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396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治理装置,属于湿地治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蓄水箱,蓄水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蓄水箱的顶端开设有输水孔,输水孔上安装有密封塞,蓄水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诱虫灯,蓄水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水箱,控制水箱与蓄水箱连通,控制水箱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孔,控制水箱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进气孔,诱虫灯的下方安装有承载箱,承载箱的顶端高于进气孔的高度,控制水箱位于承载箱的内部。本申请具有较好的防治害虫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治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湿地治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度带。
[0003]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水稻一般在气候条件比较热的季节种植,并且水稻种植需要水,因此水稻的周边会产生大量的害虫。人们利用虫类趋光的特点,使用诱虫灯吸引害虫,通常在诱虫灯下方放置水盆,害虫围灯飞舞,撞击诱虫灯就会跌落水中,但是掉入水中的害虫有部分还可能重新起飞逃逸,特别是用水盆集虫,水盆中的水在炎热的天气下容易蒸发,引诱来而未被溺死的害虫聚集在灯下1m半径范围内,可能会形成虫害。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湿地治理装置没有起到较好的防治害虫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现有的湿地治理装置没有起到较好的防治害虫的效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治理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治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治理装置,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蓄水箱的顶端开设有输水孔,所述输水孔上安装有密封塞,所述蓄水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诱虫灯,所述蓄水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水箱,所述控制水箱与所述蓄水箱连通,所述控制水箱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孔,所述控制水箱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诱虫灯的下方安装有承载箱,所述承载箱的顶端高于所述进气孔的高度,所述控制水箱位于所述承载箱的内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出水孔和进气孔都堵住,通过输水孔向蓄水箱中输水,再使用密封塞将输水孔堵住,打开出水孔和进气孔后,蓄水箱中的水通过出水孔流入承载箱中,当承载箱中的水位超过进气孔,外界的空气无法通过进气孔进入蓄水箱内,蓄水箱内的水与承载箱内的水存在液位差,蓄水箱内的气压与液位差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出水孔停止向承载箱中排水。害虫在诱虫灯的引诱下对诱虫灯进行撞击,然后掉落至承载箱内,并溺死在承载箱内的水中。当承载箱内的水位低于进气孔时,出水孔开始向承载箱排水,从而保证承载箱内始终有水,害虫不易从承载箱中逃离,起到较好的防治害虫的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承载箱内安装有滤水框,所述滤水框位于所述控制水箱的右侧,所述
滤水框的顶端与所述承载箱的顶端共面。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水框与控制水箱相邻,从而将承载箱内溺死的害虫与控制水箱分隔,防止承载箱内的害虫过多而堵住进气孔或者出水孔,蓄水箱内的水能够从出水孔顺利排出,并流向承载箱内,且害虫掉落在滤水框内,将滤水框与承载箱分离就可以将溺死的害虫倒出。
[0011]优选的,所述承载箱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排水通槽,所述排水通槽的高度低于所述承载箱的顶端高度且高于所述进气孔的高度。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载箱中的害虫较多并导致承载箱中的水位上升时,多余的水从排水通槽中流出,防止水位到达承载箱顶端时,水面上的害虫逃离承载箱。
[0013]优选的,所述承载箱上铰接有固定爪,所述滤水框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爪与所述固定块卡扣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爪与固定块卡扣连接,从而使过滤框不易从承载箱内脱离。
[0015]优选的,所述输水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密封塞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密封塞与所述输水孔螺纹配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塞与输水孔螺纹配合,从而使密封塞的外侧壁与输水孔的内侧壁紧密抵接,外界空气不易通过输水孔进入蓄水箱内部,只有当承载箱中的水位低于进气孔时,出水孔才会向承载箱中输水,从而保证承载箱中的水位始终与进气孔的高度持平。
[0017]优选的,所述蓄水管的左侧面底端处固定安装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的底端安装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外侧壁的顶端与湿地土壤层的表面间隔有距离,所述分水管与所述主水管的连接处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分水管的高度。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稻田中的水位超过集水管的顶端时,稻田中的水通过集水管流向分水管,再通过分水管流向排水管,通过排水管排放,稻田中缺水时,向蓄水箱内注水,蓄水箱内的水通过主水管和分水管流向各个集水管,从而对稻田进行均匀且高效的浇灌。
[0019]优选的,所述集水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外侧壁和顶面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水稻田中存在许多生物和植物等杂质,当稻田中的水通过集水管进行排放时,过滤孔将杂质隔离,防止有杂物进入集水管,将集水管或分水管堵塞住,从而保证水流顺利排放。
[0021]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与所述主水管上均安装有截止阀。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和主水管上均安装有截止阀,从而便于控制稻田中的输水和排水。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害虫在诱虫灯的引诱下对诱虫灯进行撞击,然后掉落至承载箱内,并溺死在承载箱内的水中,起到较好的防治害虫的效果;
[0025]2.稻田中的水通过集水管进行排放时,过滤筒将杂质隔离,防止有杂物进入集水
管,将集水管或分水管堵塞住,从而保证水流顺利排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3是蓄水箱的部分示意图。
[0029]图4是承载箱和控制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蓄水箱;11、输水孔;12、密封塞;13、支撑杆;2、输水组件;21、主水管;22、分水管;23、集水管;24、过滤筒;25、排水管;26、截止阀;3、杀虫组件;31、太阳能板;32、诱虫灯;33、控制水箱;331、出水孔;332、进气孔;34、承载箱;35、滤水框;36、排水通槽;37、固定爪;38、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治理装置。参照图1,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治理装置包括蓄水箱1,蓄水箱1的底面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3,蓄水箱1的顶面上开设有输水孔11,输水孔11内安装有密封塞12,密封塞12与输水孔11螺纹配合。蓄水箱1左侧面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作为输水组件2的主水管21,主水管2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分水管22,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治理装置,包括蓄水箱(1),所述蓄水箱(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3),所述蓄水箱(1)的顶端开设有输水孔(11),所述输水孔(11)上安装有密封塞(12),所述蓄水箱(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诱虫灯(3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水箱(33),所述控制水箱(33)与所述蓄水箱(1)连通,所述控制水箱(33)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孔(331),所述控制水箱(33)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进气孔(332),所述诱虫灯(32)的下方安装有承载箱(34),所述承载箱(34)的顶端高于所述进气孔(332)的高度,所述控制水箱(33)位于所述承载箱(34)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箱(34)内安装有滤水框(35),所述滤水框(35)位于所述控制水箱(33)的右侧,所述滤水框(35)的顶端与所述承载箱(34)的顶端共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箱(3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排水通槽(36),所述排水通槽(36)的高度低于所述承载箱(34)的顶端高度且高于所述进气孔(332)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丹王勉张志国李登俊汤健谢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九绿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