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3601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3D打印固态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处于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之间的固态电解质;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正极极片的原料包括70~80%正极活性材料、5~10%电子导电剂、2~10%离子导电剂、2~4%LiTFSI、1.5~5%聚偏二氟乙烯、4~6%聚氧化乙烯和正极溶剂;所述正极极片的原料占所述正极溶剂的固含量为20~5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出具有精密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的固态电解质,改善电解质与电极间的界面接触,提高电极与电解质间的离子转移,此外,与添加聚氧化乙烯的聚合物复合正极结合,提高了正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锂离子传输。固态电解质之间的锂离子传输。固态电解质之间的锂离子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涉及一种3D打印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电化学储能成为应用最广的储能技术。其中,锂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的特点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随着对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优化,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由于较高的比容量和低电化学势,使用锂金属代替石墨负极,理论上能量密度可以提升约50%。目前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仍采用有机液态电解质,虽然离子电导率高、电极润湿性较好,但其具有易燃、易爆、易泄露的特点,容易生成锂枝晶刺穿隔膜引发电池短路,导致电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电池使用锂金属负极与液态电解质,安全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锂金属本身在有机电解液中热力学不稳定,此外,在充电期间,锂离子从外部电路获得电子,然后以金属

锂颗粒的形式直接沉积在负极表面或下方,枝晶更容易生长引起电池短路,导致起火爆炸,阻碍锂金属电池的进一步发展。
[0003]因此,为了解决锂金属电池的安全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固态电池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处于所述正极极片和所述负极极片之间的固态电解质;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正极极片的原料包括70~80%正极活性材料、5~10%电子导电剂、2~10%离子导电剂、2~4%LiTFSI、1.5~5%聚偏二氟乙烯、4~6%聚氧化乙烯和正极溶剂;所述正极极片的原料占所述正极溶剂的固含量为20~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NCM三元材料、NCA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二元金属硫化物、硫氧化物复合材料、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硫复合材料或碳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电子导电剂包括导电炭黑、导电石墨、碳纤维或碳纳米管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离子导电剂包括丁二腈;优选地,所述正极溶剂包括N

甲基吡咯烷酮。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打印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利用3D打印机将3D打印墨水打印在基底上,得到所述固态电解质;将所述正极极片、所述固态电解质和所述负极极片组装为电芯,进行热压处理得到固态电芯,将所述固态电芯装入电池壳得到所述3D打印固态电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3D打印墨水的原料包括1~10%无机填料、50~80%电解液、1~40%聚合物单体、0.5~1%增稠剂和0.05~0.1%引发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包括SiO2、Al2O3、蒙脱石、LLZO、LATP、LAGP或LLTO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包括有机溶剂、锂盐和添加剂;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γ

丁内酯、甲酸甲酯、二甲氧基甲烷或乙腈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津萱陈规伟冀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