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364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接头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取电单元、保护单元、信号接收单元、控制计算机总站,保护单元由一号保护壳和二号保护壳组成。该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取电连接头以及图像采集头的安装全面采集电缆接头处的温度、电力和图像信息,通过具体且详细的数据完成电缆接头处的监测,配合信号接收单元和控制计算机总站,完成及时有效的远程监测,避免动用人力定期监测,大大提高了实际的监测频率,较人工监测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电缆接头处故障后难以发觉,提高抢修效率,提高电力使用稳定。用稳定。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接头检测
,具体为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等,其中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

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高压电缆接头是电缆线路中的部件,用它来实现两段电缆的连接,同时改善两根电缆末端电场,长电路必须将两段或多段电缆通过连接起来,这就需要直通接头。直通接头是连接两根电缆形成连续电路的附件,特指接头的金属外壳与被连接电缆的金属屏蔽和绝缘屏蔽在电气上连续的接头。高压线路为了减少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动势,需要绝缘接头来实现交叉换位连接,以消除感应电势产生的环流电流。绝缘接头将电缆的金属套、金属屏蔽和绝缘屏蔽在电气上断开的接头。电缆接头按其在线路中的作用,除了绝缘接头和直通接头,可有分支接头和过度接头,对于高压电缆线路要做以下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工作:
[0003]1.定期或不定期巡视,以发现电缆及其附属设施的异常和隐患并及时处理缺陷或隐患;
[0004]2.每季度对电缆终端、中间接头和附属设施进行一次红外热成像测试;
[0005]3.每季度测量一次电缆护层循环电流;
[0006]4.在新电缆投运一年后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此后每6年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主要项目是测试主绝缘电阻、护层绝缘电阻和主绝缘做交流耐压试验。
[0007]目前的高压电缆连接头古故障检测系统,通常受环境因素以及自身的影响,在户外长时间工作状态下,经常会出现各类故障,受外界环境的天气气候带来的雨雪侵蚀和冰冻,以及强光的照射,大大降低了电缆接头的实际使用寿命,此外还有外界环境中对电缆接头的摩擦效果,这使得电缆接头的故障频率大大增加,影响高压电力的稳定输送,且受自身因素影响,高压电力电缆的短路等,容易造成电缆连接头处的过快升温,甚至出现着火情况,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力电缆面对的挑战较大,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然而目前的电力电缆连接头的故障监测系统不够成熟,针对短路等过热故障仅仅通过对连接头处的温度检测,无法实现及时有效的故障判断,其他故障检测则通过定期的人工方法检测,需要运行维护人员定期到现场测量、记录,然后人工分析数据,实际故障检测效率较低,监测过程费时费力,此外,目前的高压电缆接头在投入使用时,为了方便温度监测以及人工定期检测,实际电缆接头的保护较为简单,保护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具备及时有效的远程监测以及简单便捷的保护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取电单元、保护单元、信号接收单元、控制计算机总站,其特征在于:保护单元由一号保护壳和二号保护壳组成,所述一号保护壳和二号保护壳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开设有套孔,所述套孔的内表面活动套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锁紧帽,信息采集单元由温度传感器、图像采集头和连接线组成,取电单元由取电连接头和连接线组成,所述二号保护壳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表面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取电连接头和图像采集头固定套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取电连接头和图像采集头的顶面均与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二号保护壳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警报器。
[0010]优选的,所述一号保护壳和二号保护壳的形状均为半圆形,所述一号保护壳和二号保护壳的两端面均开设有套接槽,所述套接槽内表面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外表面开设有弧槽。
[0011]优选的,所述一号保护壳外表面的侧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一号保护壳的底面开设有底部孔,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散热孔每三个为两组,两组所述散热孔左右对称分布在一号保护壳的外表面上。
[0012]优选的,信息采集单元位于保护单元顶部,且通过采集电缆接头表面附近处的热量信息和图像信息并发送给信号接收单元,信号接收单元将处理后的信息上传给控制计算机总站,所述温度传感器选用高精度数字传感器,并通过连接线与控制总线连接,通过控制总线连接信号接收单元。
[0013]优选的,取电单元安装在保护单元顶部且其下端与电缆接头电性连接,上传电缆接头的电流数据并向各单元提供运行电量。
[0014]优选的,保护单元安装在电缆接头的外侧,保护电缆接头并安装信息采集单元和取电单元以及警报器。
[0015]优选的,控制计算机总站安装在控制室内,用于接收信息采集单元发输送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处理,控制警报器闪烁。
[0016]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17]第一步;将温度传感器、取电连接头和图像采集头套接在二号保护壳顶面上的安装孔中,使得四组保护套分别卡接在一号保护壳和二号保护壳的套接槽中;
[0018]第二步;并将电缆接头的两侧置于保护套的内表面上,且使得取电连接头的下端与电缆接头连接,将一号保护壳和二号保护壳合并,将螺纹杆套接在固定板的套孔中并穿过固定板且延伸至固定板的下方,将锁紧帽螺纹套接在螺纹杆的外表面上;
[0019]第三步;通电时电缆接头逐渐升温,部分热量通过侧面的散热孔流出,温度传感器采集电缆接头处温度并通过连接线上传给信号接收器,图像采集头间断将电缆接头处图像拍摄并通过连接线传送给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将温度信号和图像信号以及电流信号上传给控制计算机总站。
[0020]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该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通过在电缆接头的外侧增设两个半圆形
的一号保护壳和二号保护壳,且在二号保护壳的顶面开设安装孔,实现温度传感器和取电连接头以及图像采集头的安装,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取电连接头以及图像采集头的安装全面采集电缆接头处的温度、电力和图像信息,通过具体且详细的数据完成电缆接头处的监测,配合信号接收单元和控制计算机总站,完成及时有效的远程监测,避免动用人力定期监测,大大提高了实际的监测频率,较人工监测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电缆接头处故障后难以发觉,提高抢修效率,提高电力使用稳定。
[0022]2、该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通过在电缆接头的外侧增设两个半圆形的一号保护壳和二号保护壳,使得电缆接头安装后置于一号保护壳和二号保护壳的内部,避免环境中的雨雪腐蚀,以及有效减小强光暴晒,提高了电缆接头表面结构材质的稳定,避免电缆接头外壳破损造成的漏电故障,实现有效监测的同时完成对电缆接头的保护,有效减小电缆接头的故障率,提高电缆接头的使用寿命,进而有效保证了电缆通电运行的稳定,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单元、取电单元、保护单元、信号接收单元、控制计算机总站,其特征在于:保护单元由一号保护壳(1)和二号保护壳(2)组成,所述一号保护壳(1)和二号保护壳(2)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正面开设有套孔(17),所述套孔(17)的内表面活动套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锁紧帽(5),信息采集单元由温度传感器(7)、图像采集头(9)和连接线(10)组成,取电单元由取电连接头(8)和连接线(10)组成,所述二号保护壳(2)的顶面开设有安装孔(6),所述安装孔(6)的内表面分别与温度传感器(7)、取电连接头(8)和图像采集头(9)固定套接,所述温度传感器(7)、取电连接头(8)和图像采集头(9)的顶面均与连接线(10)电性连接,所述二号保护壳(2)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警报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保护壳(1)和二号保护壳(2)的形状均为半圆形,所述一号保护壳(1)和二号保护壳(2)的两端面均开设有套接槽(14),所述套接槽(14)内表面设有保护套(15),所述保护套(15)的外表面开设有弧槽(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保护壳(1)外表面的侧面开设有散热孔(12),所述一号保护壳(1)的底面开设有底部孔(13),所述散热孔(1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散热孔(12)每三个为两组,两组所述散热孔(12)左右对称分布在一号保护壳(1)的外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接头用故障电子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采集单元位于保护单元顶部,且通过采集电缆接头表面附近处的热量信息和图像信息并发送给信号接收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桂权夏秋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依卡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