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611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为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电池正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电池是用电池本身的加热系统把不导电的固体状态盐类电解质加热熔融呈离子导体而进入工作状态的一种热激活贮备电池。热电池由于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能承受苛刻环境力学环境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导弹、鱼雷等武器系统中。当前导弹系统逐步向着小型化、高超音速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热电池具有更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输出能力,同时需要热电池在更高工作温度下,能够实现稳定的能量输出和功率输出,因此对热电池正极材料的热稳定性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挑战。
[0003]目前,热电池常用正极材料为FeS2、CoS2或NiS2正极材料,其中,FeS2分解温度为550℃,CoS2分解温度为650℃,NiS2分解温度介于FeS2和CoS2之间。众所周知,热电池的工作温度在550℃以上,激活前期的热冲温度可达到800℃以上。在如此严苛的高温环境以及高温热冲下,正极材料会存在严重的分解现象,并直接消耗正极活性物质,进而减少热电池的工作时间,同时正极材料不稳定的工作状态也减弱了其功率输出能力。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耐高温正极材料以适应高温工作环境需求,保证热电池在高温工作环境下高的能量输出和功率输出能力。
[0004]MoS2是一种类石墨烯的二维材料,其分解温度超过800℃,完全满足热电池更高工作温度的需求。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领域中,二硫化钼的理论比容量高达667mAh/g。因此,MoS2在热电池正极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MoS2优异的耐高温特性和高比容量特性,将其与传统热电池正极材料包括FeS2、CoS2或NiS2进行复合,所制备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具有更高的耐分解温度,有效地解决传统金属硫化物较差的热稳定性等缺点,同时保证了热电池在更高温度工作环境下优异的比能量和比功率输出特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为M
x
Mo1‑
x
S2,由MoS2、Li2O、熔融共晶盐和MS2混合制成;其中M包括以下金属的任意一种:Fe、Co、Ni;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为600~750℃。
[0008]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中,MoS2的质量分数为20~65%。
[0009]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中,MoS2的比表面积范围为1

20m2/g,颗粒尺寸范围为50nm~100μm。
[0010]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中,MS2的质量分数为10~50%。
[0011]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复合复合型正极材料中,MS2的颗粒尺寸范围为1~150μm。
[0012]进一步的,上述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S1混合:将MoS2、MS2、Li2O和干燥后的熔融共晶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正极材料前躯体;
[0014]S2烧结:将复合正极材料前躯体置于气氛保护炉中,高温烧结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降温至室温;
[0015]S3破碎:将烧结产物通过机械破碎设备进行机械破碎,研磨成80目的粉末,得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
[0016]进一步的,Li2O的质量分数为2~4%,熔融共晶盐的质量分数为20~35%。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熔融共晶盐为LiCl

KCl,或LiCl

LiF

LiBr,或LiCl

LiBr

KBr,或LiF

LiBr

KBr,或LiBr

KBr

CsBr共晶盐中的一种。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熔融共晶盐的干燥温度为130℃~180℃,干燥时间为4~10h。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气氛保护炉的烧结温度为350~550℃,烧结时间为6~9h。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高温复合正极材料,分解温度为600~750℃,应用到锂系热电池正极材料体系中,无明显放电电压尖峰,放电平台平缓,放电时间较长,可以有效保证热电池在更高温度工作环境下优异的比能量和比功率输出特性。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热失重分析曲线;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热失重分析曲线;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热失重分析曲线;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例1中的电池放电曲线;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例2中的电池放电曲线;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应用例3中的电池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为M
x
Mo1‑
x
S2(M=Fe,Co,Ni),由MoS2、Li2O、熔融共晶盐和MS2(M包括以下金属的任一种:Fe、Co、Ni)混合制成;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为600~750℃。
[0030]优选地,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中,MoS2的质量分数为20~65%;
[0031]MoS2的热稳定性较高,但是放电电压平台过低在1.4V左右。若MoS2的占比过低,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便会大打折扣,本专利预期得到耐高温正极材料则无法实现;若占比过高,MoS2则会拉低热电池的电压平台,电池容量就会衰减严重,不适于实际使用。
[0032]优选地,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中,MoS2的比表面积范围为1

20m2/g,颗粒尺寸范围为50nm~100μm;
[0033]MoS2需要一定的比表面积来与电解质进行浸润,较大的比表面积能使MoS2与电解质充分接触,从而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利于电子和离子传输,提升热电池功率比特性。
[0034]MoS2的颗粒尺寸对单体的压制成型至关重要,颗粒过大,MoS2成型性较差,单体压制过程的成品率较低,不利于实际生产;颗粒过小,MoS2容易被熔盐侵蚀,损失电池容量。
[0035]优选地,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中,MS2的质量分数为10~50%;M包括以下金属的任一种:Fe、Co、Ni;
[0036]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为M
x
Mo1‑
x
S2,由MoS2、Li2O、熔融共晶盐和MS2混合制成;其中M包括以下金属的任意一种:Fe、Co、Ni;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为600~7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中,MoS2的质量分数为20~6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中,MoS2的比表面积范围为1

20m2/g,颗粒尺寸范围为50nm~100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中,MS2的质量分数为10~5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复合复合型正极材料中,MS2的颗粒尺寸范围为1~150μ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池用耐高温复合型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混合:将MoS2、MS2、Li2O和干燥后的熔融共晶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得到复合正极材料前躯体;S2烧结:将复合正极材料前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景栋张梦起白鑫涛王贺伟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