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种植用开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424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种植用开沟装置,通过外部牵引车辆牵引,包括车架,所述车架通过其前端的牵引架与外部牵引车辆连接,所述车架下端中部设置有车轮;对称安装于车架前侧下端的两组第一立杆,所述第一立杆下端设置有向前延伸的犁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犁刀及下料装置的设置,在开沟的同时把底肥施了,一物多用,集成程度较高,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大机械生产模式,有利于推广。有利于推广。有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种植用开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农业种植用开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花卉等园艺作物,在中国通常指粮、棉、油、糖、麻、丝、烟、茶、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亦指狭义的农业,亦称农作物栽培业,通常指栽培农作物以取得植物性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在中国,种植业同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合在一起,为广义的农业;在对植物的种植过程中,往往需要提前用机器开沟,方便后期植物的种植。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0369454)公开了一种农业用种植用开沟装置,包括箱体、第一滑动板、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滑动板位于箱体内部,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在第一滑动板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圆型挡板,圆型挡板为两个,两个所述圆型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侧壁还滑动连接有滑动圆环,所述滚筒上分别设有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气缸改变了开沟深度,通过第二气缸改变了两条开沟的行宽,可以适应不同植物的种植需求,使用场景更加灵活,当开沟完成后,可将开沟装置收入箱体内部,保护其不受损坏,增加了使用寿命;但是,上述开沟装置功能较为单一,集成程度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大机械生产模式,使用场景受到非常大的局限性,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农业种植用开沟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开沟装置功能较为单一,集成程度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大机械生产模式,使用场景受到非常大的局限性,不利于推广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业种植用开沟装置,通过外部牵引车辆牵引,包括车架,所述车架通过其前端的牵引架与外部牵引车辆连接,所述车架下端中部设置有车轮;对称安装于车架前侧下端的两组第一立杆,所述第一立杆下端设置有向前延伸的犁刀;对称设置于车架前侧商店的两组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位于犁刀后侧;所述圆盘上设置有同轴竖直布置的转轴,所述转轴外套装有能够随着转轴转动间歇性下料的下料装置;所述圆盘下端设置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位于第一立杆正后方。
[0006]使用时,通过牵引架及车轮设置,能够在需要使用时通过外部牵引车辆牵引使得
本装置在农田里移动,并且随着其移动的同时,利用两组犁刀对经过的地面进行犁耕,进而达到开沟的目的;而下料装置的设置则能够间歇性在开出的沟内添加底肥,能够在开沟的同时把底肥施了,一物多用,集成程度较高,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大机械生产模式,有利于推广。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套装于转轴外的外筒及内筒,所述转轴上均布有多个向外延伸且穿过分隔板外筒及内筒的分隔板,所述相邻分隔板之间设置有与外筒内壁及内筒外壁抵触的储料桶,所述储料桶随转轴转动时恰好能够经过下料筒上方,所述储料桶上下两端均通过螺栓与外筒及内筒可拆卸连接。通过转轴、分隔板及储料桶的设置,能够预先将底肥放在各个储料桶内,然后转动转轴,当储料桶经过下料筒上方时,实现底肥的下料,因此只要合理控制转轴匀速转动,即可实现底肥的定量施撒,而且还保证底肥均匀的间隔距离,既能够避免不间断施肥导致肥力无法利用,又能够避免移栽植物吸收的肥力不均匀而影响植物生长;底肥经过下料筒引导以较低的位置抛下,避免底肥飞溅导致肥力不集中而影响植物生长的问题。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车架中部设置有与外部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主驱动杆,所述转轴下端穿过固定圆盘与第一链轮连接,所述主驱动杆通过第一链传动组件与第一链轮传动连接。通过外部驱动机构、第一链轮及第一链传动组件的设置,能够实现下料装置的自动化转动,确保底肥的自动化下料。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车架下端设置有位于第一立杆左右两侧的第二立杆,所述第二立杆下端设置有由上而下逐及向外倾斜的挡渣板,所述挡渣板沿前后方向布置且其之间的间距逐及增大。通过挡渣板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将犁刀翻开的泥土引导到两侧,避免浮土堆积、掉落,保证后续作业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两组挡渣板的设置,又能够使得中间的土起垄,方便需要起垅的芋头、西瓜等植物的作业。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料筒下端通过连接架与第一立杆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筒下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有能够向后翻转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为开口朝后的弧形板。由于犁刀的犁地深度不定,下料筒容易因离地太近而被撞击损坏,而离地太远又会导致施肥不够集中,达到的应有的肥力,因此通过铰接轴及下料板的设置,既能够确保不会离地太远,又能够在受到冲击是向后摆动而避免硬性碰撞损坏。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板前侧中部通过阻尼杆与第一立杆连接。通过阻尼杆的设置,能够达到缓冲及复位的目的。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杆两侧设置有向后包围下料板两侧的多个弧形杆,所述弧形杆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弧形杆外出与挡渣板之间存在间距。通过弧形杆的设置,不仅能够与挡渣板配合,对进入到挡渣板内侧的部分土块挤碎,既能够避免该部分土块损坏下料板,又能够利用该部分土壤覆盖在底肥上,盖住底肥避免肥力流失。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后侧中部铰接有能够向后摆动的摆臂,所述摆臂自由端一侧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传动组件与主驱动杆传动连接;所述摆臂自由端另一侧设置有由第二链轮驱动的转盘,所述转盘外套装有覆土轮;所述覆土轮内侧通过多个支撑杆与转盘连接,所述转盘外侧设置有多个覆土齿,所述覆土齿一侧均设置有高度高于其齿高的钉刺。通过第二链传动组件及第二链轮的设置,能够实现覆土轮的转动,就能够利用覆土齿在土垄上铲出一个移栽坑,方便后续的移栽,而且在合理设置第一链传动组
件及第二链传动组件传动比的情况下,使得能够在每个底肥旁的土垄上铲出对应的移栽坑,避免移栽坑与底肥距离过远而影响肥力。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后侧高于摆臂处铰接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内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下端与摆臂中部铰接;所述导向杆中部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导向筒直接的导向杆外设置有减震弹簧。通过导向筒、导向杆及减震弹簧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利用减震弹簧的弹力使得摆臂始终下压,进而确保覆土轮能够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减震弹簧的设置,覆土轮在遇到硬性碰撞时能够避让,避免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车架上端设置有座椅,所述座椅两侧的车架上设置有储物架,所述储物架及座椅均位于下料装置后方。通过座椅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就近向储料桶内加底肥,降低劳动强度;设置储物架,方便存储装有底肥的袋子。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犁刀及下料装置的设置,在开沟的同时把底肥施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种植用开沟装置,通过外部牵引车辆牵引,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通过其前端的牵引架与外部牵引车辆连接,所述车架下端中部设置有车轮;对称安装于车架前侧下端的两组第一立杆,所述第一立杆下端设置有向前延伸的犁刀;对称设置于车架前侧商店的两组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位于犁刀后侧;所述圆盘上设置有同轴竖直布置的转轴,所述转轴外套装有能够随着转轴转动间歇性下料的下料装置;所述圆盘下端设置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位于第一立杆正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套装于转轴外的外筒及内筒,所述转轴上均布有多个向外延伸且穿过分隔板外筒及内筒的分隔板,所述相邻分隔板之间设置有与外筒内壁及内筒外壁抵触的储料桶,所述储料桶随转轴转动时恰好能够经过下料筒上方,所述储料桶上下两端均通过螺栓与外筒及内筒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中部设置有与外部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主驱动杆,所述转轴下端穿过固定圆盘与第一链轮连接,所述主驱动杆通过第一链传动组件与第一链轮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下端设置有位于第一立杆左右两侧的第二立杆,所述第二立杆下端设置有由上而下逐及向外倾斜的挡渣板,所述挡渣板沿前后方向布置且其之间的间距逐及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开沟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弈辰杨洁莫甜洁彭二东刘正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