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活性物质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43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11
一种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负极活性物质,其包含第一石墨颗粒和第二石墨颗粒,其中第二石墨颗粒具有与第一石墨颗粒不同的粒径。负极活性物质的颗粒密度相对于振实密度的比值为1.3至1.45。负极的颗粒形变被抑制,从而获得具有改善的长期性能和高能量性能的锂二次电池。电池。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极活性物质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和优先权要求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8月5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提交的第10

2020

009812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负极活性物质、包含该负极活性物质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和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4]随着信息技术和显示技术的发展,可重复充电和放电的二次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例如便携式摄像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的移动电子设备的电源。近来,还开发了包括二次电池的电池组并将其应用于例如混合动力车辆的环保汽车作为其电源。
[0005]二次电池包括例如锂二次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锂二次电池由于工作电压和每单位重量能量密度高、充电率高、尺寸紧凑等而备受关注。
[0006]例如,锂二次电池可以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层(隔膜);和浸没该电极组件的电解液。锂二次电池可以进一步包括具有例如软包(pouch)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活性物质,其包括:第一石墨颗粒;和第二石墨颗粒,所述第二石墨颗粒具有与所述第一石墨颗粒不同的粒径,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颗粒密度和振实密度满足式1的关系式:[式1]1.3≤D
P
/D
T
≤1.45其中,在式1中,D
P
是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颗粒密度,单位为g/cm3,D
T
是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振实密度,单位为g/cm3,其中,所述颗粒密度是使用在将1g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放入直径为13mm的圆柱形造粒机中并以3公吨的压力对所述造粒机加压10秒后测得的高度差计算出的,其中,所述振实密度是由将10g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样品填充到25ml量筒中,然后以10mm的行程长度振实3000次后获得的样品的体积和重量来测得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第二石墨颗粒包含硬度高于所述第一石墨颗粒的硬度的人造石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基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总重量,所述第二石墨颗粒的量在20重量%至40重量%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第一石墨颗粒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黃海淑姜熙京金孝相朴昭炫李钟爀
申请(专利权)人:SK新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