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伏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331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太阳能光伏大棚,包括大棚本体、遮阳网及光伏板,所述大棚本体上方架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通过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大棚本体的棚顶上方,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形成一平板状框架,所述遮阳网设置于所述平板状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位于所述平板状框架的顶部还设有呈人字状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均匀铺设有所述光伏板,所述第二斜面为镂空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光伏板铺设于支撑框架的斜面上,使得光伏板的安装较为方便,不存在堵漏疏水问题,方便维护;且提升光伏板的发电量,以满足后续补光和供暖需求;最后便于控制光线及通风,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光伏大棚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大棚的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大棚。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大棚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且光伏技术运用于农业大棚已成为近年来的趋势。光伏农业大棚,是指在大棚骨架上覆盖太阳能光伏组件,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整个温室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能够实现光能、储能以及现代农业设施的有机结合。可以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整个温室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且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可以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解决温室大棚冬季供暖需求,提高大棚温度,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
[0003]但是,现有的光伏农业大棚大多采用将光伏板直接铺设于棚顶上,为了保证光线能够进入大棚内部的同时,也能有部分被光伏板吸收,光伏板的铺设为等距离间隔铺设于大棚的棚顶上,该光伏板的架设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0004]第一,光伏板与大棚棚顶的契合度不高,且光伏板与大棚棚顶的安装较为复杂,需在大棚棚顶上增加多个连接件,结构复杂,大棚棚顶的承重过大,容易弯折;且大棚棚顶存在漏水、排水不畅等问题,
[0005]而堵漏疏水成本较高,整体制造成本较高;
[0006]第二,光伏板直接铺设于大棚的棚顶上,不利于大棚内部的通风,且透光率较差,阻碍农作物生长;
[0007]第三,该等方式铺设的光伏板的发电量较小,不足以支撑后续的补光、供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太阳能光伏大棚,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太阳能光伏大棚,包括大棚本体、遮阳网及光伏板,所述大棚本体上方架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通过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大棚本体的棚顶上方,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形成一平板状框架,所述遮阳网设置于所述平板状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位于所述平板状框架的顶部还设有呈人字状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均匀铺设有所述光伏板,所述第二斜面为镂空状。
[0011]其中,为使光伏板铺设的数量满足电能需求,且方便光伏板的安装,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斜面的长度,以使所述第一斜面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斜面的下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2]其中,为加强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支撑效果,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由至少一个的第一横梁和至少一个的第一纵梁搭设而成,两两相对的所述第一横梁的上端相互抵接,下端与所述平板状框架连接,所述第一纵梁连接同侧的多个所述第一横梁,不同侧的所述第一横梁之间连接有抵接梁,以支撑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一
横梁上设有加强板,以加强所述第一横梁的支撑。
[0013]其中,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为几字梁,所述几字梁包括一顶板和位于所述顶板两侧的侧板,两侧板在相互背离的一侧向外翻形成沟槽,所述顶板和所述两侧板形成一“几”字形,所述两侧板分别朝向内侧方向内凹形成过度面,并在弯折处形成棱条,所述顶板朝向几字梁底部方向下凹形成安装面,并在弯折处形成棱条,所述光伏板的两端设于所述安装面上。
[0014]其中,为防止光伏板掉落,所述第一横梁的下端的末端向上弯折,形成一角度小于90
°
的折角。
[0015]其中,为保证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稳定安装,所述平板状框架由至少两个第二横梁和第二纵梁连接而成,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设有多根支撑管以支撑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
[0016]其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至少两个卡接座,所述卡接座上设有三个通孔供三根所述支撑管插接,所述三根支撑管的长度不一,以使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支撑管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所述第二横梁对应所述第一斜面的下方位置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卡接座,所述第二横梁对应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连接处的位置设有一个所述卡接座,该卡接座上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连接,中间一根的所述支撑管垂直于所述第二横梁,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连接处。
[0017]其中,为加强支撑柱的支撑效果,防止支撑柱与第三纵梁的连接处断裂,所述大棚本体包括立柱、第三横梁、第三纵梁和弧形管,所述大棚本体通过立柱支撑于地面上,所述立柱的上端连接有第三横梁和第三纵梁,弧形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三纵梁上,形成所述棚顶,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于所述第三纵梁上,所述第三纵梁的横截面为一平底V字形,所述第三纵梁的侧面与所述弧形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有一脚座,所述角座具有卡接板和延伸板,所述卡接板呈凹字型,所述支撑柱的下段卡设于所述卡接板上,所述延伸板设于所述卡接板的底侧,所述延伸板的两端沿着同一方向向外弯折,延伸出第一侧板,第一侧板的末端向内弯折,延伸出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三纵梁的侧面平行,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纵梁的侧面,使得所述支撑柱的下段与所述第三纵梁固定连接。
[0018]其中,为进一步保证支撑柱的支撑作用,防止支撑柱与平板状框架的连接处断裂,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两侧固定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为矩形片状,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一侧向外延伸出供所述第二横梁固定锁付的卡槽,所述卡槽呈凹字型,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卡接于卡槽中,并通过螺栓锁紧;所述第一横梁通过第二连接片固定于所述第二纵梁上,所述第二连接片为U型片状,所述U型片状的两侧边卡设于所述第二纵梁的上表面,第一横梁连接于所述U型片状的底面上;位于所述支撑柱上方的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两侧边与所述第一连接片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纵梁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
[0019]其中,为方便遮阳网的收展,所述遮阳网与自动收卷机构连接,以控制所述遮阳网的展开与收合。
[0020]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第一,光伏板安装于支撑框架上的斜面上,光伏板与支撑框架上的斜面的契合度
较高,安装简单方便,不影响大棚棚顶,避免大棚棚顶因承重过大而弯折;
[0022]第二,支撑框架与大棚棚顶有一定距离,保证光线的入射,且也能使得大棚内部的通风顺畅,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0023]第三,通过控制遮阳网的展开或收合,可以控制太阳光进入大棚内的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0024]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其中隐藏部分遮阳网;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侧视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其中隐藏遮阳网;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几字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几字梁的局部示意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的组装示意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卡接座的组装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本体、遮阳网及光伏板,所述大棚本体上方架设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通过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大棚本体的棚顶上方,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形成一平板状框架,所述遮阳网设置于所述平板状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位于所述平板状框架的顶部还设有呈人字状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上均匀铺设有所述光伏板,所述第二斜面为镂空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斜面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由至少两个的第一横梁和至少一个的第一纵梁搭设而成,两两相对的所述第一横梁的上端相互抵接,下端与所述平板状框架连接,所述第一纵梁连接同侧的多个所述第一横梁,不同侧的所述第一横梁之间连接有抵接梁,以支撑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加强板,以加强所述第一横梁的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为几字梁,所述几字梁包括一顶板和位于所述顶板两侧的侧板,两侧板在相互背离的一侧向外翻形成沟槽,所述顶板和所述两侧板形成一“几”字形,所述两侧板分别朝向内侧方向内凹形成过度面,并在弯折处形成棱条,所述顶板朝向几字梁底部方向下凹形成安装面,并在弯折处形成棱条,所述光伏板的两端设于所述安装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的下端的末端向上弯折,形成一角度小于90
°
的折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状框架由至少两个第二横梁和第二纵梁连接而成,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设有多根支撑管以支撑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光伏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至少两个卡接座,所述卡接座上设有三个通孔供三根所述支撑管插接,所述三根支撑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联宗林耀聪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农丰园大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