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能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储能
,特别涉及一种蓄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制冷和制热系统均需要使用蓄能装置。蓄能装置的使用可显著减小能量供给侧与需求侧间的不平衡问题,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其次,当需求侧的需求随时间存在剧烈变化时,蓄能装置的使用可“削峰填谷”,减小能量供给侧的峰值功率。进而降低制冷或制热设备的尺寸,提升系统的经济性。
[0003]蓄能系统的使用会增加系统冷启动时间,降低用户体验感。在传统蓄能系统地使用过程中,制冷或制热系统需先冷却或加热蓄能系统后,方可满足用户侧需求。这一冷启动过程往往耗时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大大降低用户体验感。另一方面,部分蓄能设备通过复杂的管网结构或者流程切换来避免冷启动过程,但会致使设备造价地提升和系统控制难度地增加。除此之外,常规蓄能设备内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会致使蓄能系统蓄能能力下降,降低蓄能效果。
[0004]因此,十分有必要提出一种可快速冷启动的蓄能装置,降低冷启动阶段用户的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适用于非间壁式换热,包括:储罐(1)、设置于所述储罐(1)内的可调堰板(2)、设置于所述储罐(1)侧边的冷启动阀(3)和设置于所述储罐(1)底部的储罐出口阀(4);其中:当所述蓄能装置处于零蓄能模式时,所述可调堰板(2)处于平衡状态且与所述储罐(1)的内壁面完全贴合,流入所述储罐(1)的流体经所述可调堰板(2)的同侧由所述冷启动阀(3)流出;当所述蓄能装置处于冷启动模式时,所述可调堰板(2)小角度偏离平衡位置且与所述储罐(1)的内壁面间存在较小的间隙,流入所述储罐(1)的流体中大部分流体经所述可调堰板(2)同侧由所述冷启动阀(3)流出;少数流体经所述可调堰板(2)的异侧由所述储罐出口阀(4)流出;当所述蓄能装置处于正常运行模式时,所述可调堰板(2)大角度偏离平衡位置且与所述储罐(1)的内壁面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流入所述储罐(1)的流体经所述可调堰板(2)的异侧由所述储罐出口阀(4)流出。2.一种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适用于单股流体间壁式换热,包括储罐(1)、设置于所述储罐(1)内的可调堰板(2)、第一流体换热器(5)、以及与所述第一流体换热器(5)连接的冷启动阀(3)及储罐出口阀(4);当所述蓄能装置处于冷启动模式时,所述可调堰板(2)处于平衡位置或小角度偏离平衡位置且与所述储罐(1)的内壁面间存在较小的间隙,流入所述储罐(1)的流体在所述第一流体换热器(5)内与蓄能介质进行间壁式换热,所述流体中大多数流体经所述冷启动阀(3)流出;少数流体经所述储罐出口阀(4)流出;当所述蓄能装置处于正常运行模式时,所述可调堰板(2)大角度偏离平衡位置且与所述储罐(1)的内壁面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流入所述储罐(1)的流体在所述第一流体换热器(5)内与蓄能介质进行间壁式换热,所述流体经所述储罐出口阀(4)流出。3.一种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装置适用于多股流体间壁式换热,包括:储罐(1)、设置于所述储罐(1)内的可调堰板(2)、设置于所述储罐(1)内的第一流体换热器(5)和第二流体换热器(6);其中:当所述蓄能装置处于冷启动模式时,所述可调堰板(2)处于平衡位置或小角度偏离平衡位置且与所述储罐(1)的内壁面间存在较小的间隙,流入所述储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丁,公茂琼,刘子健,白银,郭浩,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中科光物理与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