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容性负载启动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388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低压电池管理系统由于瞬态电流过大而导致电池管理系统触发短路保护,导致负载无法正常启动的问题,尤其涉及一种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容性负载启动电路,包括低压电池管理系统,低压电池管理系统中增设有容性负载启动电路,容性负载启动电路包括作为电路启动信号输入端口的Pre_drive,Pre_drive依次串联分压电阻R26、三极管Q10、电阻R24、三极管Q9和电阻R21,分压电阻R26接入三极管Q10的基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增加容性负载启动电路,在负载启动时提供电荷为电容充电,从而达到正常启动负载的目的。而达到正常启动负载的目的。而达到正常启动负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容性负载启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池管理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容性负载启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使用低压(12V或24V)电池管理系统组成的电池包在面对大容量的容性负载时,很容易因为瞬态电流过大而导致电池管理系统触发短路保护,而这种保护是非必要的,并且会导致负载无法正常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容性负载启动电路,解决了低压电池管理系统由于瞬态电流过大而导致电池管理系统触发短路保护,导致负载无法正常启动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容性负载启动电路,包括低压电池管理系统,低压电池管理系统中增设有容性负载启动电路;
[0007]容性负载启动电路包括作为电路启动信号输入端口的Pre_drive,Pre_drive依次串联分压电阻R26、三极管Q10、电阻R24、三极管Q9和电阻R21,分压电阻R26接入三极管Q10的基极,三极管Q10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4接入三极管Q9的基极,三极管Q9的集电极接入电阻R21,电阻R28并联在三极管Q10的基极和发射极;
[0008]电阻R21串联有MOS管M3并接入其栅极,MOS管M3的源极与电阻R21之间设有稳压管Z2,MOS管M3的源极和稳压管Z2之间并联有电阻R23,MOS管M3的漏极串接有电阻R27并构成Pre

B,电阻R27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20、R22和R25;
[0009]MOS管M3的源极构成Pre

A,在Pre

A与Pre

B之间并联电容C4和C5,电容C4和C5之间串联,电阻R27和电容C4、C5之间设有稳压管TV1、TV2、TV3、TV4,且稳压管TV1、TV2、TV3、TV4并联在Pre

A与Pre

B之间。
[0010]进一步地,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MCU、充放电主回路、AFE驱动模块和蓝牙通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MCU的型号为PIC16F1829

I/SS。
[0011]进一步地,数据处理模块MCU包括电阻R1和电容C1组成MCU的复位电路,通过电阻R2为MCU进行上电复位,数据处理模块MCU的1脚和20脚为电源和接地端。
[0012]进一步地,数据处理模块MCU的端口RC5通过电阻R4输出容性负载启动电路的使能信号Pre

drive,大电流触发电路输出信号SHORT通过电阻R6输入数据处理模块MCU端口RC4。
[0013]进一步地,数据处理模块MCU的端口RB7通过电阻R3输出信号DSG驱动电池输出开
关控制电路。
[0014]进一步地,三极管Q9的型号采用MMBT3906,三极管Q10的型号采用MMBT3904,MOS管M3的型号采用HY3010D,稳压管TV1、TV2、TV3和TV4的型号采用SMCJ24CA。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容性负载启动电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在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发生大电流或短路保护后,数据处理模块MCU检测到大电流触发电路产生的触发信号,然后数据处理模块MCU关闭低压电池管理系统中的充放电主回路,打开容性负载启动电路,通过启动电路反复为负载电容充电,在充电达到设定时长后,打开充放电主回路且关闭容性负载启动电路,使负载正常工作。
[0018]2、本技术通过在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增加容性负载启动电路,在负载启动时提供电荷为电容充电,从而达到正常启动负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容性负载启动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容性负载启动电路与电池管理系统主控模块关系原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数据处理模块MCU的原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电池输出开关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大电流触发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6]图1

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容性负载启动电路,包括低压电池管理系统,低压电池管理系统中增设有容性负载启动电路;
[0027]容性负载启动电路包括作为电路启动信号输入端口的Pre_drive,Pre_drive依次串联分压电阻R26、三极管Q10、电阻R24、三极管Q9和电阻R21,分压电阻R26接入三极管Q10的基极,三极管Q10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4接入三极管Q9的基极,三极管Q9的集电极接入电阻R21,电阻R28并联在三极管Q10的基极和发射极;
[0028]电阻R21串联有MOS管M3并接入其栅极,MOS管M3的源极与电阻R21之间设有稳压管Z2,MOS管M3的源极和稳压管Z2之间并联有电阻R23,MOS管M3的漏极串接有电阻R27并构成Pre

B,电阻R27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20、R22和R25;
[0029]MOS管M3的源极构成Pre

A,在Pre

A与Pre

B之间并联电容C4和C5,电容C4和C5之间串联,电阻R27和电容C4、C5之间设有稳压管TV1、TV2、TV3、TV4,且稳压管TV1、TV2、TV3、TV4并联在Pre

A与Pre

B之间,三极管Q9的型号采用MMBT3906,三极管Q10的型号采用MMBT3904,MOS管M3的型号采用HY3010D,稳压管TV1、TV2、TV3和TV4的型号采用SMCJ24CA。
[0030]如图2所示,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充放电主回路、AFE驱动模块和
蓝牙通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MCU的型号为PIC16F1829

I/SS。
[0031]如图3所示,数据处理模块MCU包括电阻R1和电容C1组成MCU的复位电路,通过电阻R2为MCU进行上电复位,数据处理模块MCU的1脚和20脚为电源和接地端,数据处理模块MCU的端口RC5通过电阻R4输出容性负载启动电路的使能信号Pre

drive,大电流触发电路输出信号SHO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容性负载启动电路,包括低压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低压电池管理系统中增设有容性负载启动电路;容性负载启动电路包括作为电路启动信号输入端口的Pre_drive,Pre_drive依次串联分压电阻R26、三极管Q10、电阻R24、三极管Q9和电阻R21,分压电阻R26接入三极管Q10的基极,三极管Q10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4接入三极管Q9的基极,三极管Q9的集电极接入电阻R21,电阻R28并联在三极管Q10的基极和发射极;电阻R21串联有MOS管M3并接入其栅极,MOS管M3的源极与电阻R21之间设有稳压管Z2,MOS管M3的源极和稳压管Z2之间并联有电阻R23,MOS管M3的漏极串接有电阻R27并构成Pre

B,电阻R27的两端并联有电阻R20、R22和R25;MOS管M3的源极构成Pre

A,在Pre

A与Pre

B之间并联电容C4和C5,电容C4和C5之间串联,电阻R27和电容C4、C5之间设有稳压管TV1、TV2、TV3、TV4,且稳压管TV1、TV2、TV3、TV4并联在Pre

A与Pre

B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蓝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