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医疗感染的护理用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6180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避免医疗感染的护理用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留置针包括支撑筒体、穿刺针芯和注液接头组件,所述穿刺针芯的非针刺端延伸至所述支撑筒体内并与所述支撑筒体内的位移调节组件连接;且所述穿刺针芯的针刺端依次穿过所述密封件和所述液腔之后延伸至所述导管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留置针首先通过支撑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使得穿刺针芯的针刺端先快速的收纳在导管内,然后在利用位移调节组件使得穿刺针芯完全的抽出以及收纳;能够避免单一结构的弹簧导致的行程不足,而无法将穿刺针芯完全收纳的问题,有效解决了不能将穿刺针芯完全的抽出并收纳,极易造成穿刺针芯继续外漏的风险的问题。极易造成穿刺针芯继续外漏的风险的问题。极易造成穿刺针芯继续外漏的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医疗感染的护理用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避免医疗感染的护理用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0003]目前,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
[0004]传统的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操作抽出穿刺针芯时,单一结构的弹簧由于其行程的限制,压缩弹簧只有在初始状态时,才具有较大的回复力实现短距离的抽出穿刺针芯的效果,而不能将针芯进行完全的抽出并收纳在保护套内,极易造成穿刺针芯继续外漏的风险,粘有病人血液的针芯尖极有可能造成医护人员的误伤和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医疗感染的护理用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的留置针采用单一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医疗感染的护理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筒体,所述支撑筒体与防护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体的右端敞口与拨环的左端敞口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套的左端敞口与所述拨环的右端敞口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拨环的内侧具有与位移调节组件相配合的限位组件,在所述位移调节组件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限位组件抵在所述位移调节组件上,以限制所述位移调节组件移动;所述支撑筒体的左端与导管之间通过锥形连接筒连接;所述锥形连接筒上具有密封件和液腔;穿刺针芯,所述穿刺针芯的非针刺端延伸至所述支撑筒体内并与所述支撑筒体内的位移调节组件连接;且所述穿刺针芯的针刺端依次穿过所述密封件和所述液腔之后延伸至所述导管内;注液接头组件,所述注液接头组件通过输液管与液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医疗感染的护理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调节组件包括支撑滑动设于所述支撑筒体内的外螺纹杆,延伸至所述支撑筒体内的穿刺针芯端部通过针芯安装座进行固定,所述针芯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筒体端部;所述外螺纹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螺纹套,与所述针芯安装座同侧的外螺纹杆一端部外圈移动式套设有滑动环座,所述滑动环座与所述螺纹套之间通过支撑弹簧相连接,所述螺纹套的外圈均布固定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块,所述限位组件抵在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右端时为所述初始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医疗感染的护理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拨环内侧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内圈均布安装有多个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能够穿过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形成的支撑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医疗感染的护理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在第三限位块抵在第二限位块上时,支撑弹簧的弹性支撑力使所述第三限位块抵在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右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免医疗感染的护理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位移调节组件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穿刺针芯的针刺端伸出所述导管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支撑筒体的右端敞口内圈还固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李晓玲张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阜南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