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处理方法、系统、定位接收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511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定位处理方法、系统、接收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定位接收终端启动定位;当定位接收终端未以热启动方式定位成功时,定位接收终端从主控端获取定位数据,并将定位数据发送给定位接收终端的定位芯片以辅助快速定位;当定位接收终端以热启动方式定位成功时,定位接收终端向主控端申请上报其定位数据。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显著提高定位接收终端冷启动的定位速度,且不需要额外增加硬件设备。额外增加硬件设备。额外增加硬件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处理方法、系统、定位接收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位处理方法、系统、定位接收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定位接收终端技术的逐渐成熟,市场上带有定位接收终端功能的终端越来越多,以手机为例,现有技术主要依赖于公网基站获取网络位置或通过公网获取到A-GPS(Assisted GPS,辅助定位技术)的星历数据来加快模块定位,而对于无法访问公网的终端,则只能按照传统方法,搜索卫星完成锁定。
[0003]定位接收终端一般有两种启动方式,一种是热启动,一种是冷启动。热启动是指定位模块已经定位成功,后面关闭终端后很短时间(一般为2小时以内)再开机,由于定位模块本身有备用电池,所以此时能够使用上次定位到的数据来锁定卫星,此时一般定位会比较快;而冷启动即定位模块关闭较长时间,开机之后完全从零开始搜索卫星,接收报文,再锁定,需要漫长的启动时间,其严重影响到之后的定位速度,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处理方法、系统、定位接收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定位接收终端冷启动的定位速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定位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定位接收终端启动定位;当定位接收终端未以热启动方式定位成功时,定位接收终端从主控端获取定位数据,并将定位数据发送给定位接收终端的定位芯片以辅助快速定位;当定位接收终端以热启动方式定位成功时,定位接收终端向主控端申请上报其定位数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定位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主控端接收来自定位接收终端定位成功通知;主控端判断本地是否已存在定位数据的上报终端;当判断结果为不存在上报终端时,主控端接收并保存定位接收终端上报的定位数据;主控端判断是否收到来自本地的其他定位接收终端的定位数据获取请求;当收到定位数据获取请求时,主控端向发出请求的定位接收终端发送主控端上保存的定位数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控端和多个定位接收终端,该多个定位接收终端与主控端之间通信连接;其中,通过热启动第一个定位成功的定位接收终端在定位成功后向主控端发送定位成功消息,在得到主控端确认后,第一个定位成功的定位接收终端周期性向主控端上报其定位数据;主控端保存上报的最新定位数据并发送至需冷启动定位的定位接收终端的定位芯片,以此实现需冷启动定位的定位接收终端的快速定位。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定位接收终端。
该定位接收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以此实现需冷启动定位的定位接收终端的快速定位。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冷启动定位的定位接收终端的快速定位。
[001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系统内已有的通信方式将已定位成功的定位接收终端的定位数据发送给主控端。当系统内某一定位接收终端判断为冷启动时,则向主控端申请获取定位数据,并发送给定位芯片来辅助快速定位,从而优化卫星搜索的过程,提高了定位接收终端冷启动的定位速度。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现有技术中定位接收终端借助公网实现定位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定位接收终端定位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4]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定位接收终端定位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主控端定位处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6]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主控端定位处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定位接收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1]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2]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3]本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现有的定位接收终端例如手机,在定位时主要依赖于公网基站获取网络位置或通过公网获取到A-GPS的星历数据来加快模块定位。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定位接收终端借助公网实现定位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的具体方法为:当定位接收终端开启定位功能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将定位数据发送给定位接收终端,与此同时蜂窝基站和位置服务器将可用的卫星信息和辅助定位数据也发送给该定位接收终端,从而实现定位终端的快速定位。该方法目前广泛应用于能够访问到公网,获取到辅助信息的定位终端,例如手机,而对于无法访问到公网的终端,例如对讲机就只能按照传统方法,搜索卫星完成锁定,消耗大量的定位时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定位接收终端启动定位;当所述定位接收终端未以热启动方式定位成功时,所述定位接收终端从主控端获取定位数据,并将所述定位数据发送给定位接收终端的定位芯片以辅助快速定位;当所述定位接收终端以热启动方式定位成功时,所述定位接收终端向所述主控端申请上报其定位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定位接收终端以热启动方式定位成功时,所述定位接收终端向所述主控端申请上报其定位数据的步骤包括:当所述定位接收终端定位成功后,则查询本地是否接收到所述主控端发来的主控端定位成功广播;当所述定位接收终端收到所述主控端发来的主控端定位成功广播时,所述定位接收终端无需上报其定位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定位接收终端以热启动方式定位成功时,所述定位接收终端向所述主控端申请上报其定位数据的步骤包括:当所述定位接收终端定位成功后,则查询本地是否接收到所述主控端发来的主控端定位成功广播;当所述定位接收终端未接收到所述主控端发来的主控端定位成功广播时,则所述定位接收终端发送定位接收终端已定位成功通知给所述主控端,请求作为所述定位数据上报终端,并等待所述主控端确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作为定位数据上报终端,并等待主控端确认的步骤之后包括:当接收到所述主控端错误应答时,所述定位接收终端无需上报;当接收到所述主控端确认应答时,所述定位接收终端从所述定位芯片中获取所述定位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主控端,同时启动定位数据上报周期定时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定位数据上报周期定时器超时,则从所述定位芯片重新获取新的定位数据,并将所述新的定位数据发送给所述主控端。6.一种定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主控端接收来自定位接收终端定位成功通知;所述主控端判断本地是否已存在定位数据的上报终端;当所述判断结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耀清申娟朱德友梁光艳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