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及切割宝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3543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1
宝石包括冠部、亭部以及设置在冠部与亭部之间的环带部。环带部具有梨形横截面,该梨形横截面具有倒圆端和比倒圆端窄的渐缩端。宝石的表面通常被划分为以不同角度设置的多个联锁刻面组。包括冠部的表面的刻面组大体上包含星形刻面、上中间冠部刻面、下中间冠部刻面、主冠部刻面和上环带部刻面。上环带部刻面大体上邻接环带部的上边缘。包括亭部的表面的刻面组包含与底面相邻的刻面、烛形刻面、主亭部刻面和下环带部刻面。下环带部刻面大体上邻接环带部的下边缘。部的下边缘。部的下边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宝石及切割宝石的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8月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3/063,117的权益和优先 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公开涉及宝石,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宝石的刻面图案。

技术介绍

[0004]一些宝石被设计/切割成通过在宝石的外表面上形成或切割多个单独的刻面来生成期望 的光泽量或“闪光”量。其他宝石被设计/切割成增强宝石的自然颜色(例如,黄色、粉红色等)。 然而,可能很难产生具有以特定角度进行刻面布局的宝石,该特定角度既能产生期望的光泽 量,也能增强宝石的自然颜色。本公开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及应对其它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宝石包括环带部、冠部和亭部。环带部限定宝石的环周并 且具有梨形横截面。梨形横截面是具有第一倒圆端和与第一倒圆端相反的第二渐缩端的椭圆 形。第二渐缩端比第一倒圆端窄。冠部形成宝石的上部。冠部的表面包括台面、多个星形刻 面、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多个主冠部刻面和多个上环带部刻面。台 面形成冠部的大致水平的上表面。多个星形刻面中的每一个均邻近并邻接台面的边缘设置。 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一个均大体上设置在多个星形刻面中的两个之间。多个上中间冠 部刻面中的每一个的上顶点均邻接台面的顶点。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一个均大体上设 置在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中的两个之间。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一个的上顶点均邻接多 个星形刻面中的一个的下顶点。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每一个均大体上设置在多个下中间冠部 刻面中的两个之间。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每一个的上顶点均邻接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一 个的下顶点。多个上环带部刻面形成为成对的相邻上环带部刻面。每对相邻的上环带部刻面 大体上设置在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两个之间。每对上环带部刻面中的两个上环带部刻面的上 顶点均邻接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一个的下顶点。亭部的表面包括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 多个烛形刻面、多个主亭部刻面以及多个下环带部刻面。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形成亭部的 下点。多个烛形刻面中的每一个的下部均大体上设置在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中的两个之间。 主亭部刻面中的每一个均设置在多个烛形刻面中的两个之间。多个主亭部刻面中的每一个的 下边缘均邻接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中的一个的上边缘。多个下环带部刻面形成为成对的相 邻下环带部刻面。每对相邻的下环带部刻面大体上设置在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两个之间。每 对相邻的下环带部刻面均具有大体上设置于其间的多个烛形刻面中的对应一个的上部。环带 部位于冠部与亭部之间。多个上环带部刻面中的每一个均邻近并邻接环带部的上边缘设置。 多个下环带部
刻面中的每一个均邻近并邻接环带部的下边缘设置。
[0006]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宝石包括环带部和亭部。环带部限定宝石的环周并且具有 梨形横截面。冠部的表面包括台面、多个星形刻面、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多个下中间冠部 刻面、多个主冠部刻面和多个上环带部刻面。台面形成冠部的大致水平的上表面。多个星形 刻面中的每一个均邻近并邻接台面的边缘设置。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一个均大体上设 置在多个星形刻面中的两个之间。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一个的上顶点均邻接台面的顶 点。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一个均大体上设置在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中的两个之间。多 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一个的上顶点均邻接多个星形刻面中的一个的下顶点。多个主冠部 刻面中的每一个均大体上设置在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两个之间。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每 一个的上顶点均邻接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一个的下顶点。多个上环带部刻面形成为成对 的相邻上环带部刻面。每对相邻的上环带部刻面大体上设置在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两个之间。 每对上环带部刻面中的两个上环带部刻面的上顶点均邻接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一个的下 顶点。
[0007]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宝石包括环带部和亭部。环带部限定宝石的环周并且具有 梨形横截面。亭部的表面包括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多个烛形刻面、多个主亭部刻面以及 多个下环带部刻面。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形成亭部的下点。多个烛形刻面中的每一个的下 部均大体上设置在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中的两个之间。主亭部刻面中的每一个均设置在多 个烛形刻面中的两个之间。多个主亭部刻面中的每一个的下边缘均邻接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 面中的一个的上边缘。多个下环带部刻面形成为成对的相邻下环带部刻面。每对相邻的下环 带部刻面大体上设置在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两个之间。每对相邻的下环带部刻面均具有大体 上设置于其间的多个烛形刻面中的对应一个的上部。
[0008]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宝石包括环带部、冠部和亭部。环带部限定宝石的环周并 且具有梨形横截面。冠部的表面包括台面、多个星形刻面、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多个下中 间冠部刻面、多个主冠部刻面和多个上环带部刻面。台面具有大致八边形的形状。多个星形 刻面邻近台面设置。多个星形刻面中的每一个均为三角形。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邻近多个星 形刻面。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一个均为风筝形。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邻近多个上中间 冠部刻面设置。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一个均为风筝形。多个主冠部刻面邻近多个下中 间冠部刻面设置。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每一个均为风筝形。多个上环带部刻面邻近多个主冠 部刻面设置。多个上环带部刻面的每一个均为三角形。亭部的表面包括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 面、多个烛形刻面、多个主亭部刻面以及多个下环带部刻面。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形成亭 部的下点。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大致五边形的形状。多个烛形刻面邻近 与底面相邻的刻面设置。多个烛形刻面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六个边缘。主亭部刻面中的每一个 均设置在多个烛形刻面中的两个之间并且具有大致五边形的形状。多个下环带部刻面形成为 成对的相邻下环带部刻面。每对相邻的下环带部刻面大体上设置在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两个 之间。每个下环带部刻面均具有四个边缘。环带部位于冠部与亭部之间。多个上环带部刻面 中的每一个均邻近并邻接环带部的上边缘设置。多个下环带部刻面中的每一个均邻近并邻接 环带部的下边缘设置。
[0009]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宝石包括冠部、亭部和环带部。冠部形成宝石的上部。亭 部形成宝石的下部。环带部位于冠部与亭部之间并且环绕宝石。环带部具有梨形横
截面,该 梨形横截面具有第一倒圆端和比第一倒圆端窄的第二渐缩端。宝石的顶部深度百分比在约15% 至约35%之间,并且底部深度百分比在约45%至约60%之间。
[0010]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宝石包括冠部、亭部和环带部。冠部形成宝石的上部。亭 部形成宝石的下部。环带部位于冠部与亭部之间并且环绕宝石。环带部具有梨形横截面,该 梨形横截面具有第一倒圆端和比第一倒圆端窄的第二渐缩端。宝石的总深度百分比在约75% 至约88%之间。
[0011]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宝石包括形成宝石的上部的冠部和形成宝石的下部的亭部。 冠部的表面由第一多个刻面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宝石,包括:限定所述宝石的环周的环带部,所述环带部具有梨形横截面,所述梨形横截面是具有第一倒圆端和与第一倒圆端相反的第二渐缩端的椭圆形,所述第二渐缩端比所述第一倒圆端窄;形成所述宝石的上部的冠部,所述冠部的表面包括:台面,所述台面形成所述冠部的大致水平的上表面;多个星形刻面,所述多个星形刻面中的每个星形刻面均邻近并邻接所述台面的边缘设置;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所述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个上中间冠部刻面均大体上设置在所述多个星形刻面中的两个星形刻面之间,所述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个上中间冠部刻面的上顶点均邻接所述台面的顶点;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所述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个下中间冠部刻面均大体上设置在所述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中的两个上中间冠部刻面之间,所述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个下中间冠部刻面的上顶点均邻接所述多个星形刻面中的一个星形刻面的下顶点;多个主冠部刻面,所述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每个主冠部刻面均大体上设置在所述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两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之间,所述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每个主冠部刻面的上顶点均邻接所述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一个下中间冠部刻面的下顶点;以及多个上环带部刻面,所述多个上环带部刻面形成为成对的相邻的上环带部刻面,每对相邻的上环带部刻面大体上设置在所述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两个主冠部刻面之间,每对上环带部刻面中的两个上环带部刻面的上顶点均邻接所述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一个下中间冠部刻面的下顶点;以及形成所述宝石的下部的亭部,所述亭部的表面包括: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所述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形成所述亭部的下点;多个烛形刻面,所述多个烛形刻面中的每个烛形刻面的下部均大体上设置在所述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中的两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之间;多个主亭部刻面,所述多个主亭部刻面中的每个主亭部刻面均设置在所述多个烛形刻面中的两个烛形刻面之间,所述多个主亭部刻面中的每个主亭部刻面的下边缘均邻接所述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中的一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的上边缘;以及多个下环带部刻面,所述多个下环带部刻面形成为成对的相邻下环带部刻面,每对相邻的下环带部刻面大体上设置在所述多个主亭部刻面中的两个主亭部刻面之间,每对相邻的下环带部刻面均具有大体上设置于其间的所述多个烛形刻面中的对应烛形刻面的上部;以及其中,所述环带部位于所述冠部与所述亭部之间,所述多个上环带部刻面中的每个上环带部刻面均邻近并邻接所述环带部的上边缘设置,并且所述多个下环带部刻面中的每个下环带部刻面均邻近并邻接所述环带部的下边缘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宝石的台面百分比在约27%至约4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宝石的顶部深度百分比在约22%至约29%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宝石的底部深度百分比在约45%至约52%之
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宝石的总深度百分比在约75%至约88%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宝石的环带部厚度百分比在约3.5%至约6.5%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其中,由所述宝石的所述台面限定水平面,并且其中,所述多个星形刻面中的每个星形刻面均相对于所述水平面以第一角度设置,所述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个上中间冠部刻面均相对于所述水平面以第二角度设置,所述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个下中间冠部刻面均相对于所述水平面以第三角度设置,所述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每个主冠部刻面均相对于所述水平面以第四角度设置,以及所述多个上环带部刻面中的每个上环带部刻面均相对于所述水平面以第五角度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在约8
°
至约18
°
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第二角度在约10
°
至约24
°
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包括以在约15
°
至约24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一组上中间冠部刻面、以及以在约10
°
至约18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二组上中间冠部刻面。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第三角度在约18
°
至约35
°
之间。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包括以在约25
°
至约35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一组下中间冠部刻面、以及以在约18
°
至约28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二组下中间冠部刻面。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第四角度在约42
°
至约48
°
之间或在约25
°
至约35
°
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多个主冠部刻面包括以在约42
°
至约48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一组主冠部刻面、以在约44
°
至约48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二组主冠部刻面、以及以约25
°
和约35
°
的角度设置的第三组主冠部刻面。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第五角度在约46
°
至约58
°
之间。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其中,由所述宝石的所述台面限定水平面,并且其中,所述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中的每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均相对于所述水平面以第一角度设置,所述多个烛形刻面中的每个烛形刻面均相对于所述水平面以第二角度设置,所述多个主亭部刻面中的每个主亭部刻面均相对于所述水平面以第三角度设置,以及所述多个下环带部刻面中的每个下环带部刻面均相对于所述水平面以第四角度设置。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第一角度在约36.5
°
至约40.0
°
之间。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第二角度在约28
°
至约45
°
之间。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多个烛形刻面包括以在约33
°
至约40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一组烛形刻面、以在约36
°
至约42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二组烛形刻面、以在约40
°
至约45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三组烛形刻面、以及以约28
°
至约35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四组烛形刻面。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第三角度在约28
°
至约48
°
之间。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多个主冠部刻面包括以在约32
°
至约40
°

间的角度设置的第一组主冠部刻面、以在约37
°
至约44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二组主冠部刻面、以在约44
°
至约48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三组主冠部刻面、以在约42
°
至约47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四组主冠部刻面、以及以在约28
°
至约35
°
之间的角度设置的第五组主冠部刻面。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第四角度在约42
°
至约54
°
之间。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宝石的横截面的所述第二渐缩端终止于点。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梨形横截面在所述第一倒圆端与所述第二渐缩端之间延伸、关于第一轴线对称,并且其中,所述梨形横截面关于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不对称。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台面具有大致八边形的形状,所述多个星形刻面中的每个星形刻面均为三角形,所述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个上中间冠部刻面均为风筝形,所述多个下中间冠部刻面中的每个下中间冠部刻面均为风筝形,所述多个主冠部刻面中的每个主冠部刻面均为风筝形,以及所述多个上环带部刻面中的每个上环带部刻面均为三角形。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石,其中,所述多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中的每个与底面相邻的刻面均为五边形,所述多个烛形刻面中的每个烛形刻面均具有六个边缘,所述多个主亭部刻面中的每个主亭部刻面均为五边形,以及所述下环带部刻面中的每个下环带部刻面均具有四个边缘。27.一种宝石,包括:限定所述宝石的环周的环带部,所述环带部具有梨形横截面;以及形成所述宝石的上部的冠部,所述冠部的表面包括:台面,所述台面形成所述冠部的大致水平的上表面;多个星形刻面,所述多个星形刻面中的每个星形刻面均邻近并邻接所述台面的边缘设置;多个上中间冠部刻面,所述多个上中间冠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文
申请(专利权)人:艾伯特加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