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茂国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内装修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227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6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内装修复合结构,该结构是在建筑物内装修部位表面通过净浆粘结、分层施工等工序制造的由纤维水泥复合材料梯形板层与金属功能层等共同组成的层复合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净浆粘结层,第一金属功能层、阻尼涂层、纤维水泥复合层,找平粘结层;第二金属功能层、玻璃布层、装饰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降噪、保温、防火、装饰四种功能于一体,且兼具施工便捷,适用性强,性价比高等技术经济优势,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内装修复合结构


[0001]本技术属建筑工程
,具体是一种建筑内装修降噪、保温、防火、装饰多功能复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噪声控制、保温节能、防火安全居室美化是评价宜居建筑的四项重要技术指标。但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有不少楼房业主一直在承受着噪声的困扰,以致其日常生活和正常睡眠都深受影响,尤其是随着楼房密度加大,车辆增多及其运行时间延长、噪声干扰更加突出,亟待解决。同时,为提高建筑保温节能效果,大量采用泡沫塑料,为改善居民室环境,又采用多种高分子材料进行内装修,这就为建筑防火埋下了隐患。尽管选用的有机材料都达到了阻燃甚至难燃等级,但一旦发生火灾,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就变成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这一问题也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上述不足,从建筑内装修环节入手,为宜居建筑提供了一种能同时有效协调解决噪声控制、保温节能、防火安全三项技术要求的建筑内装修纤维水泥复合材料金属层复合结构。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0005]一种建筑内装修复合结构,该结构为由纤维水泥复合材料与两金属功能层等共同组成的层复合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净浆粘结层,第一金属层,阻尼涂层,纤维水泥复合层,找平粘结层,第二金属功能层,玻璃布层,装饰面层。
[0006]进一步的,净浆粘结层和找平粘结层同为水泥水玻璃净浆。
[0007]进一步的,第一金属功能层和第二金属功能层所用金属材料均为厚度不小于20um纯铝箔。
[0008]进一步的,纤维水泥复合层为包含经水玻璃浸渍处理的植物纤维和在拌合时添加水玻璃的纤维水泥,并预制成厚度不大于3cm,底角为45
°
~60
°
的等腰梯形板。
[0009]进一步的,装饰面层的饰面材料为壁纸或纺织物。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是一种由多孔轻质纤维水泥复合材料梯形板定位支撑两侧金属功能层纯铝箔等共同组成的层复合结构。按本技术技术措施、操作步骤和工艺流程制备的内装修复合结构中包含隔声—吸声—隔声微孔铝箔降噪保温构造和纯铝箔—空气间层—纯铝箔反射绝热构造,两种构造强强联合,集降噪、保温、防火、装饰四功能于一体,且兼具施工便捷,适用性强,性价比高等技术经济优势。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与实施现有室内内装修成本基本持平的前提下,可使建筑物在其有效使用年限内同时收获噪声控制、保温节能、防火安全、美化居室四种成效,其宜居生态效益、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12]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3]在附图中:
[0014]附图1为建筑内装修复合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等腰梯形板剖面示意图;
[001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7]1、净浆粘结层;2、第一金属功能层;3、阻尼涂层;4、纤维水泥复合层;5、找平粘结层;6、第二金属功能层;7、玻璃布层;8、装饰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9]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内装修复合结构,具体地如附图所示,建筑内装修复合结构,本技术是在建筑内需要装修部位外表面上经涂覆粘结净浆,分层施工制成由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等腰梯形板与金属功能层等组成的层复合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净浆粘层1、第一金属功能层2、阻尼涂层3、纤维水泥复合层4,找平粘结层5,第二金属功能层6、玻璃布层7,装饰面层8。
[0020]上述净浆粘结层1是将用水泥水玻璃和水配制的净浆喷涂或刷涂到需要装修部位表面实现的,只要将表面上的微孔、微裂纹填平、补齐,形成厚度约0.2~0.3mm连续浆层即可。
[0021]上述第一金属功能层2采用厚度20~25um的纯铝箔,它能同时发挥反射绝热保温、隔声、防火、防潮、防透气(汽)等技术功能,并有氧化铝膜保护,可长期稳定可靠地发挥其功效。
[0022]上述阻尼涂层3是将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喷涂至铝箔表面,形成厚度约0.2mm连续涂层。
[0023]上述纤维水泥复合层4是用水泥、水玻璃和水配制的浆液粘结定长纤维预制成的复合材料等腰梯形板。其纤维是长度10~30mm棉杆皮纤维、蔴纤维、竹纤维、麦杆、芦苇,耐碱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混杂使用。所用植物纤维应浸渍过水玻璃液以提高其防火、防虫蛀性能,所用水泥可以是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中的一种且在拌合时应加入适量的水玻璃。要求复合材料所预制成的等腰梯形板的板厚10~30mm,梯形高度30~50mm,梯形底角45
°
~60
°
;板宽度600~1000mm,板长度不大于2m。
[0024]上述找平粘结层5为水泥水玻璃净浆,涂覆于梯形板上底外表面,形成0.2~0.3mm浆层即可。
[0025]上述第二金属功层6与玻璃布层7共用单层纯铝箔玻璃布复合片材,其纯铝箔的厚度不低于30um,玻璃布是厚度0.2~0.5mm的无捻粗纱方格布。实施中应保证纯铝箔与梯形板粘结牢固。
[0026]上述装饰面层8是按内装修设计要求在玻璃布外表面铺敷粘贴饰面壁纸或织物来实现的。
[0027]本技术实施时操作步骤和工艺流程结合附图所示,表述如下:
[0028](1)将水泥、水和水玻璃配制成适合喷涂施工浓度的净浆后均匀地喷至建筑物内装修部位,并形成不小于0.2mm连续浆面;
[0029](2)手持厚度20~25um,800~1200mm幅宽的纯铝箔卷沿装修边缘缓慢展开,使其均匀平整地粘贴至壁面上,幅与幅之间纯铝箔应交叠50~100mm;
[0030](3)将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均匀喷洒至纯铝箔表面,形成不小于0.2mm的阻尼连续层;
[0031](4)将预制好的纤维水泥复合材料等腰梯形板上底外表面贴附到装修壁面喷涂过阻尼层的纯铝箔上并按每平方米面各不少于2点用膨胀螺栓将其固定;
[0032](5)在等腰梯形上底外表面涂刷不小于0.2mm找平粘结层后,手持纯铝箔厚度30um单层纯铝箔玻璃布复合片材将纯铝箔面均匀平整地粘贴到梯形板上,其幅与幅之间交叠不小于50mm;
[0033](6)分别在玻璃布外表面和饰面材料表面喷洒适量的水溶性粘结剂后,从一条边缘开始,缓慢展开将二者均匀平整地铺贴在一起。至此,就完成了集降噪、保温、防火、装饰于一体的建筑内装修复合结构的实施操作全过程。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内装修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为由纤维水泥复合材料与两金属功能层共同组成的层复合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净浆粘结层(1),第一金属功能层(2),阻尼涂层(3),纤维水泥复合层(4),找平粘结层(5),第二金属功能层(6),玻璃布层(7),装饰面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修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浆粘结层(1)和找平粘结层(5)同为水泥水玻璃净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内装修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功能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国李学闵
申请(专利权)人:李茂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