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电线、线圈和电气/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41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1
绝缘电线具有导体和覆盖该导体的绝缘覆膜,构成该绝缘覆膜的绝缘层中的至少1层包含热固性树脂A和摩擦电序低于热固性树脂A的树脂B。优选的热固性树脂A为聚酰亚胺,优选的树脂B为氟树脂、有机硅树脂或聚丙烯树脂。在该绝缘覆膜的至少最外层中,优选的是,热固性树脂A构成连续相,树脂B构成分散相,该绝缘覆膜的最表面的树脂B的面积占有率为10%以上,该绝缘覆膜的优选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30%以上。覆膜的优选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30%以上。覆膜的优选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3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绝缘电线、线圈和电气/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电线、线圈和电气/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逆变器相关设备(高速开关元件、逆变器电机、变压器等电气/电子设备用线圈等)中,使用了在导体的周围形成有绝缘性树脂的被覆层(绝缘覆膜)的绝缘电线(漆包线)作为磁导线。
[0003]近年来,伴随着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的普及,要求电机效率的提高,要求高电压下的电机的工作、逆变器控制。若在这样的高电压下使用绝缘电线,则在绝缘覆膜表面会产生局部放电(电晕放电),诱发绝缘覆膜的劣化。为了抑制该局部放电,使用介电常数低的树脂作为绝缘覆膜的构成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5]这样,要求绝缘电线具有高电压下的高度的绝缘耐久性。
[0006]另外,对于汽车用电机等旋转电机,小型化、高输出化的要求也提高,需要将绝缘电线缠绕到小尺寸的卷线轴上,或使缠绕高密度化,将经弯曲加工的绝缘电线尽量多地放入定子槽内等有限的空间。因此,对于该绝缘电线,不仅要求高度的绝缘耐久性,而且要求高度的挠性和优异的伸长特性。
[0007]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绝缘耐久性优异、进而伸长特性和挠性也优异的绝缘电线、以及使用了该绝缘电线的线圈和电气/电子设备。
[0008]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9]本专利技术人鉴于上述课题进行了反复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作为构成绝缘覆膜的至少1层的树脂材料,使用除了热固性树脂以外还合用了摩擦电序低于(容易在负侧带电)该热固性树脂的树脂(带电调节树脂)的材料,由此实质上不损害热固性树脂所具有的伸长特性和挠性,能够有效地提高绝缘耐久性。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技术思想进一步反复研究而完成的。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课题通过下述手段得以解决。
[0011][1]一种绝缘电线,其为具有导体和覆盖该导体的绝缘覆膜的绝缘电线,其中,
[0012]构成上述绝缘覆膜的绝缘层的至少1层包含热固性树脂A和摩擦电序低于该热固性树脂A的树脂B。
[0013][2]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包含聚酰亚胺树脂作为上述热固性树脂A。
[0014][3]如[1]或[2]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在上述绝缘覆膜的至少最外层中,上述热固性树脂A构成连续相,上述树脂B构成分散相,上述绝缘覆膜的最表面的上述树脂B的面积占有率为10%以上。
[0015][4]如[3]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上述热固性树脂A与上述树脂B相互为非相容性。
[0016][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包含粒径0.2μm~10μm的树脂颗粒作为上述树脂B。
[0017][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包含核壳颗粒和/或中空颗粒作为上述树脂B。
[0018][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包含氟树脂、有机硅树脂和聚丙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上述树脂B。
[0019][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上述绝缘覆膜的拉伸断裂伸长率为30%以上。
[0020][9]一种线圈,其具有[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电线。
[0021][10]一种电气/电子设备,其具有[9]所述的线圈。
[0022]本专利技术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在其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的范围。
[0023]本专利技术中,绝缘覆膜包含“热固性树脂A”是指,热固性树脂A以固化的状态包含在绝缘覆膜中。
[002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的绝缘电线的绝缘耐久性优异,并且伸长特性、挠性也优异。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绝缘电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0027]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气/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定子的优选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电气/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定子的优选方式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绝缘电线][0030]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绝缘电线的一例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绝缘电线并不限于附图所示的方式。例如,绝缘覆膜为多层结构的方式;导体截面为正方形或圆形、椭圆形等、绝缘覆膜被覆该导体的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绝缘电线也是优选的。
[0031]图1中示出截面图的绝缘电线1具有导体11和形成于导体11的外周面的绝缘覆膜12。
[0032]<导体>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导体,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以往在绝缘电线中使用的导体。例如,可以举出铜线、铝线等金属导体。
[0034]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导体的优选例,图1示出了导体为矩形截面(扁平形状)的情况。
[0035]从抑制来自角部的局部放电的方面出发,如图1所示,扁平形状的导体优选为在四角设有倒角(曲率半径r)的形状。曲率半径r优选为0.6mm以下、更优选为0.2mm~0.4mm。
[0036]导体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在扁平导体的情况下,在矩形的截面形状中,宽度(长边)优选为1mm~5mm、更优选为1.4mm~4.0mm,厚度(短边)优选为0.4mm~3.0mm、更优选为0.5mm~2.5mm。宽度(长边)与厚度(短边)的长度的比例(厚度:宽度)优选为1:1~1:4。另一
方面,在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导体的情况下,直径优选为0.3mm~3.0mm、更优选为0.4mm~2.7mm。
[0037]<绝缘覆膜>
[0038]绝缘覆膜中,构成绝缘覆膜的绝缘层的至少1层包含热固性树脂A和摩擦电序(摩擦电序)低于(负侧)热固性树脂A的树脂B(带电调节树脂)。关于构成绝缘覆膜的绝缘层,在绝缘覆膜如图1所示为1层的情况下,是指该1层的绝缘覆膜,在绝缘覆膜为多层结构的情况下,是指构成多层结构的各层。
[0039]本专利技术中,例如,即便在通过多次涂布、烘烤形成了绝缘覆膜的情况下,相互相邻的绝缘层的构成材料相同、构成材料的含有比也相同时,将相互相邻的绝缘层一并视为1层。
[0040]本专利技术中,在构成绝缘覆膜的相互相邻的绝缘层的构成树脂材料不同的情况下,或者即便构成树脂材料相同、但构成树脂材料的含有比不同的情况下,该相邻的2个绝缘层也视为相互不同的层。
[0041]另外,在构成绝缘覆膜的相互相邻的绝缘层中,可以使一个层含有气泡,或者使两层含有气泡,也可以使热固性树脂A、树脂B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含有气泡(中空部分),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只要树脂B(带电调节树脂)相对于热固性树脂A处于摩擦电序(摩擦电序)低于(负侧)热固性树脂A的关系即可。此处,摩擦电序是指在滑动摩擦两种物质时表示容易带电为正极性或负极性中的任一种的序列,负侧是指,在如后所述滑动摩擦热固性树脂A的膜与后述含树脂B(带电调节树脂)的膜时,热固性树脂A的膜的带电为正,含树脂B的膜的带电为负。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绝缘电线,其为具有导体和覆盖该导体的绝缘覆膜的绝缘电线,其中,构成所述绝缘覆膜的绝缘层的至少1层包含热固性树脂A和摩擦电序低于该热固性树脂A的树脂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包含聚酰亚胺树脂作为所述热固性树脂A。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在所述绝缘覆膜的至少最外层中,所述热固性树脂A构成连续相,所述树脂B构成分散相,所述绝缘覆膜的最表面的所述树脂B的面积占有率为10%以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电线,其中,所述热固性树脂A与所述树脂B相互为非相容性。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元爱弓池田佳祐富泽惠一
申请(专利权)人:埃赛克斯古河电磁线日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