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人口密集区域碳中和保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616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人口密集区域碳中和保障系统,涉及碳中和技术领域,包括:区域划分模块、采集模块、处理模块以及保障模块;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人口密集区域划分为多个生活区域和多个办公区域;采集模块模块,用于采集人口密集区域碳排放总量及各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人口流动信息和碳排放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碳排放总量及各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人口流动信息、碳排放信息,获得各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动态减排标准值;保障模块,用于对应各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动态减排标准值分别增加碳减排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城市人口密集区域的流动性进行处理,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碳减排处理,解决现有的碳中和保障方式单一、保障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人口密集区域碳中和保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碳中和
,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人口密集区域碳中和保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0003]现有的技术中,对于人口密集区域的碳减排量的估算方式较为笼统和单一,一般就是基于该区域的总人口数匹配对应的碳减排量,但是由于人口存在流动性,通常在城市的人口密集区域内,由于上班的区域和生活的区域会有明显的分隔,而这两个区域内在白天和晚上的人口流动性都会很大,白天工作人员会从生活区域向办公区域流动,下班后,人口会有办公区域向生活区域流动,因此针对人口密集区域的碳中和保障不能仅仅根据总人口数进行判断,这种碳中和保障系统很难对城市的人口密集区域进行合理的碳减排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人口密集区域碳中和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区域划分模块、采集模块、处理模块以及保障模块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人口密集区域划分为多个生活区域和多个办公区域;所述采集模块模块,用于:采集所述人口密集区域碳排放总量及各所述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人口流动信息和碳排放信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碳排放总量及各所述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所述人口流动信息、碳排放信息,获得各所述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动态减排标准值;所述保障模块,用于:对应各所述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所述动态减排标准值分别增加碳减排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口流动信息包括常驻人口、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所述碳排放信息包括基础碳排放量和碳减排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碳排放总量及各所述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所述人口流动信息、碳排放信息,获得各所述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动态减排标准值;包括:根据所述碳排放总量、碳排放信息和人口流动信息计算单位人口碳排放量;根据所述人口流动信息分别计算各所述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白天稳定人口和夜晚稳定人口;根据所述人口流动信息及所述单位人口碳排放量分别计算各所述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白天碳浮动量和夜晚碳浮动量;根据各所述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白天碳浮动量和夜晚碳浮动量及所述碳排放信息,分别计算各所述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动态减排标准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应各所述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所述动态减排标准值分别增加碳减排量;包括:根据所述碳排放信息分别计算各所述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碳排放增加阈值;分别计算各所述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白天碳浮动量和夜晚碳浮动量与对应的所述碳排放增加阈值的差值,分别得到白天差值和夜晚差值;分别对比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的所述白天差值和夜晚差值与对应该区域的白天差阈值和夜晚差阈值,根据对比结果配置长期或短时碳减排设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生活区域的所述白天差值和夜晚差值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生活区域的所述白天差阈值,且小于该区域的所述夜晚差阈值,则根据所述生活区域的所述动态减排标准值配置长期碳排放设备;若所述生活区域的所述白天差值和夜晚差值均大于等于所述生活区域的所述夜晚差阈值,则根据所述生活区域的所述动态减排标准值配置短时碳排放设备;若所述办公区域的所述白天差值和夜晚差值均大于或等于所述办公区域的所述白天差阈值,且小于所述办公区域区域的所述夜晚差阈值,则根据所述办公区域的所述动态减排标准值配置短时碳排放设备;若所述办公区域的所述白天差值和夜晚差值均大于等于所
述办公区域的所述夜晚差阈值,则根据所述办公区域的所述动态减排标准值配置长期碳排放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碳排放总量、碳排放信息和人口流动信息计算单位人口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其中,T
pd
为单位人口碳排放量;T
pcz
为该城市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念邓资银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