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弧室静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5174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弧室静端结构,包括静触头导电支座和多个触指片,插接套筒前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口朝前,所述安装槽为沿插接套筒周向延伸的环槽或者所述安装槽沿插接套筒周向间隔均布有两个以上;触指片后端定位插装在安装槽中,所述触指片和安装槽之间设有装配压簧,装配压簧沿插接套筒径向延伸,将触指片顶压固定在安装槽中;施力弹性件,布置与所述安装槽前侧,向所述触指片施加向内的弹性作用力,保证触指片前端内收以使得所述接触凸部与动触头可靠接触。触指片后端定位插装在安装槽中,利用装配压簧沿插接套筒径向顶压触指片,可将触指片顶压固定在安装槽中,装配时,直接将触指片插装入安装槽中即可,安装快捷方便,装配效率高。装配效率高。装配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弧室静端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灭弧室静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压开关断路器中,通过控制灭弧室内部动端和静端的关合和开断,实现断路器的导通和断开,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170998Y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的断路器灭弧室,其静端包括静弧触头和静主触头,动端包括动弧触头和动主触头,两主触头对应插接,两弧触头对应插接,实现动静端结合。
[0003]目前,越来越多的静端采用触指结构实现动静端之间主触头的导电连接,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676927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的断路器吹气灭弧室,其静组件包括静弧触头和静触头片,多个静触头片固定在上接线座上,用于与动组件上的动主触头导电插接,实现主触头的导电连通。但是这种触头片呈板簧结构,利用自身具有弹性施加作用力顶压贴紧在相应动主触头上。这种板簧式触头片属于自力型触头,即依靠触指本身的弹性变形施加顶压作用力,也有在静触头上开槽形成多个板簧式触指的,此类触指依靠本身弹性复位,实现电性连接。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触指变形而无法复位的情况,必须对触指进行完全更换,更换过程较为复杂,导致成本较高。
[0004]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8336129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断路器用开关静触头,其为非自力型触头,其在静触头本体内侧沿环状间隔均布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中均一一对应地固定布置有一个触指,触指的根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静触头本体上,其梢部和凹槽之间设置回弹弹簧,利用回弹弹簧替换传统的触指本身的弹性,保证触指与相应动触头之间的有效导电接触。当个别触指出现故障或者个别回弹弹簧不能正常回弹时,可以单独更换相应的触指或回弹弹簧,成本相对较低。
[0005]但是上述开关静触头中需要利用紧固螺栓将触指的根部与静触头本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安装时需要一一对应的旋拧螺钉紧固件,安装较为繁琐,装配效率较低,而且,由于螺钉紧固件尺寸较小,旋拧时容易掉落,如果不及时找到掉落的螺钉,还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灭弧室静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螺钉紧固件一一对应地将触指根部固定连接在静触头本体上时安装繁琐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灭弧室静端结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弧室静端结构,包括:静触头导电支座,用于安装在灭弧室内部,前部为插接套筒,供灭弧室的动触头插入;多个触指片,沿插接套筒周向分布于所述插接套筒的前端,各触指片前端的内侧设有接触凸部,用于与所述动触头顶压导电接触;所述插接套筒前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口朝前,所述安装槽为沿插接套筒周向延
伸的环槽或者所述安装槽沿插接套筒周向间隔均布有两个以上;所述触指片后端定位插装在安装槽中,所述触指片和安装槽之间设有装配压簧,装配压簧沿插接套筒径向延伸,将触指片顶压固定在安装槽中;施力弹性件,布置与所述安装槽前侧,向所述触指片施加向内的弹性作用力,保证触指片前端内收以使得所述接触凸部与动触头可靠接触。
[0008]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灭弧室静端结构中,触指片后端定位插装在安装槽中,利用装配压簧沿插接套筒径向顶压触指片,可将触指片顶压固定在安装槽中,装配时,直接将触指片插装入安装槽中即可,安装快捷方便,装配效率高。
[000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插接套筒前侧具有前套筒段,该前套筒段环绕布置于所述触指片外侧,所述施力弹性件为施力压簧,施力压簧布置于所述前套筒段和各触指片之间。
[0010]有益效果是:利用施力压簧向各触指片施加弹性作用力,以保证可靠接触,整体结构简单,方便装配。
[00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前套筒段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槽壁为一体结构,所述前套筒段的内径尺寸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槽壁的径向尺寸相等。
[0012]有益效果是:前套筒段与外侧槽壁对应,方便将整个触指片顺着掐套筒的内壁装入安装槽中。
[00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触指片上设有压簧安装槽,所述装配压簧和施力压簧可预装在相应的压簧安装槽中。
[0014]有益效果是:利用压簧安装槽,不仅可预先将相应的装配压簧和施力压簧安装在触指片上,提高装配效率,还可形成对相应压簧的导向,保证触指片动作稳定性。
[001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压簧安装槽设置于所述触指片的外侧面上。
[0016]有益效果是:压簧安装槽设置于外侧面上,装配压簧方便布置于触指片外侧,便于触指片以其后端为基点内收摆动。
[001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触指片的后端为圆弧结构。
[0018]有益效果是:触指片后端为圆弧结构,方便触指片进行小幅度摆动,降低摆动磨损。
[001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触指片内侧贴紧安装槽的内侧槽壁,所述装配压簧设置于所述触指片外侧,所述触指片内侧对应安装槽槽口的位置处减薄以形成内侧避让结构。
[0020]有益效果是:触指片内侧贴紧安装槽的内侧槽壁,在此基础上,触指片内侧对应安装槽槽口的位置处减薄,形成内侧避让结构,避免安装槽槽口阻碍触指片向内摆动。
[002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插接套筒外固定套装有外屏蔽罩,外屏蔽罩前端设有圆弧形的内翻沿,该内翻沿遮挡插接套筒和触指片,所述内翻沿的内端一体设有向后延伸的内挡环部,所述触指片前端设置前伸的挡止凸起,该挡止凸起位于内挡环部的外侧,由内挡环部对挡止凸起形成挡止,避免触指片震动幅度过大时脱出安装槽。
[0022]有益效果是:利用外屏蔽罩遮挡插接套筒和触指片,优化灭弧室内部电场,同时,其内端设置内挡环部,可形成对触指片前端挡止凸起的挡止,有效避免在震动幅度过大时出现触指片脱出安装槽的情况。
[002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插接套筒的外侧面设置变径台阶,变径台阶的台阶面朝
前,所述外屏蔽罩对应所述变径台阶设有变径段,变径段的径向尺寸由后向前逐渐变小。
[0024]有益效果是:插接套筒设置变径台阶,对应地,外屏蔽罩设置变径段,可尽可能的减小尺寸,降低静端重量,降低成本。
[002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安装槽内设置镀银层,以与触指片导电连接。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灭弧室静端结构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施力压簧未显示);图3为图1中触指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触指片的剖视图;图6为图1所示灭弧室静端安装于灭弧室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静触头导电支座,2-插接套筒,3-环形凸缘,4-安装槽,5-前套筒段,51-变径台阶,,6-外屏蔽罩,61-变径段,62-内挡环部,7-压簧安装槽,8-触指片,81-挡止凸起,82-接触凸部,83-触指片后端,9-施力压簧,10-装配压簧,11-封堵底板,110-台阶孔,12-静弧触头,100-排气筒,200-绝缘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弧室静端结构,包括:静触头导电支座,用于安装在灭弧室内部,前部为插接套筒,供灭弧室的动触头插入;多个触指片,沿插接套筒周向分布于所述插接套筒的前端,各触指片前端的内侧设有接触凸部,用于与所述动触头顶压导电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套筒前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口朝前,所述安装槽为沿插接套筒周向延伸的环槽或者所述安装槽沿插接套筒周向间隔均布有两个以上;所述触指片后端定位插装在安装槽中,所述触指片和安装槽之间设有装配压簧,装配压簧沿插接套筒径向延伸,将触指片顶压固定在安装槽中;施力弹性件,布置与所述安装槽前侧,向所述触指片施加向内的弹性作用力,保证触指片前端内收以使得所述接触凸部与动触头可靠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静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套筒前侧具有前套筒段,该前套筒段环绕布置于所述触指片外侧,所述施力弹性件为施力压簧,施力压簧布置于所述前套筒段和各触指片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室静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筒段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槽壁为一体结构,所述前套筒段的内径尺寸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槽壁的径向尺寸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室静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指片上设有压簧安装槽,所述装配压簧和施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道高振奎杨姣龙骆常璐史峰涛张凯王彦杰宋跃龙郝春来马学文任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平芝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