;11、外盖的纳米注塑部;2、下管;21、下管的纳米注塑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4]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A、选材:选用铝合金或锌合金;
[0036]B、粗加工:对外盖和下管的外壁进行粗加工,对外盖和下管的内部加工卡槽,卡槽上设置有纳米注塑部;
[0037]C、T处理:使用T处理液腐蚀外盖和下管内卡槽的纳米注塑部,在纳米注塑部的表面蚀刻出直径为10~500nm的纳米级的微孔;
[0038]D、纳米注塑:将T处理后的产品作为嵌件放入纳米注塑机中,对纳米注塑部进行纳米注塑处理;
[0039]E、精加工:将外盖和下管的外壁进行精加工。
[0040]“纳米”是一个长度的计量单位,它的尺度是10亿分之1米(即10
‑9m)。一般来说,纳米材料是指两相显微结构中至少有一相的一维尺度达到纳米级。纳米粒子粒径很小,表面
能很大,极易团聚。本专利技术选用铝合金或锌合金作为纳米注塑的基材,保证基材的结构强度。
[0041]在T处理时,使用T处理液腐蚀外盖和下管内卡槽的纳米注塑部,在纳米注塑部的表面蚀刻出直径为10~500nm的纳米级的微孔;
[0042]进一步地,优先蚀刻出直径为50~100nm的纳米级的微孔进行填充,保证后期的纳米注塑贴合更加紧密。
[004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0044]a、碱洗:通过碱洗溶液除去纳米注塑部表面的油脂;
[0045]b、酸洗:通过酸洗溶液除去纳米注塑部表面的金属氧化物,并在纳米注塑部的表面蚀刻出纳米级孔洞;
[0046]c、腐蚀:使用T处理液腐蚀纳米注塑部,在纳米注塑部的表面蚀刻出直径为10~500nm的纳米级的微孔;
[0047]d、水洗:将纳米注塑部表面的溶液清洗干净,并进行干燥。
[0048]通过碱洗和酸洗,方便后期T处理液腐蚀纳米注塑部。
[0049]进一步地,在步骤E之后,包括步骤F:镭刻,所述步骤F包括以下步骤:
[0050]a、电泳:在外盖和下管的外壁上电泳形成电泳漆;
[0051]b、镭雕:去除外盖和下管外壁上待蚀刻区域的电泳漆;
[0052]c、蚀刻:通过腐蚀液进行蚀刻处理,成型图案和文字;
[0053]d、褪漆:将电泳漆全部去除。
[0054]为明确粗加工的具体加工形式,在步骤B中,采用车加工进行粗加工。为明确精加工的具体加工形式,在步骤E中,采用车加工或铣加工进行精加工。
[0055]为检测纳米注塑的成型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材:选用铝合金或锌合金;B、粗加工:对外盖和下管的外壁进行粗加工,对外盖和下管的内部加工卡槽,卡槽上设置有纳米注塑部;C、T处理:使用T处理液腐蚀外盖和下管内卡槽的纳米注塑部,在纳米注塑部的表面蚀刻出直径为10~500nm的纳米级的微孔;D、纳米注塑:将T处理后的产品作为嵌件放入纳米注塑机中,对纳米注塑部进行纳米注塑处理;E、精加工:将外盖和下管的外壁进行精加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a、碱洗:通过碱洗溶液除去纳米注塑部表面的油脂;b、酸洗:通过酸洗溶液除去纳米注塑部表面的金属氧化物,并在纳米注塑部的表面蚀刻出纳米级孔洞;c、腐蚀:使用T处理液腐蚀纳米注塑部,在纳米注塑部的表面蚀刻出直径为10~500nm的纳米级的微孔;d、水洗:将纳米注塑部表面的溶液清洗干净,并进行干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瓶盖中外盖和下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之后,包括步骤F:镭刻,所述步骤F包括以下步骤:a、电泳:在外盖和下管的外壁上电泳形成电泳漆;b、镭雕:去除外盖和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根军梁盛华罗璇杨多兵胡昌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宜宾普拉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