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眼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4717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鱼眼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光阑(STO)、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光轴中心至所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光轴中心的距离d56与所述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光轴中心至像面的距离BFL满足以下关系:0.01≤d56/BFL≤0.0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鱼眼镜头具有大角度、高解像、日夜共焦且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眼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鱼眼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家庭安防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消费者普遍要求监控镜头具备大角度、高解像以及在夜晚昏暗的环境中也能得到光亮且清晰的摄像画面。而在众多应用于监控领域的光学镜头中,鱼眼镜头具有大视场角的优势,但现有的大部分鱼眼镜头的成像质量并不理想,且不能够实现日夜共焦,从而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成像性能较高且具备日夜共焦功能的鱼眼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眼镜头。
[000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眼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光阑、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光轴中心至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光轴中心的距离d56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光轴中心至像面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眼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L2)、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L3)、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L4)、光阑(STO)、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L5)、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L6)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L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光轴中心至所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光轴中心的距离d56与所述第七透镜(L7)的像侧面光轴中心至像面的距离BFL满足以下关系:0.01≤d56/BFL≤0.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为凸凹形,所述第三透镜(L3)为双凹形,所述第六透镜(L6)为双凹形;所述第六透镜(L6)为非球面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L2)为凸凹形,所述第四透镜(L4)为凸凹形或双凸形,所述第五透镜(L5)为双凸形,所述第七透镜(L7)为双凸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L2)为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L3)为非球面透镜,所述第四透镜(L4)为球面或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五透镜(L5)为球面或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七透镜(L7)为非球面透镜。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L4)与所述第五透镜(L5)中至少一枚的阿贝数≥50。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所述第三透镜(L3)的焦距f3和所述第六透镜(L6)的焦距f6分别与所述鱼眼镜头的有效焦距f满足以下关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繁胜何俊毅梁伟朝
申请(专利权)人: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