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管网中雨污水沉积物具有冲洗功能的截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424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管网中雨污水沉积物具有冲洗功能的截流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个截流井、闸门井和检查井,若干个截流井设置在排水系统中;每个截流井的进水口设有合流管,将污水引入所述截流系统,合流管上设置拦蓄盾;若干个截流井的排污出水口、闸门井和检查井之间通过截污干管连接;每个截流井的溢流出水口通过溢流管连接下游河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截流系统,既具有冲洗合流管和截污干管沉积物的功能,又能在降雨期进行雨水调蓄,强化了所述截流系统的溢流污染控制和水量调节的功能。截流系统的溢流污染控制和水量调节的功能。截流系统的溢流污染控制和水量调节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管网中雨污水沉积物具有冲洗功能的截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排水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对管网中雨污水沉积物具有冲洗功能的截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人与水的矛盾逐渐显现,表现在以水量为代表的内涝问题,以水质为代表的黑臭水体问题,行业共识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管网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匹配现有城市发展对排水的需求,其中管网底部淤泥冲洗就是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
[0003]目前,市政的排水管网普遍存在管道淤积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多为旱季污水流量较小且流速低,大量固体悬浮物易沉淀于管道内侧壁;或管道本身坡度较小,影响管道的通水能力,甚至使管道堵塞,因此必须对管网进行清通,可以有效减少污水中的悬浮物在管网底部的沉积,减少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管网空间运行维护带来的安全隐患,减少对管网及相关附属构筑物产生的腐蚀影响进而引发的其他管网问题,降低降雨后期污泥被携带至外河对水体造成的污染,缓解过流断面减少后造成管网输送能力降低从而产生内涝积水点的问题。
[0004]为了加快补齐这一城镇污水收集设施短板,市政排水管网的管理养护工作,一般由城市建设机关专设部门(如养护工程管理处)领导,按行政区划设养护管理所,下设若干养护工程队,分片负责,通常采用水力法和机械法对管网进行底部淤泥进行冲洗处理,这两种冲洗方法的不足在于,冲洗处理过程自动化程度低,维护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易于堵塞需要重点养护管段的识别难,对于有定期维护需求的工况或特定工况难以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管网中雨污水沉积物具有冲洗功能的截流系统,使系统内的溢流污染控制和水量调节的功能得到加强,通过在现有合流管道上设置拦蓄盾,来实现管网自动冲洗。
[0006]所述截流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个截流井、闸门井和检查井,若干个截流井设置在排水系统中;每个截流井的进水口设有合流管,将污水引入所述截流系统,合流管上设置拦蓄盾;若干个截流井的排污出水口、闸门井和检查井之间通过截污干管连接;每个截流井的溢流出水口通过溢流管连接下游河道。
[0007]可选的,所述截流井包括进水口、排污出水口和溢流出水口,溢流出水口的上游侧设有溢流装置,用于在降雨中后期,将超出所述截污干管存储能力的雨水溢流至溢流管。
[0008]进一步可选的,所述排污出水口设置第一冲洗闸门,用于在降雨期间限制进入下游截污干管的水量,在非降雨期间拦截截流井内部水量至一定量,再开启第一冲洗闸门时,冲洗下游截污干管。
[0009]可选的,所述截流系统还包括调蓄池,调蓄池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闸门井,调
蓄池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检查井。
[0010]可选的,所述闸门井包括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进水口通过截污干管连接前一个截流井;一个出水口通过截污干管连接下游的检查井,且该出水口设有第二冲洗闸门;另一个出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调蓄池,且该出水口设有液动速闭闸门,用于及时开闭,控制向调蓄池的进水。
[0011]可选的,所述检查井包括两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一个进水口通过截污干管连接闸门井的出水口,另一个进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调蓄池的出水口,承接由上游侧输送的污水或由调蓄池暂存的污水;检查井的出水口连接污水处理厂,将管网水体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0012]可选的,每个所述合流管上设置拦蓄盾,用于冲洗拦蓄盾后的管道沉积物,并将沉积物充入对应的截流井内。
[0013]可选的,当两个相邻的截流井的间距大于200米时,两个相邻的截流井之间的截污干管上设置拦蓄盾,应对相邻两个截流井的间距较远时,中间截污干管冲洗的问题,截污干管上增设拦蓄盾进行辅助冲洗,并携带泥沙沉积物的冲洗水排入下游截污干管。
[0014]可选的,所述截流系统还包括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包括集中控制器及与其通讯连接的雨量计、若干个流量计和若干个液位计,所述集中控制器通讯连接并控制所述拦蓄盾、溢流装置、第一冲洗闸门、第二冲洗闸门、液动速闭闸门。
[0015]优选的,所述调蓄池由第一溢流堰分为储水区和清水区两部分,所述储水区用于暂时储存来自闸门井的超量或超标的污水;所述清水区的底部设有输水泵,并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合流管和截污干管,用于将水质较好的水体引入截流井、闸门井、检查井的前端,再次发挥冲洗作用。
[00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输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每个合流管的拦蓄盾的上游的部分,输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每个截污干管的拦蓄盾上游的部分。
[0017]可选的,所述储水区由若干个高度相同且相互平行的第二溢流堰分为若干个分体储水区,若干个第二溢流堰均垂直于第一溢流堰,且第二溢流堰的高度小于第一溢流堰;调蓄池的进水口设在第一个分体储水区的第二溢流堰的对面,即进水口处于第一个分体储水区的上游侧,第一个分体储水区的第二溢流堰处于下游侧,使得进入调蓄池储水区的污水沿垂直于第二溢流堰的流向,依次经过各个分体储水区,当上游侧的分体储水区储满污水后,溢流至下游侧的相邻的分体储水区,以此类推,当储水区的所有分体储水区均储满水后,由最后一个分体储水区溢流至清水区;最后一个分体储水区的一个侧面为第一溢流堰的一部分,第一溢流堰对应最后一个分体储水区的部分的高度低于前一个分体储水区的第二溢流堰的高度,即第一溢流堰在对应最后一个分体储水区的位置开设下陷的溢流口,便于最后一个分体储水区的存水通过下陷的溢流口进入所述清水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所述截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2为调蓄池的俯视图;图3为调蓄池的侧面剖视图。
[0019]附图中,1

截流井,2

闸门井,3

检查井,4

合流管,5

拦蓄盾,6

截污干管,7

溢流管,8

下游河道,9

第一冲洗闸门,10

调蓄池,11

第二冲洗闸门,12

液动速闭闸门,13

储水区,14

清水区,15

第一溢流堰,16

第二溢流堰,17

分体储水区,18

闸门,19

集水槽,20

污泥泵,21

潜污泵,22

输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施例所述的对管网中雨污水沉积物具有冲洗功能的截流系统,如图1

3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个截流井、闸门井2和检查井3,若干个截流井设置在排水系统中;每个截流井的进水口设有合流管4,将污水引入所述截流系统,合流管4上设置拦蓄盾5;若干个截流井的排污出水口、闸门井2和检查井3之间通过截污干管6连接;每个截流井的溢流出水口通过溢流管7连接下游河道8。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管网中雨污水沉积物具有冲洗功能的截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若干个截流井、闸门井和检查井,若干个截流井设置在排水系统中;每个截流井的进水口设有合流管,将污水引入所述截流系统,合流管上设置拦蓄盾;若干个截流井的排污出水口、闸门井和检查井之间通过截污干管连接;每个截流井的溢流出水口通过溢流管连接下游河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井包括进水口、排污出水口和溢流出水口,溢流出水口的上游侧设有溢流装置,用于在降雨中后期,将超出所述截污干管存储能力的雨水溢流至溢流管;所述排污出水口设置第一冲洗闸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截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系统还包括调蓄池,调蓄池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闸门井,调蓄池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检查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截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井包括一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进水口通过截污干管连接前一个截流井;一个出水口通过截污干管连接下游的检查井,且该出水口设有第二冲洗闸门;另一个出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调蓄池,且该出水口设有液动速闭闸门,用于及时开闭,控制向调蓄池的进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截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井包括两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一个进水口通过截污干管连接闸门井的出水口,另一个进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调蓄池的出水口,承接由上游侧输送的污水或由调蓄池暂存的污水;检查井的出水口连接污水处理厂,将管网水体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截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合流管上设置拦蓄盾,用于冲洗拦蓄盾后的管道沉积物,并将沉积物充入对应的截流井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截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系统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璞石慧芳胡轩彭昕刘树模陈亮赵宇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