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32936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结构为以下结构的一种:所述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是从北极土壤弯孢聚壳属真菌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从北极土壤弯孢聚壳属真菌D

1(Eutypella sp.D

1)中经固体培养基高产发酵、提取、分离纯化得到的Eudesmanolide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南北两极地区极端的生存环境,导致极地真菌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防御能力,从而产生许多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和新的突破口,一直是天然药物学家的研究对象。药源材料Eutypella sp.D

1分离自北极高纬度(78
°
55

N)仙女木根基土壤,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etes、炭角菌目Xylariales、胶孢壳科Diatrypaceae、弯孢聚壳属Eutypella。目前,文献报道该种属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桉烷型倍半萜、海松烷二萜、甾体、苯并吡喃衍生物、γ

内酯类以及细胞松弛素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存在着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神经毒性、抗疟、抗菌等,从该种属中分离得到的海松烷二萜化合物Libertellenone C有非常良好的抗菌活性(参见文献:谭俊杰,张捷,李医明.弯孢聚壳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菌物学报,2017,36(9):1181

1191.)。
[0003]目前,报道的源于该种属的Eudesmanolide类化合物的产量极低,严重限制其后续应用。专利技术人卢小玲前期(Natural Product Research,2017,3,1676

1681)报道了化合物2eut

Guaiane sesquiterpene的提取制备方法,但产量极低,仅有0.1%,如何获得高产量和高纯度并适合药物开发的化合物2eut

Guaiane sesquiterpene的发酵、提取和分离方法,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合成固体培养基进行发酵,化合物2eut

Guaiane sesquiterpene的产量是前期报道的液体培养基产量的500倍。同时,至今未见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Eudesmanolide类化合物1的报道;也未见化合物2eut

Guaiane sesquiterpene对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和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具有抗菌活性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结构为以下结构的一种:
[0009][0010]所述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是从北极土壤弯孢聚壳属真菌D

1(Eutypella sp.D

1)中经提取、分离纯化得到。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第一步,制备总提物
[0013]从保种平板上挑取少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144的弯孢聚壳菌D

1(Eutypella sp.D

1)的菌丝体,接种到250mL三角瓶中进行种子培养,每个三角瓶装100mL的PDB培养基,28℃摇床恒温培养,转速180r/min,培养3.5天后获得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按照5%v/v的接种量接种到装有200mL固体发酵培养基的20mm
×
20cm培养皿中进行扩大培养,置于20℃静置培养45天获得发酵液。
[0014]所述PDB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浸出粉10g,葡萄糖20g,蒸馏水1000mL。
[0015]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51.4g/L,硝酸钠3.3g/L,尿素2.5g/L,酵母提取物0.7g/L,三水磷酸氢二钾0.07g/L,七水硫酸镁0.4g/L,氯化钾0.625g/L,七水硫酸亚铁18.75mg/L,无水氯化钙6.5g/L,六水氯化钴3.125mg/L,琼脂20g/L。
[0016]将上述培养得到的发酵液过滤,分别获得菌体和菌液;菌液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蒸干溶剂得到第一部分浸膏;菌体用二氯甲烷:甲醇=1:1超声提取3次,30min/次,浓缩提取液至无有机溶剂,加水混悬,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蒸干溶剂得到第二部分浸膏;将上述第一部分浸膏和第二部分浸膏合并获得总提物;
[0017]第二步,分离纯化
[0018]将上述总提物经减压液相柱色谱VLC,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0:1,80:1,50:1,20:1,10:1,5:1,2:1,1:1,0:1为溶剂进行梯度洗脱,根据TLC薄层层析显色合并相似流分,得到20个组分Fr.A

T;
[0019]组分Fr.K经反相高效液相纯化,条件为65%甲醇/水,流速2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保留时间为37分钟,得到化合物1;保留时间为39分钟,得到化合物2。
[0020]所述化合物1、化合物2的结构如下所示:
[0021][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0023]所述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为以下结构的一种:
[0024][0025]所述抗菌药物指的是抗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药物、抗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药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药物、抗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药物、抗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药物。
[0026]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生长都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其抑菌活性MIC值大小与阳性对照药氨苄西林相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为以下结构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是从北极土壤弯孢聚壳属真菌D

1中经提取、分离纯化得到。3.一种Eudesmanolide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备总提物从保种平板上挑取少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144的弯孢聚壳菌D

1的菌丝体,接种到250mL三角瓶中进行种子培养,每个三角瓶装100mL的PDB培养基,28℃摇床恒温培养,转速180r/min,培养3.5天后获得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按照5%v/v的接种量接种到装有200mL固体发酵培养基的20mm
×
20cm培养皿中进行扩大培养,置于20℃静置培养45天获得发酵液;所述PDB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浸出粉10g,葡萄糖20g,蒸馏水1000mL;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51.4g/L,硝酸钠3.3g/L,尿素2.5g/L,酵母提取物0.7g/L,三水磷酸氢二钾0.07g/L,七水硫酸镁0.4g/L,氯化钾0.625g/L,七水硫酸亚铁18.75mg/L,无水氯化钙6.5g/L,六水氯化钴3.125mg/L,琼脂20g/L;将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豪冰刘小宇宁哲胡波陈海燕程思桐卢小玲何颖焦炳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