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434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健步机本体,健步机本体上设置有:腰束组件,其包括相传动连接的腰垫以及传动轴,腰垫用于佩戴于患者腰部,并使传动轴随患者腰部活动;复位机构,其用于导向传动轴沿预设路径下滑及复位;缓冲机构,其包括弧形结构的弹性跳板,弹性跳板用于传动轴端部与弹性跳板侧壁滑动连接,且当其下滑时,其施压以使弹性跳板能够活动。该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腰束组件随着患者的腰部的活动而同步活动,利用复位机构限制腰束组件下滑的方向,并通过缓冲机构对其下滑进行阻碍,将患者下坠瞬间的动作转化为缓慢下降的动作,以便于护士及时发现并进行救助患者。于护士及时发现并进行救助患者。于护士及时发现并进行救助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器械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梗塞属于突发性疾病,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群及少数作息不规律年轻人及中年人群。治愈之后会有严重的后遗症,其临床表现为四肢行动不协调、偏瘫、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等症状。因此,为了保证患者日后生活,治愈之后的患者都需要定期的医院的康复科利用康复器械进行针对性锻炼,从而帮着患者肢体得以一定的恢复。
[0003]参考专利号CN202022951707.4,公开(公告)日:2021

06

22,公开了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底壁的中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训练板,所述训练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底座正面的中部设置有训练机构,所述底座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座,所述U形座的内侧壁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踏板。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底座、固定座、训练板、训练机构、U形座、连板、承载板、滑槽和滑块等结构的设置,人员将脚放置在踏板上,向后滑动踏进而拉伸第二弹簧,使得滑块在滑槽内滑动,进而通过第二弹簧的拉力对患者进行训练,人员向两侧推动踏板进而带动连杆使得连杆拉伸伸缩杆进而拉动第三弹簧,使得患者可以向两侧进行训练,提高了训练效果。
[0004]健步机属于康复器械类型的一种,其主要的功能是对患者的行走能力进行康复,从而恢复患者基本的行走能力,以便于患者获得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降低患者家属陪护的压力。健步机主要包括操作面板、跑步带以及侧边的支撑架,由于患者的下肢协调性比较差,一般都会在侧边的支撑架安装束缚带,利用束缚带将患者进行绑缚,从而辅助患者得以站立在健步机上,由于患者下肢无法自主,因此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患者上肢无法支撑患者身体的时候,就会出现下坠的情况,在束缚带的作用下,会限制患者的下坠距离,但是这种下坠动作是瞬间发生的,医护人员反应过来的时候,患者脚部已经随着跑步带传送而后移,有概率会造成患者踝关节扭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健步机本体,所述健步机本体上设置有:
[0007]腰束组件,其包括相传动连接的腰垫以及传动轴,所述腰垫用于佩戴于患者腰部,并使所述传动轴随患者腰部活动;
[0008]复位机构,其用于导向所述传动轴沿预设路径下滑及复位;
[0009]缓冲机构,其包括弧形结构的弹性跳板,所述弹性跳板用于所述传动轴端部与所述弹性跳板侧壁滑动连接,且当其下滑时,其施压以使所述弹性跳板能够活动。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导向组件以及弹性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用于驱使所述传动轴按预定路径活动,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进行复位。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关于所述传动轴对称分布的四连杆组,所述四连杆组用于使传动轴沿以下三个预定路径活动:
[0012]第一路径,沿竖直方向下移;
[0013]第二路径,沿左斜下方向下移;
[0014]第三路径,沿右斜下方向下移。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四连杆组包括限位杆、导向杆、异型杆及辅助杆,两个所述导向杆呈剪叉状分布,且外壁均开设有第一腰槽,所述传动轴均穿过两个第一腰槽内;
[0016]所述弹性组件由多个阻尼弹簧组成。
[0017]所述辅助杆的一端为转动设置、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杆相对所述第一腰槽的一端转动连接;
[0018]所述限位杆一端为转动设置、另一端上开设有第二腰槽,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腰槽内活动的凸轴;
[0019]所述异型杆具体为“L”型结构,其一端为转动设置于所述辅助杆上、另一端通过所述阻尼弹簧与所述导向杆和所述辅助杆的一端相连接,且其交汇处与所述限位杆的侧壁滚动连接;
[0020]所述阻尼弹簧一端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导向杆侧壁设置的耳柄、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个所述导向杆的端部。
[0021]作为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以位于所述复位机构部分为分界线分为:
[0022]与所述腰垫相传动连接的费力臂;
[0023]端部与所述弹性跳板相滑动连接的省力臂,且当其沿第二路径或第三路径下移,施压以使弹性跳板能够活动。
[0024]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跳板由对称分布的弹性板组成,且两个弹性板呈漏斗状,所述传动轴抵接于两个弹性板内壁上。
[0025]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跳板的数量为多个,并沿竖直方向分布,且当传动轴下滑时,所述滑弹性跳板受挤压向外侧活动并抵接于下方的所述滑弹性跳板上。
[0026]作为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端部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具体为椭圆形结构,并分为阻挡部和引导部,所述阻挡部抵接于所述弹性跳板两个弹性板内壁上,并在下滑过程中使两个弹性板向外活动。
[0027]作为优选的,两个所述弹性板的端部均为异型结构,其异型结构用于阻挡所述阻挡部下滑并受抵推向两侧活动。
[0028]作为优选的,所述异型结构根据功能划分为承接区、束口区和引导区,其中:
[0029]所述导向块受所述承接区依托滞留以保持在原始工位;
[0030]当所述导向块下滑至束口区时,抵推两个所述弹性板向外移动;
[0031]当所述导向块复位时,所述引导区以使引导部导入束口区。
[003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方案中腰束组件固定在患者的腰部,并能够随着患者的腰部一同活动,在腰束组件跟随活动过程中,传动轴带动复位机构以缓冲机构同步进行活动,当患者出现下坠的情况时,复位机构的作用就是使始终腰束组件保持在原始工位,且在患者由于支撑不足而发生下坠的情况下驱使传动轴按预定方向进行下坠,即沿竖直方向下坠;并且在下坠的过程中,传动轴的端部沿着弹性跳板的侧面滑动,在滑动过程中施压驱使弹性跳板发生变化,增加腰束组件下坠的阻尼力,以降低患者下坠的速度,便于位于健步机本体一侧的医护人员及时的发现并进行搀扶,以避免发生患者脚部给工作的跑步带传送而后移,造成患者踝关节扭伤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箱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6]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健步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健步机本体(1)上设置有:腰束组件(3),其包括相传动连接的腰垫(31)以及传动轴(32),所述腰垫(31)用于佩戴于患者腰部,并使所述传动轴(32)随患者腰部活动;复位机构(4),其用于导向所述传动轴(32)沿预设路径下滑及复位;缓冲机构(7),其包括弧形结构的弹性跳板(71),所述弹性跳板(71)用于所述传动轴(32)端部与所述弹性跳板(71)侧壁滑动连接,且当其下滑时,其施压以使所述弹性跳板(71)能够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4)包括导向组件(5)以及弹性组件(6),所述导向组件(5)用于驱使所述传动轴(32)按预定路径活动,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6)进行复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5)包括关于所述传动轴(32)对称分布的四连杆组(51),所述四连杆组(51)用于使传动轴(32)沿以下三个预定路径活动:第一路径,沿竖直方向下移;第二路径,沿左斜下方向下移;第三路径,沿右斜下方向下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梗塞患者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组(51)包括限位杆(511)、导向杆(512)、异型杆(513)及辅助杆(514),两个所述导向杆(512)呈剪叉状分布,且外壁均开设有第一腰槽(5121),所述传动轴(32)均穿过两个第一腰槽(5121)内;所述弹性组件(6)由多个阻尼弹簧组成。所述辅助杆(514)的一端为转动设置、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杆(512)相对所述第一腰槽(512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511)一端为转动设置、另一端上开设有第二腰槽(5111),所述导向杆(512)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腰槽(5111)内活动的凸轴;所述异型杆(513)具体为“L”型结构,其一端为转动设置于所述辅助杆(514)上、另一端通过所述阻尼弹簧与所述导向杆(512)和所述辅助杆(5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风
申请(专利权)人:永城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