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样品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86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土壤样品取样器,包括一个第二单元管和至少一个第一单元管,所述第二单元管的下端为能够插入土壤的插入部;所述第一单元管与所述第二单元管通过连接箍串联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可以获得柱状分段土壤样品,并且能够获得完全无污染的土壤样品,避免了现有土壤取样器取样存在样品污染的问题,在转运过程中,不会因为路面颠簸等导致土壤样品结构破坏,表面土壤与芯部土壤的不会混合,保证了芯部土壤始终无污染,有利于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析测定。析测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样品取样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取样设备领域,涉及土壤样品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样品采集是将土壤从室外采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经过适当处理制备成分析样品,用于定性或定量分析土壤组成和/或物理、化学性质,例如:土壤矿质全量测定,土壤活性硅、铝、铁、锰含量测定,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测定,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测定,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和有效性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以及土壤酸碱度、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交换性盐基的组成的测定等。
[0003]土壤样品的采集,必须正确地采取有代表性的平均试样,否则即使分析过程再准确也是无用的,甚至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给生产或科研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0004]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中的一个问题:
[0005]1、在取样时土壤样品容易被污染;
[0006]2、剖面采样很难保证不同层次土壤不被污染;
[0007]3、在样品转运过程中,土壤样品容易被污染;
[0008]4、土壤重金属采样和一般土样采集有差异,应避免在采样过程中带入额外的重金属元素;5、剖面采集土样的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样品不易被污染的土壤样品取样器。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样增加轻松的土壤样品取样器。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土壤原样保存携带回实验室的土壤样品取样器。
[0012]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土壤样品取样器,包括一个第二单元管和至少一个第一单元管,所述第二单元管的下端为能够插入土壤的插入部;所述第一单元管与所述第二单元管通过连接箍串联接。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单元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环和第一环槽,所述第二单元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凸环和第二环槽;所述连接箍设置有第三环槽;所述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拆卸式卡设在所述第三环槽内。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单元管为多个,通过连接箍串联接,相邻两个第一单元管的相邻第一凸环拆卸式卡设在所述第三环槽内。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环外沿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环外沿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环槽内设置有凸齿,所述凸齿与所述第一
凹槽和第二凹槽卡合。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插入部为底环,所述底环的外径小于第二单元管的外径;所述第一单元管与所述第二单元管内径相等,所述连接箍、所述第一单元管与所述第二单元管外径相等;所述第一单元管由两个第一单元半管拼装构成。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钻杆,所述钻杆与所述第一单元管通过连接箍串联接。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还包括控杆板,所述控杆板与所述钻杆的顶端连接。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冲击钻,所述冲击钻的动力输入端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控杆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单元管同轴心线设置;所述冲击钻的外壳上设置有手柄。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多个可拆卸的盖体,所述盖体拆卸式盖合在所述第一单元管两端;所述盖体拆卸式盖合在所述第二单元管两端。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盖体的盖壁内侧设置有盖环和盖槽,所述第一凸环或所述第二凸环与所述盖槽卡合;所述盖环与第一环槽或第二环槽卡合。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3]a)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可以获得柱状分段土壤样品,并且能够获得完全无污染的土壤样品,避免了现有土壤取样器取样存在样品污染的问题。
[0024]b)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获得的土壤样品可以先用于观察土壤结构,再将土壤样品原状带回实验室分析测定。
[0025]c)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分段的土壤样品是完全填满土壤样品保藏盒的,在转运过程中,不会因为路面颠簸导致土壤样品结构破坏,表面土壤与芯部土壤的不会混合,保证了芯部土壤始终无污染。
[0026]d)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取样更加轻松,取样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单元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单元半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单元管前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一较佳实施例中连接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取样器一较佳实施例中盖体剖视示意图。
[0034]图7是本专利技术土壤样品保藏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标记分别为:
[0036]100钻杆,
[0037]110第一单元管,
[0038]1101第一单元半管,
[0039]111第一凸环,
[0040]112第一凹槽,
[0041]113第一环槽,
[0042]120第二单元管,
[0043]121第二凸环,
[0044]122第二凹槽,
[0045]123第二环槽,
[0046]124底环,
[0047]130连接箍,
[0048]131第一连接部,
[0049]132第二连接部,
[0050]133第三环槽,
[0051]134凸齿,
[0052]200控杆板,
[0053]300冲击钻,
[0054]310手柄,
[0055]320连接杆,
[0056]400盖体,
[0057]401盖环,
[0058]402盖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59]下面结合附图与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006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样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第二单元管和至少一个第一单元管,所述第二单元管的下端为能够插入土壤的插入部;所述第一单元管与所述第二单元管通过连接箍串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样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环和第一环槽,所述第二单元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凸环和第二环槽;所述连接箍设置有第三环槽;所述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拆卸式卡设在所述第三环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样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管为多个,通过连接箍串联接,相邻两个第一单元管的相邻第一凸环拆卸式卡设在所述第三环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土壤样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环外沿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环外沿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环槽内设置有凸齿,所述凸齿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卡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样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为底环,所述底环的外径小于第二单元管的外径;所述第一单元管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李歆韵张世熔王贵胤徐小逊蒲玉琳贾永霞李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