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相冷板液冷系统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
,尤其涉及一种双相冷板液冷系统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数据量呈指数式爆发。数据量的增长推动着数据中心市场的迅猛发展,但其建设一直被能耗过大等环境议题所困扰,工信部以及我国几个主要城市均对新建数据中心的散热指标PUE有明确规定,因此建设低热量的绿色数据中心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0003]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单机柜的功率密度越来越高,而当单机柜功率密度达到20kW时风冷系统就已接近其经济有效的制冷极限,因此未来五年内40kW机柜将会成为主流,这进一步加剧了数据中心的产热量。在此背景下,低热量、高解热密度的液冷数据中心散热技术应运而生。
[0004]液冷数据中心采用双相冷板液冷系统进行散热,双相冷板液冷系统利用工质的汽化相变潜热快速带走热量,无疑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同时相变潜热远大于显热,循环工质流量更小,循环泵的功耗更低,必然有更低的PUE值。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相冷板液冷系统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双相冷板液冷系统的系统风量和系统风口温差;根据所述系统风量、所述系统风口温差和系统负载的关系,判断所述双相冷板液冷系统是否存在高强度冷媒泄漏;若判定所述双相冷板液冷系统不存在高强度冷媒泄漏,则根据所述双相冷板液冷系统内各节点的节点风量、节点进出口温差和节点负载的关系,判断是否有节点存在冷媒泄漏;若判定节点存在冷媒泄漏,则根据所述节点进出口温差与冷媒泄漏量的关系,计算所述节点的冷媒泄漏量;判断所述节点的冷媒泄漏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节点的最大允许泄漏量;当判定所述节点的冷媒泄漏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允许泄漏量时,向集控中心发送最大泄漏量报警信息;当判定所述节点的泄漏量小于所述最大允许泄漏量时,向所述集控中心发送存在泄漏报警信息和关断提示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系统风量、系统风口温差和系统负载的关系,判断所述双相冷板液冷系统是否存在高强度冷媒泄漏的步骤,包括:根据公式:Q1=C*M1*ΔT1,计算所述双相冷板液冷系统的系统热量,其中,Q1为系统负载,C为空气比热,M1为系统风量,ΔT1为系统风口温差;判断所述双相冷板液冷系统的系统热量是否小于实际系统负载;当所述系统热量小于所述实际系统负载时,则判定所述双相冷板液冷系统存在高强度冷媒泄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判定所述双相冷板液冷系统存在高强度泄漏,则向所述集控中心发送最大泄漏量报警信息,所述最大泄漏量报警信息用于提示所述双相冷板液冷系统的冷媒泄漏量超出最大泄漏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双相冷板液冷系统内各节点的节点风量、节点进出口温差和节点负载的关系,判断是否有节点存在冷媒泄漏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节点内风扇的风扇转速与节点风量的关系,计算所述节点风量;计算所述节点内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的差值,得到所述节点进出口温差;根据公式:Q2=C*M2*ΔT2,计算所述节点的节点热量,其中,Q2为节点负载,C为空气比热,M2为节点风量,ΔT2为节点进出口温差;判断所述节点的节点热量是否小于实际节点负载;当所述节点热量小于所述实际节点负载时,则判定所述节点存在冷媒泄漏。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节点进出口温差与冷媒泄漏量的关系,计算所述节点的冷媒泄漏量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节点进出口温差与气化潜热的关系,计算所述节点的气化潜热;根据所述气化潜热与冷媒泄漏量的关系,计算所述节点的冷媒泄漏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判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欢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