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轮盘式钻杆库及轮盘式坑道钻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75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20
本申请涉及一种轮盘式钻杆库及轮盘式坑道钻车,包括:支撑臂;轮盘,对置连接于支撑臂的两端;轮盘包括:固定内圈,固定于支撑臂;固定外圈,位于固定外圈外侧,与固定内圈同轴设置,固定外圈开设缺口一;活动轴圈,位于固定外圈与固定内圈之间,与固定内圈同轴线设置;活动环板,固定于活动轴圈,位于两轮盘的相互背离一侧,活动环板转动连接于固定内圈与固定外圈之间;分隔板,多个,固定于活动轴圈,位于活动轴圈与固定外圈之间,相邻分隔板之间形成承载槽,两轮盘的对应承载槽之间能够放置钻杆;支撑臂上固定有推臂,推臂能够推动承载槽内钻杆沿两轮盘的缺口一推出。本申请具有改善钻杆携带不便,上料操作复杂,使用效率低的效果。使用效率低的效果。使用效率低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盘式钻杆库及轮盘式坑道钻车


[0001]本申请涉及矿山机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盘式钻杆库及轮盘式坑道钻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浅部资源的逐渐枯竭,采矿、隧道交通、核处置等工程渐渐向深部发展,尤其是煤矿开采领域,国内约有50%以上的煤炭资源埋深超千米,而随着煤炭开采逐渐向深部转移,冲击地压灾害也在不断地增加,严重威胁生产安全与煤矿资源开发。目前钻孔卸压是降低冲击地压危险的有效方法之一,常用的机械为煤矿液压坑道钻机,液压钻车等,通过打钻孔,降低应力集中程度,释放冲击积聚的弹性势能。
[0003]目前的坑道钻车和坑道钻车大多是由工人在现场操作,不仅要操作机械运作,还需要携带较多的钻杆,并通过人工更换钻杆。在工作面作业除了有扰动诱发坍塌甚至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且人工携带钻杆不便,操作复杂,效率低下,耗费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中钻杆携带不便,上料操作复杂,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轮盘式钻杆库及轮盘式坑道钻车。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轮盘式钻杆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轮盘式钻杆库,包括:支撑臂;轮盘,对置连接于支撑臂的两端,所述轮盘的轴线方向与支撑臂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轮盘包括:固定内圈,固定于支撑臂;固定外圈,位于固定外圈外侧,与固定内圈同轴设置,所述固定外圈开设缺口一;活动轴圈,位于固定外圈与固定内圈之间,与固定内圈同轴线设置;活动环板,固定于活动轴圈,位于两轮盘的相互背离一侧,所述活动环板转动连接于固定内圈与固定外圈之间;分隔板,多个,固定于活动轴圈,位于活动轴圈与固定外圈之间,相邻分隔板之间形成承载槽,两轮盘的对应承载槽之间能够放置钻杆;所述支撑臂上固定有推臂,所述推臂能够推动承载槽内钻杆沿两轮盘的缺口一推出。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以将各钻杆置于两轮盘之间,使各钻杆由两固定外圈的缺口一依次投入至两轮盘之间,并使钻杆位于固定外圈与活动轴圈之间,同时通过两活动环板同步转动,使各钻杆依次置于各活动轴圈的相邻分隔板之间,从而实现各钻杆的依次装填,当需要实现钻杆的上料时,同步转动两活动环板,使任一钻杆朝向两缺口一的一侧,然后通过推臂推动钻杆沿两缺口一方向运动,即可实现一根钻杆的出料,在完成一钻杆的推料后,通过推臂复位,然后转动两活动环板,使另一钻杆朝向缺口一的位置,再次
通过推臂推动钻杆即可实现另一钻杆的推料,再次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钻杆的依次上料,解决钻杆携带不便,上料操作复杂,使用效率低的效果。
[0007]可选的,所述活动轴圈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活动轴圈直径不同,至少除最内侧活动轴圈外其余各所述活动轴圈均开设有缺口二;所述活动环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活动环板直径不同,各所述活动环板分别固定于各所述活动轴圈;相邻活动环板转动连接,最内侧活动环板转动连接于固定外圈,最外侧活动环板转动连接于固定外圈。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活动轴圈有多个,并设置的缺口二,在装填钻杆时,转动各活动环板,使各缺口二与缺口一相互连通,可以将钻杆通过缺口一和缺口二,置于最内侧活动环板周面的承载槽内,然后转动最内侧活动环板,即可实现多根钻杆依次置于最内侧活动轴圈的周免的承载槽内,然后再由内至外转动下一层活动环板,并将多根钻杆再依次投入至第二层活动轴圈周面的承载槽内,完成第二层活动轴圈周面承载槽内钻杆的填充,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再次转动下一层活动环板,继续填充钻杆,可以填充完成所有的钻杆,扩大钻杆库内钻杆的填充量,当需要出钻杆时,再次转动各活动环板,使活动轴圈的缺口二与缺口一连通,并配合活动环板的转动,即可通过推臂将各钻杆依次推出。
[0009]可选的,轮盘式钻杆库还包括:转动轴,两个,分别设置于固定内圈内,与固定内圈同轴设置,所述转动轴能够沿其轴线移动并自转;滑移齿轮,两个,分别固定于两转动轴;内齿圈,多个,分别固定于各活动环板远离活动轴圈一侧;各所述滑移齿轮随转动轴移动能够与对应轮盘的各所述内齿圈依次啮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实现活动环板的转动时,通过转动轴沿其轴线方向运动,使转动轴的滑移齿轮与对应活动环板的内齿圈啮合,然后转动活动轴即可实现活动环板的转动,从而带动活动轴圈转动,满足钻杆的安装与出料。
[0011]可选的,轮盘式钻杆库还包括:驱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臂,所述驱动轴与两所述转动轴同轴设置,两所述转动轴均滑移连接于所述驱动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驱动轴转动,能够带动两转动轴同步转动,进而实现两轮盘的活动半环同步转动。
[0013]可选的,轮盘式钻杆库还包括:转动环,两个,分别转动连接两转动轴;推缸,两个,固定于支撑臂,所述推缸的轴线方向与转动轴的轴线方向相同;两所述推缸的伸缩杆分别固定于两转动环。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推缸带动伸缩杆延伸,能够带动转动环沿其转动轴的轴线方向运动,从而实现滑移齿轮与各内齿圈的依次配合。
[0015]可选的,轮盘式钻杆库还包括:锁定缸,两个,均沿轮盘的径向设置,两锁定缸分别设置于固定内圈与固定外圈相互远离一侧,所述锁定缸的伸缩杆朝向相互靠近一侧;
锁定孔,开设于固定内圈、固定外圈以及活动环板;任一所述锁定缸的伸缩杆依次穿设过各锁定孔时,缺口一与缺口二连通对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两锁定缸带动伸缩杆延伸,能够实现任意活动轴圈的固定,从而实现在一活动轴圈转动上钻杆的时候,保持其余活动轴圈的固定,避免影响钻杆的上料。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轮盘式坑道钻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轮盘式坑道钻车,包括所述轮盘式钻杆库。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轮盘式钻杆库可以满足多根钻杆的存储上料,便于钻机的工作。
[0019]可选的,轮盘式坑道钻车还包括:推动底座,固定于两固定外圈周面,位于固定外圈的缺口一一侧,所述推动底座对应缺口一的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支撑臂的长度方向相同;滑座,设置于推动底座远离固定外圈一侧,所述滑座沿通槽的长度方向滑移于推动底座;回转夹持器,连接于滑座;所述推臂能够推动钻杆能够穿过通槽并于所述回转夹持器夹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臂将钻杆推出通槽后,可以通过回转夹持器夹紧钻杆的一端,实现钻杆的上料。
[0021]可选的,轮盘式坑道钻车还包括:支撑底座;支臂,设置于支撑底座与推动底座之间,所述支臂的一端固定于支撑底座且其另一端铰接于推动底座,调节缸,设置于支撑底座与推动底座之间,所述调节缸的缸体铰接于支撑底座,所述调节缸的伸缩杆铰接于推动底座。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缸带动伸缩杆伸缩,即可带动推动底座进行转动,从而满足不同角度的钻杆工作。
[0023]可选的,轮盘式坑道钻车还包括:履带式行走装置,转动连接于支撑底座下侧;液压顶柱,竖直固定于支撑底座各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盘式钻杆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臂(1);轮盘(2),对置连接于支撑臂(1)的两端,所述轮盘(2)的轴线方向与支撑臂(1)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轮盘(2)包括:固定内圈(21),固定于支撑臂(1);固定外圈(22),位于固定外圈(22)外侧,与固定内圈(21)同轴设置,所述固定外圈(22)开设缺口一(221);活动轴圈(23),位于固定外圈(22)与固定内圈(21)之间,与固定内圈(21)同轴线设置;活动环板(24),固定于活动轴圈(23),位于两轮盘(2)的相互背离一侧,所述活动环板(24)转动连接于固定内圈(21)与固定外圈(22)之间;分隔板(232),多个,固定于活动轴圈(23),位于活动轴圈(23)与固定外圈(22)之间,相邻分隔板(232)之间形成承载槽,两轮盘(2)的对应承载槽之间能够放置钻杆;所述支撑臂(1)上固定有推臂(3),所述推臂(3)能够推动承载槽内钻杆沿两轮盘(2)的缺口一(221)推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盘式钻杆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圈(2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活动轴圈(23)直径不同,至少除最内侧活动轴圈(23)外其余各所述活动轴圈(23)均开设有缺口二(231);所述活动环板(24)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活动环板(24)直径不同,各所述活动环板(24)分别固定于各所述活动轴圈(23);相邻活动环板(24)转动连接,最内侧活动环板(24)转动连接于固定外圈(22),最外侧活动环板(24)转动连接于固定外圈(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盘式钻杆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轴(13),两个,分别设置于固定内圈(21)内,与固定内圈(21)同轴设置,所述转动轴(13)能够沿其轴线移动并自转;滑移齿轮(131),两个,分别固定于两转动轴(13);内齿圈(241),多个,分别固定于各活动环板(24)远离活动轴圈(23)一侧;各所述滑移齿轮(131)随转动轴(13)移动能够与对应轮盘(2)的各所述内齿圈(241)依次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盘式钻杆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轴(11),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臂(1),所述驱动轴(11)与两所述转动轴(13)同轴设置,两所述转动轴(13)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明向恭梁程文青赵瑞吴英杰赵岩赵华涛郭陈响姚靖洪志先罗豪贾玉春聂克蜜路道明朱兆祯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