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仁美专利>正文

一种蓄电池温控去极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2374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蓄电池领域,特别是一种加装在蓄电池上的温控去极化装置,六脚开关三档位与市电电连接,蓄电池与充电器电连接,充电器与充电电路连接,充电电路包括市电充电电路和温控充电电路,市电充电电路为充电器直接与六脚开关一档位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无需改变充电器内部零件只需在外部增加放电电路和充电电路即可;间歇式的自动温控充放电使得蓄电池的极化电流得以消耗;自动根据温度可调电阻值,使得电路中电流稳定。使得电路中电流稳定。使得电路中电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温控去极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蓄电池领域,特别是一种加装在蓄电池上的温控去极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电池有电流通过,使电位偏离了平衡电位的现象,称为电极极化,过电势就是实际电势与平衡电势的差值,被用来衡量极化的程度。电池极化现象在常见电池如铅酸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中均存在。
[0003]铅酸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伴有多种极化现象造成电极间的附加电压,以致理论上的充电电压不能维持预定的充电电流,为了维持充电过程,不得不提高充电电压,造成充电电压远高于电化学反应的电势的实际需要,实际上,铅酸蓄电池的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所需的电势是确定的,因此所增加的电压均用于克服极化电势,最后表现为电解水和产生热从而造成电解液温度的上升,这种极化升温现象会使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受到限制,进而影响着蓄电池的充电效率,这种极化升温现象,还会因为温度过高,损害到蓄电池的电极板,从而危害到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蓄电池温控去极化装置。
[0005]这种蓄电池温控去极化装置,包括六脚开关、充电器和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六脚开关三档位与市电电连接,蓄电池与充电器电连接,充电器与充电电路连接,充电电路包括市电充电电路和温控充电电路,市电充电电路为充电器直接与六脚开关一档位电连接,温控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一继电器与充电器C 点电连接,第二继电器与充电器D点电连接,第一继电器通过第一温控开关与六脚开关二档位电连接,第二继电器通过第二温控开关与六脚开关二档位电连接,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通过第一适配器电连接在温控充电回路上的B、G点,与第二继电器并联的第一电控开关与第一适配器电连接,温控充电回路上的A、H点之间串联有电阻丝和第一电流调控电路,电阻丝外设有温控罩,第二电控开关通过第二适配器与六脚开关二档位电连接,放电电路包括依次串联在蓄电池正负极上的第一电控开关、第二电控开关、稳压电路、两个并联的固定电阻、一个绕线电阻、第二电流调控电路、电扇和一个固定电阻,电扇布置在温控罩附近,两个并联的固定电阻和一个固定电阻之间并联有负载。
[0006]进一步,电扇上并联有一个电容。
[0007]进一步,稳压电路包括两个并联的稳压二极管和触发二极管。
[0008]进一步,第一电流调控电路包括三极管、串联在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第二电容上并联的两个固定电阻和一个可变电阻,三极管基极电连接在可变电阻和固定电阻之间。
[0009]进一步,第二电流调控电路包括三极管,三极管发射极与电扇电连接,三极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串联有两个电容,两个电容与两个可变电阻和一个固定电阻并联,三极管的
基极连接在两个可变电阻之间。
[0010]进一步,负载包括灯、固定电阻和绕线电阻。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无需改变充电器内部零件只需在外部增加放电电路和充电电路即可;间歇式的自动温控充放电使得蓄电池的极化电流得以消耗;自动根据季节温度的高低改变了电阻值,控制着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着串联在电路中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的高低,使得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比较稳定。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技术结构原理图
[0013]图2.本技术电路图
[0014]在图1至图2中,1、六脚开关,2、充电器,3、蓄电池,4、充电电路,4.1、市电充电电路,4.2、温控充电电路,4.2.1、第二继电器,4.2.2、第二继电器,4.2.3、第一温控开关,4.2.4、第二温控开关,4.2.5、第一电控开关,4.2.6、第二电控开关,5、第一适配器,6、电阻丝,7、第一电流调控电路, 8、第二适配器, 9、电扇,10、温控罩,11、第二电流调控电路,12、负载,13、放电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在图1和图2中,这种蓄电池温控去极化装置,包括六脚开关1、充电器2和蓄电池3,其特征在于,六脚开关1三档位与市电电连接,蓄电池3与充电器2电连接,充电器2与充电电路4连接,充电电路4包括市电充电电路4.1和温控充电电路4.2,市电充电电路4.1为充电器2直接与六脚开关1一档位电连接,温控充电电路4.2包括第一继电器4.2.1和第二继电器4.2.2,第一继电器4.2.1与充电器2的C 点电连接,第二继电器4.2.2与充电器的D点电连接,第一继电器4.2.1通过第一温控开关4.2.3与六脚开关1二档位电连接,第二继电器4.2.2通过第二温控开关4.2.4与六脚开关1二档位电连接,第一继电器4.2.1和第二继电器4.2.2通过第一适配器5电连接在温控充电回路上的B、G点,与第一继电器4.2.1并联的第一电控开关4.2.5与第一适配器5电连接,温控充电回路上的A、H点之间串联有电阻丝6和第一电流调控电路7,电阻丝6外设有温控罩10,第二电控开关4.2.6通过第二适配器8与六脚开关1二档位电连接,放电电路13包括依次串联在蓄电池3正负极上的第一电控开关4.2.5、第二电控开关4.2.6、稳压电路、两个并联的固定电阻、一个绕线电阻、第二电流调控电路11、电扇9和一个固定电阻,电扇9布置在温控罩10附近,两个并联的固定电阻和一个固定电阻之间并联有负载12。
[0016]电扇9上并联有一个电容。
[0017]稳压电路包括两个并联的稳压二极管和触发二极管。
[0018]第一电流调控电路7包括三极管、串联在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第二电容上并联的两个固定电阻和一个可变电阻,三极管基极电连接在可变电阻和固定电阻之间。
[0019]第二电流调控电路11包括三极管,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扇9电连接,三极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串联有两个电容,两个电容与两个可变电阻和一个固定电阻并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两个可变电阻之间。
[0020]负载12包括灯、固定电阻和绕线电阻。
[0021]在使用时,平常使用只需将六脚开关1打至第一档位,直接通过市电和充电器2给蓄电池3充电;当使用2

3年后充不进电时,只需将六脚开关1打至第二档位,初始第一温控开关4.2.3和第二温控开关4.2.4都是接通的,电流过电阻丝6,慢慢升温,同时电流经过第一适配器5使第一继电器4.2.1和第二继电器4.2.2连通,电流经过第一电控开关4.2.5使第一电控开关4.2.5断开,同时电流经过第二适配器8是第二温控开关4.2.6连通,当温控罩10内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第一温控开关4.2.3和第二温控开关4.2.4断开,此时第一继电器4.2.1和第二继电器4.2.2断开,第一电控开关4.2.5连通,蓄电池开始放电,固定电阻、绕性电阻、电扇9和负载12都消耗极化电流,蓄电池3实现放电,电扇9靠近温控罩10使温控罩10降温,从而第一温控开关4.2.3和第二温控开关4.2.4接通,此时第一继电器4.2.1和第二继电器4.2.2接通,第一电控4.2.5开关断开,蓄电池3实现充电,如此反复最终实现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温控去极化装置,包括六脚开关、充电器和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六脚开关三档位与市电电连接,蓄电池与充电器电连接,充电器与充电电路连接,充电电路包括市电充电电路和温控充电电路,市电充电电路为充电器直接与六脚开关一档位电连接,温控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一继电器与充电器C点电连接,第二继电器与充电器D点电连接,第一继电器通过第一温控开关与六脚开关二档位电连接,第二继电器通过第二温控开关与六脚开关二档位电连接,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通过第一适配器电连接在温控充电回路上的B、G点,与第二继电器并联的第一电控开关与第一适配器电连接,温控充电回路上的A、H点之间串联有电阻丝和第一电流调控电路,电阻丝外设有温控罩,第二电控开关通过第二适配器与六脚开关二档位电连接,放电电路包括依次串联在蓄电池正负极上的第一电控开关、第二电控开关、稳压电路、两个并联的固定电阻、一个绕线电阻、第二电流调控电路、电扇和一个固定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仁美
申请(专利权)人:陶仁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